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漢武帝爲什麼要殺竇嬰?他是如何考慮的?

漢武帝爲什麼要殺竇嬰?他是如何考慮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是否有遺詔,竇嬰必須死,只不過想殺他的並非漢武帝罷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竇嬰是竇太后的侄子。竇太后是漢文帝的皇后,歷經漢景帝、漢武帝兩朝皆被尊爲太后,在朝中有很大的發言權。

雖然竇嬰靠着竇太后的關係步入仕途,然而他確實外戚中的一股清流。他爲人正直、忠於漢室,是漢景帝時期非常重要的大臣,巔峯時期官至丞相,受封爲魏其侯,軍國大事皆要徵求他的意見。

然而到了漢武帝時期,隨着竇太后去世,竇嬰便失去了依靠,丟了官職賦閒在家。此時,朝中最有權勢的人當數田蚡,他是王太后的弟弟,而王太后則是漢景帝的皇后。

竇嬰失勢後,體會到了什麼叫樹倒迷糊散,那些以前圍着他轉的官員,全都跑到田蚡那裏去了。就連他的門客全改投田蚡門下。當然,竇嬰還是個明事理的人,他不怪田蚡,但是卻對於那些見風使舵之人十分不滿。

當時,唯一沒有棄竇嬰而去的人只有灌夫一個。灌夫這人剛正不阿,屬於那種眼裏揉不進一點沙子的人,因此他和竇嬰很投緣。

隨着二人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他們竟然結成了莫逆之交。然而此時竇嬰還不知道,正是因爲灌夫,使得自己丟了性命。一日,灌夫前往田蚡府上拜見,想要幫竇嬰與田蚡牽上線,幫竇嬰東山再起。二人聊的很盡興,田蚡此時說原本想和灌夫一起去拜訪竇嬰,奈何灌夫正在服喪期間,不方便參與宴飲,只得作罷。

這明顯就是個客氣話,結果灌夫竟然當真了,他表示只要田蚡願意賞光駕臨竇嬰府上,自己願意豁出去作陪。田蚡還以爲他在開玩笑,便隨口答應了。畢竟那時候服喪是大事,沒人敢破了喪期的規矩。

結果,灌夫回去後立刻和竇嬰說了此事。竇嬰一聽,也想和田蚡搞好關係,於是連夜爲田蚡的到來做準備。又是買酒賣肉,又是打掃屋子準備酒席,一直忙到第二天。

就在竇嬰一家翹首以盼的等待中,田蚡卻遲遲沒有出現。這下子竇嬰覺得很丟面子,而灌夫更是覺得被欺騙了。

於是灌夫直接找到了田蚡的府上,問他爲何沒有赴宴。當時田蚡正在睡覺,硬是被灌夫給吵醒了,心中自然對其不滿。但是當他聽說竇嬰爲了這次酒宴準備了一整晚,然後爲了迎接自己一直沒吃東西,又覺得不好意思,便跟着灌夫走了。

一路上,灌夫嫌田蚡走得太慢了,不斷催促他。等到了竇嬰家,灌夫又因爲田蚡沒有起身迴應自己的邀請,不合禮數,於是對其大加諷刺。最後還是竇嬰看不下去了,將灌夫拉走,並向田蚡道歉,這事情纔算了結。然而此時田蚡已經將灌夫列入黑名單了。

從此事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灌夫這人是個直性子,喜歡打抱不平。不僅不會做人,而且也不會察言觀色。田蚡位高權重,別人都忙着討好他,唯獨灌夫竟然不斷招惹田蚡。竇嬰有這麼一個能闖禍的朋友,他死得不冤。

後來田蚡看上了一塊地,打聽之下是竇嬰的,於是派人向竇嬰索要。竇嬰當時沒了官職,他能仰仗的也只有這麼些家產了,自然嚴詞拒絕了田蚡的無理要求。

竇嬰好歹也是個列侯,拒絕也就拒絕了,田蚡也不能做得太過分。畢竟竇嬰在朝中還是有人替他說話的。然而令人無語的是,灌夫知道此事後,竟然私下將田蚡大罵一通,還讓田蚡知道了,這下子田蚡徹底記恨上灌夫了。

接着,田蚡出手了。

他向漢武帝舉報,稱灌夫在老家橫行鄉里、欺壓百姓,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請求嚴懲灌夫。當時漢武帝還未掌權,只得將此事交給田蚡處理。

就在田蚡準備大查特查,好好整治灌夫的時候,灌夫也放出風聲,稱自己手中有田蚡作惡的證據,田蚡如果敢動他,他就把這些東西曝光,到時候大家一塊玩完。

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田蚡先慫了,於是找來中間人,與灌夫達成了和解。當然,除了竇嬰以外的所有人都明白,田蚡與灌夫已經成爲死敵,雙方不死不休。

竇嬰是個正人君子,他天真的以爲此番和解,田蚡和灌夫的恩怨已了。

漢武帝爲什麼要殺竇嬰?他是如何考慮的?

公元前131年,田蚡迎娶了燕王之女。

雖然此時的諸侯王已經沒有多少實權了,但是地位崇高。此次聯姻使得田蚡的身份更上一層。

王太后對於此次婚事非常滿意,特意下旨所有宗室和列侯都要前去祝賀。

竇嬰身爲列侯,自然也要前往。到這時候了,他還不忘拉上灌夫,大概是想借着喜事讓灌夫和田蚡的關係有所改善吧。

灌夫知道自己和田蚡已經是勢不兩立的關係了,此次前往必定會鬧出更大的不愉快,於是極力拒絕。

然而竇嬰認爲灌夫多慮了,一個勁地拉他去。最後胳膊拽不過大腿,灌夫被竇嬰強行拉到了宴會現場,一場悲劇即將上演。

到了宴會現場,灌夫的老毛病開始犯了。

他看到田蚡敬酒的時候,所有人都匍匐在地,而竇嬰敬酒的時候,只有他的好友起身相迎,其他人能起身都懶得起。

灌夫一看,這羣人太欺負自己的好友了,又想打抱不平了。於是他起身開始一個個地給人敬酒。

當他敬到田蚡的時候,田蚡只是欠了欠身子,說自己不勝酒力,就不喝了,其行爲非常無禮。

灌夫的暴脾氣一下子就被點燃了,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招惹不起田蚡,於是將火發到別人身上。

他給竇賢敬酒的時候,竇賢正忙着和程不識說悄悄話,壓根沒有注意到灌夫。

這下子灌夫找到出氣筒了,張口就對着竇賢破口大罵,說他是小人、沒禮數。

田蚡一看,這灌夫表面上是在說竇賢,實際上是在打自己這個宴會主人的臉。他大鬧宴會,明顯不把自己放在眼裏。

但是在座的都是有身份的人,田蚡也要注意形象,於是一邊爲竇賢辯解,一邊勸灌夫別鬧了。

以灌夫的性格,這事只會越鬧越大,最後二人徹底談崩了,

其他人一看,知道要鬧出大事情了,由於怕受到牽連,紛紛找藉口離開了宴席。

此時現場只剩下田蚡及其家人、灌夫還有竇嬰了。

田蚡也不廢話,他早看灌夫不順眼了,於是聲稱這次宴會的客人都是受王太后的詔令而來,灌夫罵竇賢,就是對王太后的大不敬,理應治罪。

接着便派人將灌夫給押入大牢,又派人網羅灌夫的罪名,連其親屬都不放過。

這導致灌夫的親屬紛紛躲了起來,而灌夫又身在大牢,這下子灌夫即使擁有田蚡作惡的證據也派不上用場。

竇嬰一看,這可不行呀。自己的至交好友被抓,自己怎能無動於衷。於是他不顧家人的勸阻,一意孤行去營救灌夫。

然而竇嬰此時連個官身都沒有,只是個白拿俸祿的魏其侯。

最後他只能求到漢武帝那裏,向漢武帝說了一堆灌夫的好話。

對於漢武帝來說,他也想幫灌夫,因爲田蚡是漢武帝掌權的一大障礙,他早就想奪回自己的權力了。

可惜漢武帝頭上有個王太后在,只要王太后在一天,漢武帝便動不了田蚡。

於是漢武帝在朝中舉行了一次辯論,讓田蚡和竇嬰爭論,讓羣臣來發表意見,以此結果來決定如何處置灌夫,這場辯論史稱東朝廷辯。

其實,漢武帝是想借此事看看羣臣的態度,到底有多少人是依附田蚡的。除此之外,也想要藉助灌夫、竇嬰等人打擊下田蚡,如果能夠稍微削弱下田蚡的勢力就更好了。

在東朝廷辯上,田蚡與竇嬰據理力爭,兩人說的都看上去有理,但是兩人說的內容卻截然相反矛盾重重,很明顯有一個人撒謊了。而羣臣這邊,只有少數正直之士或者和竇嬰交好的權貴敢說真話,其餘人由於畏懼田蚡的權勢紛紛閉口不言,儘量兩邊都不得罪。

漢武帝覺得這個結果索然無味,乾脆提前離開了。當他前往王太后的寢宮請安的時候,早已得知此事的王太后把漢武帝好好訓斥了一番。

漢武帝沒辦法,只得按照王太后的意思徹查灌夫和竇嬰。

結果一查,灌夫本身確實查不出問題,奈何他在老家養了很多門客,這些人橫行鄉里,他們的罪全被算到灌夫頭上了。

灌夫因此被判滿門抄斬。至於竇嬰,因爲一直替灌夫說好話,現在灌夫被定罪,竇嬰也就落了個欺君之罪,被關了起來。

本來吧,事情到了這一步,竇嬰應該及時收手了。奈何他不忍心看着灌夫一家被查抄,於是決心放手一搏。

當初漢景帝曾經給了他一份詔書,讓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憑詔書直達天聽於是竇嬰讓自己的兒子拿着詔書去宮裏找漢武帝,請求他再見竇嬰一面。

結果就是這份遺詔要了竇嬰的性命。

既然是先帝遺詔,漢武帝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派人覈對宮中記錄檔案。

漢武帝爲什麼要殺竇嬰?他是如何考慮的? 第2張

然而卻沒有找到關於這條遺詔的相關記錄。

這下子,竇嬰因爲僞造先帝遺詔的,而被判處死刑。他不僅沒有能夠救下灌夫,還把自己的小命給搭進去了。那麼,如果竇嬰如果不拿出漢景帝的遺詔,漢武帝就不會殺他了嗎?

答案是一樣會殺,只不過讓竇嬰多活一陣子罷了。實際上漢武帝無心殺他,甚至希望他能活下去繼續和田蚡鬥,真正想殺竇嬰的是王太后和田蚡。當時王太后把持朝政,漢武帝無法忤逆她的意思。

王太后和田蚡覺得灌夫十分可惡,總是和田蚡作對,田蚡本來沒招惹他,每次都是他主動招惹田蚡。而以灌夫的身份,二人根本沒什麼交集,所以灌夫的做法不合理。

在王太后他們看來,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一切都是竇嬰在背後指使的。

比如那次田蚡家的喜酒,灌夫原本沒有資格前往的,是竇嬰帶他去的。而且灌夫被定罪後,也是竇嬰處處維護他,和田蚡作對。

這些都是很好的證據。而且竇嬰是有動機的。竇太后在世的時候,竇嬰是丞相,田蚡都要討好他。現在田蚡當了丞相,都要卻丟了官,他因此嫉恨田蚡也很正常。

因此,在王太后和田蚡看來,光殺了灌夫無法解決問題,想要真正一勞永逸,必須除掉竇嬰。

只不過他們還沒出手,竇嬰自己就把罪名送上門了,那麼,那份遺詔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應該是漢景帝設的一個局。首先,我們可以確定宮中確實沒有關於這個遺詔的檔案記錄。皇帝留下一份遺詔,會在很多記錄裏留下痕跡的。就算王太后想銷燬這些痕跡,也必然會刪除的不乾淨,留下一些蛛絲馬跡。

以司馬遷的嚴謹,既然他在《史記》中說沒有相關記錄,那麼就是沒有。但是如果那份遺詔真的是僞造的,竇嬰絕不會拿出來,做過丞相的他不會不知道宮中有檔案記錄可以覈對的。他不會犯傻作死。

所以,他的遺詔應該也是真的。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能夠解釋這一情況:那就是漢景帝確實給了竇嬰遺詔,但是並未在宮中留下檔案記錄。漢景帝這麼做,就是爲了坑竇嬰。

漢景帝時期,處處受到竇太后的壓制,雖然竇嬰忠心可鑑,但是他畢竟是竇太后的親戚,漢景帝不得不防。

萬一漢武帝時期,竇嬰威脅到漢武帝的地位,這份遺詔就是他的催命符。

竇嬰不用還好,一用就是死罪。這麼說來,想殺竇嬰的也有漢景帝一份。最後,竇嬰在王太后和漢景帝共同的努力下,被處死了。

他的是實在是令人惋惜,在整件事情中,其實他纔是最大的受害者。

明明招惹田蚡和王太后的是灌夫,沒他竇嬰什麼事情。結果王太后和漢景帝都想算計他。雖然漢武帝想放了他,奈何此時他受制於王太后,無能爲力,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竇嬰被處死。

也許,以他的性格,一開始就不應該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