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戰國時期,韓國爲何沒有被魏趙兩國瓜分掉?

戰國時期,韓國爲何沒有被魏趙兩國瓜分掉?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韓國的事情,接下來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欣賞。

戰國時期國家間是否能實現相互吞併,國家間的關係、道德高下並不是關鍵,而是取決於這兩大因素:

第一:實力是否足夠強大,以至於能支撐起本國的兼併野心?

第二:形勢允不允許?即:吞併/瓜分一國會爲自己帶來什麼後果?是否受國際格局的限制?

各國的對外戰略選擇,基本上基於這兩大要素;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第二項往往更重要。口說無憑,看幾個正反面案例。

在戰國早期,韓、趙兩個弱國,曾有機會削弱、瓜分最強大的魏國,但形勢不允許

公元前371年,魏國的第二位君主魏武侯(名魏擊)去世。根據“武”這個諡號可以看出,魏擊是一位頗具雄才的君主。他在位期間,承接父親魏文侯打下的基礎,繼續維持着魏國的強勢地位。他趁着趙國內亂強力干涉該國內政,多次擊敗趙軍;多次糾合趙、韓,共同打壓東方的齊國,甚至還把原晉國的土地徹底瓜分殆盡。

但他卻犯下了一個大錯誤:在世時沒有立儲君。公元前371年,魏武侯突然去世,兩個兒子魏罃和公中緩(也稱“公子緩”,魏罃的弟弟)爲了爭奪王位大打出手,國內大亂。

戰國時期,韓國爲何沒有被魏趙兩國瓜分掉?

這一內亂持續了好幾年,公元前369年,魏國大夫王錯逃向韓國,將魏國的底細和盤托出。韓懿侯抓住時機,聯合趙成候出兵攻魏,在濁澤(今山西運城內)大敗魏軍,其後將魏都團團包圍。

形勢一片大好,兩國甚至商量接下來怎麼處置魏國。

趙成候說:“我建議,咱們殺掉魏罃,立公中緩爲君,然後各自割下一大塊土地”。

韓懿侯卻不同意:

不可。殺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貪也。

從字面意思來看:殺掉魏罃,是殘暴之舉;割地則顯得太貪婪,因此不如將魏國一分爲二,魏罃、公中緩各自爲政,那麼魏國將徹底淪爲小國,從以往的刀俎,變成今後的魚肉。

但趙成候不樂意,爭執之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兩家一拍兩散,先後撤兵。魏罃殺掉公中緩,登上國君之位,是爲魏惠王。

司馬遷對這一事件這麼評價: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國家不被瓜分,是由於韓、趙兩國意見不和。如果按照其中一家的辦法去做,魏國一定會倒黴。

戰國時期,韓國爲何沒有被魏趙兩國瓜分掉? 第2張

那麼,韓懿侯爲啥不同意瓜分魏國?不是由於擔心“暴、貪”,而是怕自己消化不了吃到嘴的領土,反而會面臨魏國及各國的反撲。

後來,齊國就獻上了一個反面例子

齊國的兩次兼併,不僅未能使本國變肥,反而淪爲了衆矢之的

公元前316年,燕國發生了燕王姬噲將君主之位禪讓給燕相子之的鬧劇,引起了太子姬平的不滿,雙方大打出手、燕國陷入混亂。齊國則趁機揮師北上,不到50天就佔領了燕國。

但正在齊宣王洋洋自得的時候,姬平率領支持者奮起反抗齊,同時,“諸侯將謀救燕”,各國不約而同的將要救援燕國。在巨大壓力之下,齊宣王甚至不得不向孟子請教:“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各國都要打我啊,這可咋整??

最終,在巨大的壓力下,齊國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全軍退出了燕國。

經過這次行動,齊國確實獲得了一些好處:把燕國王室數百年積累的財富洗劫一空;但卻埋下了巨大的隱患:燕國的仇視、各國的忌憚,並很快迎來了報復。

公元前286年,齊國故技重施,兼併了有“戰國第八雄”之稱的宋國。這次各國再也不會坐視不管:死敵燕國牽頭,燕、秦、韓、趙、魏同仇敵愾,迅速組成了五國聯軍,在名將樂毅的率領下,將齊軍打得落花流水;各國就地分贓後,燕軍兵不血刃佔領臨淄,複製了一把當初齊軍在燕國的舉動;其後,樂毅長驅直入,幾乎將齊國全部佔領。

戰國時期,韓國爲何沒有被魏趙兩國瓜分掉? 第3張

後來,得益於燕國內耗以及國際環境等因素,齊國僥倖復國,但從此失去了與秦國東西並峙、兩強共存的地位。

那秦國的東擴,爲啥就沒有這個擔心?

即使強大、兇殘如秦國,步子也不敢邁得太猛

我們不能只看秦國吞併六國的輝煌結果,也要看看這個過程有多麼的不容易。

當初在公元前341年的時候,齊國通過馬陵之戰摧毀了魏軍主力;第二年,公孫鞅趁機率秦軍東出,奪回了被魏國佔領了幾十年的河西之地。這個時候,齊、秦一東一西遙相呼應,但首先被針對的,當然是向來被視爲“虎狼之國”的秦國。爲啥?因爲齊國得到的是名,秦國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地,以及空前膨脹的東進野心。

7年後,爲了打壓秦國的囂張氣焰,在蘇秦的活動下,六國合縱很快達成;面對壓力,秦國任用公孫衍,脅迫齊、魏攻趙,暫時緩解這一危機。接下來,秦國將主要精力用於對付魏國上,但這並不能讓各國安心。

公元前318年,楚國帶着趙、魏、韓、燕,五國軍隊一路殺到函谷關,讓秦王如坐鍼氈。公元前314-312年,秦國任用張儀離間楚、齊兩國關係,並搶得漢中郡。緊接着開展連橫戰略以杜絕各國聯手。

其後,秦國在擴張過程中,一直貫徹着:黨同伐異、各個擊破、避免成爲衆矢之的的方針:

秦武王即位後,張儀出走,秦國將精力集中於韓、魏兩國;

戰國時期,韓國爲何沒有被魏趙兩國瓜分掉? 第4張

等到秦昭襄王接班,秦國更是軟硬兼施、打拉結合,將楚國玩了個半死,基本消除了南方這一強國的威脅;

但這段時間秦國玩得有點大:在楚懷王客死咸陽後,齊、韓、魏、趙、宋聯合攻秦,秦國甚至被逼向韓、魏割地求和。

但接下來秦國再沒有犯大錯,首先逼和楚國,其後利用齊國滅宋的契機,配合燕國樂毅攻齊;齊國被打廢后,白起南下,幾乎搶得楚國1/3國土;其後又交好楚國,調轉矛頭,採用“遠交近攻”之策,重點削弱三晉,並把東方軍事強國趙國打殘。

在長平之戰後,實力已經處於絕對碾壓的秦國在邯鄲城下吃了虧,其後繼續穩紮穩打。直到嬴政掌權後,秦國仍擔心各國合縱:

以秦之彊,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

兔子急了也咬人,更何況這些諸侯國。所以秦國軟硬並舉,在大軍出動的同時,採用了離間、收買、暗殺等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的削弱各國抵抗力。

結論:能否吞併別國,既要看實力,更要看能否抗住各國的壓力

所以,當時東方各國的心思很簡單:我們是不希望秦國做大,但也不願意看着身邊的鄰國變強,誰強就揍誰;我打不過秦國,難道還打不過你?這就是爲啥齊國被各國羣起而攻之的原因,也是長平之戰時他們坐山觀虎鬥的出發點。

戰國時期,韓國爲何沒有被魏趙兩國瓜分掉? 第5張

至於魏、趙,兩國何嘗不想吃掉韓國,以補充自己被秦國奪去的土地。但所謂“心嚮往之、身不能至”,兩國若這麼幹,只會面臨一個結局:

魏、趙跟躲在關中的秦國不一樣,兩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若激起公憤,秦、楚、齊三強從三面夾擊(北邊的燕國暫且不提),不僅會逼着魏、趙把吃下去的吐出來,甚至會進一步割掉這兩國的肉,最終只能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因此這樣對他們最有利:好漢不吃眼前虧,隨大流、看大勢,在連橫、合縱之間頻繁切換,跟着強國撿點小便宜。當初趙武靈王時期的趙國何其強大?但滅中山國,也是勾結了齊、燕共同出手。吃獨食?不是不想,只有找死。

其實各國若團結一心抗秦,秦國再強,也無法以一敵六。但各國都有自己的利益述求,抗秦只是手段,促進本國發展才是最終的追求;若對本國有利,他們會毫不猶豫跟着秦國連橫,從鄰國那裏攫取利益。想學習秦國?那要掂量掂量本國的實力和手段,不然就會像齊國那樣,面對一次聯軍就徹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