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吳三桂投降的真正原因是弒神?真的與陳圓圓有關嗎?

吳三桂投降的真正原因是弒神?真的與陳圓圓有關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明清之際的大舞臺上,吳三桂是一位著名人物。他以迎清兵入關而名噪一時,吳三桂獻關降清爲清進據中原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中國社會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吳三桂放清兵入關,真的只是因爲陳圓圓嗎?

崇禎十七年是明王朝的最後一年,這一年所發生的事,改變了中國之後幾百年的歷史。在這一年的衆多事件中,其中的焦點之一是吳三桂降清,清軍入關,中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間流傳一個說法,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只是“衝冠一怒爲紅顏”。

本來已經願意臣服於李自成的吳三桂,只是因爲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奪走,遂重回山海關,進而投降清軍。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回溯歷史,尋找隱藏在史料背後的蛛絲馬跡,更能準確的定位吳三桂投降的原因,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崇禎十七年,這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開元建國,國號“大順”,隨後誓師東征,一路勢如破竹,直指大明的國都北京。危急存亡時刻,明王朝決定放棄關外,便加封吳三桂爲平西伯,命令其火速進京守衛北京城。

三月十九日吳三桂率軍抵達山海關,二十二日兵至玉田時噩耗傳來,北京城被破,崇禎皇帝自縊而亡,吳三桂效忠的大明王朝已經覆滅。此時,吳三桂手握5萬重兵,地處於北京與山海關之間,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他的每一步動作,都至關重要。

突如其來的鉅變,吳三桂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便先退回山海關。李自成深知吳三桂的勢力的強大,進京後便多次積極的想拉攏吳三桂。爲此,李自成派遣了吳三桂好友唐通前去勸降,並帶去了衆多錢財與糧草,還帶去了吳三桂父親吳襄的勸降信。

吳三桂已有降意,但就在這關鍵時刻,吳三桂接到密信,其父被嚴刑拷打,其愛妾陳圓圓也被劉宗敏所霸佔。密信內容與勸降信內容截然相反,這是吳三桂不得不懷疑李自成勸降的真實意圖,站在命運十字路口的吳三桂開始了一系列的精彩表演。

兩面受敵的吳三桂,自身的兵力難以對抗李自成軍與清軍,向某一方稱臣或許纔是出路。因密信的緣故,吳三桂認爲李自成招降有詐,但其家庭又被李自成所控制,無奈之下吳三桂便有了以下行動。

先表示向大順投降,並獻上山海關,但全軍縞素爲崇禎舉哀,還在前往京城途中,聽聞李自成放任士兵在京城搶掠。吳三桂投降念頭又動搖了幾分,不出幾天,吳三桂又重返山海關,似乎不願被招降。

隨後給父親寫了一封信說,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劉宗敏搶奪陳圓圓,自己已向清兵借軍欲起兵殺賊,但唯恐消息有誤,便來信詢問。就此事,吳偉業寫出來“衝冠一怒爲紅顏”這名句,因爲此詩,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爲民間所津津樂道。

李自成從吳三桂父親處得知此事,於是寫信告訴吳三桂,對他的行爲表示諒解,並重申了對吳三桂父親和妻妾的保護。收到書信的吳三桂再次交出山海關,率軍進京,爲表忠心,還沿途宣傳自己軍隊是文明之師。事情發展成這樣,似乎只是一個誤會,李自成派人告訴吳三桂,他的愛妾安然無事、“原封不動”,他的家庭都在“保護”之中,事情似乎就這樣簡單的解決。

當所有人都認爲大局已定時,吳三桂再次反叛,連夜行軍又一次奪回山海關,吳三桂還發出了一篇著名的檄文。檄文中,痛斥了父親不做大明忠臣,欲與之決裂,就算親人被處死也無法改變自己對大明的忠心。這番行動頗爲矛盾,前幾日還表示願意臣服於大順,下一刻卻迅速翻臉。如此反覆無常,他不擔憂家人和愛妾陳圓圓的性命嗎?

吳三桂這時與李自成徹底決裂,自己腹背受敵,聯合清軍共同對抗李自成或許纔是生存之計,但他低估了清軍的野心。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與清軍同時率軍趕到山海關,但清軍卻隔岸觀火,吳三桂多次請求清軍支援,清軍始終按兵不動。

清軍對聯合之事不滿足,利用吳三桂身處危機,逼迫吳三桂徹底投降於清軍。吳三桂見形式不妙,便只好臣服於清軍,聯合擊潰李自成後,清兵入關,進入北京,吳三桂被封爲平西王。

吳三桂所做一切究竟爲何,只因愛妾陳圓圓嗎?顯然不是,他在這命運的十字路口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權衡利弊。清軍與大順之間,愛妾家人安危與自身存亡之間,他的反覆無常便是最好的印證。

吳三桂最終選擇投降清軍,也並非自身所願。密信一事,吳三桂已無法在相信李自成,再加上愛妾可能被他人搶奪與家人被控制一事,吳三桂對李自成一方更是不滿,投降大順或許走不通了。本只想聯合清軍對抗李自成,但形勢無奈,只好投降於清軍。

認爲吳三桂爲爭奪一個女人就叛李降清,是片面的;否認陳圓圓對吳三桂舉兵反李的作用,也是片面的。吳三桂在權衡利弊之下,做了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

吳三桂投降的真正原因是弒神?真的與陳圓圓有關嗎?

明亡清興的風雲歲月裏,一樁叫不少人狠踩痛罵的典故,正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爲紅顏”。歷經自明亡以來,各類文人們前仆後繼的加工,這樁典故大體是這樣的:李自成率領大順農民軍攻克北京,明朝崇禎皇帝自盡。坐鎮寧遠的“平西伯”吳三桂,憑着手握數萬精兵的強大實力,立刻成了關外清廷與關內農民軍爭相拉攏的香餑餑。

可就在吳三桂下定決心,準備投奔農民軍時,他身在京城的愛妾陳圓圓,卻被農民軍將領劉宗敏霸佔。這下吳三桂暴跳如雷,跺腳就投了清軍,然後毫無壓力當帶路黨,幫着清軍一路橫掃南北,殺得江山易主,清朝開國,留下“衝冠一怒爲紅顏”的千古罵名。

因此,自清代以來,好些後人說起這事,都連呼紅顏禍水:可憐大明天下,大好河山,就爲了個叫陳圓圓的女人,白白便宜了清朝。但問題是,這事真能怪陳圓圓?

換句話說,吳三桂真的是本想投降李自成,後來因爲愛妾陳圓圓才降清的?雖說明末以來的野史戲曲裏,爲此加工出了一票愛恨情仇故事。但倘若要吳三桂自己說,他恐怕會悲憤一句:誰要投降李自成!

這事,當時招降吳三桂的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在給順治帝的報告裏,都給吳三桂“正名”了一下:“李自成與三月二十二日僭稱帝,遣人招降三桂,三桂不從”。李自成是招降過吳三桂,但吳三桂根本沒答應!

如果說多爾袞的說法,還是有給吳三桂“遮羞”之嫌,那麼爲抗清血戰到底的南明學者夏允彝,也在《倖存錄》裏,做了類似的記載:“闖寇所以誘其甚至,三桂終不從”。以這些當時的史料記載說,所謂“吳三桂衝冠一怒爲紅顏”,其實是個僞命題:當時的吳三桂,鐵了心就要投降清軍。有沒有陳圓圓這個人,都影響不了這個決定。

前半輩子跟清軍打了多少場仗,結了無數血仇的吳三桂,爲什麼會鐵了心降清?就得看看當時形勢。要是乍一看去,吳三桂與農民軍並無仇怨,與清軍卻是仇深似海。該倒向哪邊,做決定似乎不難。但只要先看看明末的歷史背景,就知沒這麼簡單。

明亡前夜的崇禎年間,由於明王朝積重難返,外加崇禎皇帝的各種瞎指揮,明朝的軍隊狀況,早就變成了“老實人倒黴”。奪情赴國難的盧象升,先被崇禎帝坑死在鉅鹿,英雄遺骨更被扣四十多天不上報。多次血戰李自成的孫傳庭,先因觸怒崇禎下獄,最後悲情殉難於潼關,猜忌的崇禎帝,卻連個諡號都不給。

相反收農民軍賄賂放行的王樸,多次戰場跑路的左良玉,卻是輕鬆甩鍋後高官厚祿。明朝帶兵的將領們,一心一意忠勇護國的,基本是流血又流淚,其他的人,基本都有些自己的小算盤。

那吳三桂又是哪類呢?他早年鎮守遼東時的戰功,明末時就常被大書特書。但悲壯的鬆錦之戰,卻早驗出了他的成色:當明軍面臨斷糧困境,主帥洪承疇決定拼死一戰時,卻是吳三桂慷慨表完決心後,當夜就帶着人馬撒腿跑路。鬧得十三萬明軍“各帥奔馳,馬步自相蹂踐”,分分鐘全線崩潰。

比起以劣勢兵力勇撼清軍皇太極大賬的忠勇良將曹變蛟,善打小算盤的吳三桂,顯然不是一路人。而在這個歷史關頭,吳三桂也有很多算盤可打,他所在的遼東軍閥,本就是利益盤根錯節的集團。他的親舅舅,明朝名將祖大壽,雖說是鬆錦之戰後才正式降清,但祖大壽的老部下張存仁,大淩河之戰時就叛變降清。

祖大壽的養子祖可法,在崇禎十五年就做到了清軍漢軍正黃旗副都統,等於人家身在明朝,卻早在清軍那邊鋪好了路。待到祖大壽降清後,果然也得到重用。然後又在清太宗皇太極授意下,早早朝着“實在親戚”吳三桂招手。

以《清實錄》記載,早在鬆錦之戰結束後,清太宗皇太極就想盡辦法,大力招降吳三桂。不止是吳三桂的親舅舅祖大壽出面勸,另外還有吳三桂的兄長吳三鳳,姨夫裴國珍,表兄胡弘先,等於是“七大姑八大姨”勸上陣,組團寫信輪流勸。皇太極本人也親筆寫信,苦口婆心動員吳三桂叛變,“攻勢”十分強大。

只看上面這一串“親戚”名單就知道,吳三桂在清軍這邊的底子,也已經非常牢靠。而在收到這一連串勸降信後,吳三桂的態度一直沉默,直到沉默到崇禎十六年正月,也就是距離崇禎帝上吊還有半年時,他終於給清太宗皇太極寫了回信。

以《清實錄》的記載,吳三桂這封信的內容已不可考,但收到信的皇太極與祖大壽,都是非常高興。興高采烈的皇太極,還在回信裏寫下這幾句話:將軍之心,猶豫未決,朕恐將軍失此機會,殊可惜爾。只看這幾句話就可知,降清這件事,此時的吳三桂,已經是有所動心了。

吳三桂投降的真正原因是弒神?真的與陳圓圓有關嗎? 第2張

本就在清軍那邊有根基,又是個善於打算盤的人,且早早就動了心。這樣的情況,也就不難理解,北京淪陷時,已行進到河北玉田,面臨清軍與農民軍兩面夾擊的吳三桂,爲什麼做出降清的決定。在那個歷史時刻,他所考慮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的保存實力,甚至擴大實力。

然後,就有了吳三桂投降清軍,與清軍聯手擊敗李自成的一幕,再然後,就是吳三桂毫無壓力的做起開路先鋒,馬刀直指大江南北,以叛徒的身份,爲清王朝打下江山。然後又在晚年再度扯旗造反,鬧出三藩之亂後被鎮壓,結束了反覆無常的可恥一生。

只看他明末時的降清決定,只能說,是當時晚明軍隊,上下離心離德的縮影。那樣末世的明朝,出這樣的人物不奇怪。這個鍋,不該陳圓圓背。而且,也就是在吳三桂降清前後,同時代南明文臣們的表現,也是同樣的不堪。

就在吳三桂降清,與清軍聯手擊敗李自成的消息傳到南明都城南京時,南明君臣的反應很憤怒?相反卻興高采烈,還給吳三桂這個“大清平西王”遙封了個薊國公——人家要拿刀來砍你了,你還給人問好?因爲此時的南明小朝廷,面對北方山河變色的危局,上下竟全然無感。

一羣在崇禎帝健在時,常高呼要和清軍決一死戰的“精英”們,這時卻各個高呼要和清軍議和,滿以爲再不濟,南明也能像南宋那樣,守個東南半壁殘山剩水。還真向北京派出議和使團,打算“劃江而治”。使團官員陳洪範更是臨陣叛變,跑去找多爾袞賣身投靠,把南明虛實和盤托出。

待到清軍大舉南下後,錢謙益等昔日“南明士林魁首”們,連滾帶爬跑去投靠,場面十分可笑。大明的朝堂上下,從北京到南京,竟都是這樣一羣人,或虛僞無氣節,或見識昏聵可笑。明朝軍隊風氣的敗壞,吳三桂們啪啪的小算盤,豈不就是越鬧越歡,直到把大好河山,徹底鬧亡。“衝冠一怒爲紅顏”?只是找一位女子頂鍋,倘若真心反思明朝興亡,這句話,還是不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