首頁 > 經典文史 > 上官婉兒爲何能因爲才智而出名?她的結局爲何如此悲慘?

上官婉兒爲何能因爲才智而出名?她的結局爲何如此悲慘?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上官婉兒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歷史中,因“才智”被留名的女子,屈指可數,上官婉兒就算一個。

不信請看:

上官婉兒十四歲,被武則天考覈,提筆就成文章,辭藻華麗,文意通順,因兒被留在身邊,掌管詔書皇命。

後來,上官犯錯,史書記載“武逆,其罪當誅”,可見犯的還不是小錯誤。但是武后念及她才華橫溢,沒忍心殺,只賜了個“黥面”,其實這罰的也夠狠的,古人遵從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黥面是件丟人的事,但也好過沒命。活着,纔有萬千種可能。

再後來,武則天稱帝,上官婉兒在一旁草擬詔書。這也是後世影視作品裏,把她素造爲女官的基本根據。

總之,上官因爲她的“才智”,保命、改命,不可謂不出色。

以至於後來,人們發現她竟是西漢上官安與上官桀的後代,不由得感慨:不辱門楣。

上官婉兒爲何能因爲才智而出名?她的結局爲何如此悲慘?

說上官婉兒“出色”,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武則天殺了她的爺爺上官儀與父親上官芝(政治敵人),卻獨留她在身邊。誠然,這裏面武則天的手腕佔據很大原因,可也能看出來,上官婉兒是很識時務的。

其二,唐中宗復辟,彼時上官已經四十有二,可結果呢?唐中宗封上官婉兒做了後宮裏的昭容。是因爲她貌若天仙嗎?不見得。史書載,中宗繼位以後,繼續讓上官婉兒掌管詔書,可見,是更看重其才華與朝中權威。

人們很愛說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這背後原因,大概是新的天子登基,朝廷格局隨之變化,權力部署上會更傾向於優待自己的心腹。而前朝老臣,多半帶着上一代“習性”的。上官處於兩朝的過度,又均得到還不錯的待遇,實在有點手腕。

其三,步入中老年後,她走上了武則天的老路,開始弄權,挑起政變。因爲這一點與她的死有直接聯繫,我們細緻地說:

唐中宗死後,國家內出現了兩大陣營:太平公主與韋后。

這二人一個是武則天最得寵的女兒,長時間被政治薰陶,手裏也握着不小的話語權。另一個是一朝皇后,新皇登基後就是太后,有前面的例子,她臨朝稱制似乎也說得過去。

最初,韋后在軍隊、文武百官裏都安插了自己的親信,和太平比起來,是有優勢和殺手鐗的。太平一想怎麼辦呢?拉一個幫手吧,也就是正在做臨淄王的李隆基,他有政變的動機(老爸是李旦),亦有能力。當時李隆基遠在潞州,即今天的山西長治,接到消息後做了兩手安排,第一,自己趕往長安,準備發動政變。第二,派人結交中央禁軍裏的人物。

上官婉兒爲何能因爲才智而出名?她的結局爲何如此悲慘? 第2張

公元710年,李隆基部衆發動了唐隆政變,韋后、安樂公主和黨羽全部被殲滅。

但是,在對某一個人的處置上,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發生了矛盾,那就是上官婉兒。

太平主張,上官婉兒是隊友,不應該殺。而李隆基卻果斷地將其斬殺。

很多年過去以後,當人感慨上官的才智與地位時,不免會覺得疑惑,她明明最終幫助了李氏宗親呀,爲何還得不到好下場呢?是李隆基“飛鳥盡,良弓藏”嗎?

其實不然,上官婉兒的悲慘結局,早在她年輕時就有跡可循。我們總結出了兩點:

1,上官的政治路徑,有很大的投機性。她本人是上官儀、上官芝後代,這兩人都因反武則天而亡,可上官卻成爲武后的得力助手。武則天死後,上官倒戈,站在中宗一邊,也取得過韋后的信任。然而最終,又擺脫了韋后,走向太平公主。

2,上官婉兒的政治傾向,不利於李朝宗親。無論是武后還是韋后,都並非李氏宗親,太平公主雖然是李治的女兒,卻是個女人,跟封建時代一貫的“男子繼位”是矛盾的。上官婉兒之前的種種舉動都表明,她心裏似乎也是推崇這種“背道而馳”的。

上官婉兒爲何能因爲才智而出名?她的結局爲何如此悲慘? 第3張

站在李隆基的角度,殺上官,也是在殺太平公主的銳氣,潛臺詞是:以後皇權必歸李姓族男。

當然了,說到底,上官身上所謂的“罪”,沒有不可饒恕,她本身也並非代表了“惡勢力”,只是她的立場,她所站的隊伍,她一貫的行事作風,將她推向了最終的結局。上官婉兒死後不久,朝廷恢復了她的昭容身份,諷刺的是,這未必是對她的“認可”,更像一種“否定”,潛臺詞:女人搞什麼政治,當個后妃就好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