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人祭制度 人祭是什麼意思

人祭制度 人祭是什麼意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祭,是古代祭祀禮俗。人祭最早出現於原始社會末期,在商朝與西周時期盛行,在春秋戰國逐漸衰落。

《甲骨續存》下七四四片有火焚女戰俘以祭天祈雨的卜辭。殷墟王陵遺址中出土的人牲祭祀坑有數百座,殺祭人數總共爲一千九百多;但根據甲骨文統計,商代後期所殺人牲總數爲一萬四千多。武丁時期戰爭較多,所殺人牲總數爲九千多;當時人祭最多的是小屯乙組第7號宮殿址,共用五百八十五人。另外,人祭和人殉是有區別的,人祭發生在祭祀坑中,人殉則發生在墳墓中。商代的人殉中有一部分是自願的,是死者的親屬和親兵自殺而爲其殉葬;也有一部分人殉是強制性的,會使用戰俘和家庭奴隸;殷人認爲人死了以後都會成爲鬼神,在天上可能需要陪伴者,便讓死者的親屬、親兵、家奴等的靈魂去陪伴死者。從殷墟的土坑和甲骨文資料來看,商朝在帝乙和帝辛時期,人祭和人殉都非常少見,並且不採用野蠻的方式對待戰俘;帝乙帝辛時期的戰爭很多,戰俘來源是很豐富的,人祭和人殉的減少可能與當時鬼神觀念的淡化有關。

人祭制度 人祭是什麼意思

周武王、姜太公、周公仍然實行人牲祭祀制度,並且指責商紂王“不恭上帝”。西周統治者對外征伐頻繁,尤其是攻打漢水流域和東部地區時,他們在周朝的陪都洛邑多次舉行殺俘獻祭儀式。西周洛邑祭祀遺址中有規模很大的人牲祭祀坑。西周時期的小盂鼎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廟裏殺祭人牲,人牲來自從鬼方獲得的戰俘。西周也有人殉的風俗,由於西周的王陵至今尚未發現,目前所挖掘出的西周墓葬中總共只發現有800多名殉葬者。

春秋戰國時期,人祭和人殉都受到了諸子百家的嚴厲抨擊。西門豹嚴懲進行人祭的巫師,秦獻公下令禁止人殉。但是,人祭和人殉之事仍史不絕書。《左傳》記載春秋時期魯國的季平子“用人於亳社”,春秋晚期的秦景公墓中挖掘出160多具殉人和20個人牲,《北史》記載西南少數民族“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所殺之人,美鬢髯者必剝其麪皮,籠之於竹,及燥,號之曰‘鬼’,鼓舞祀之,以求福利。至有賣其昆季妻奴盡者,乃自賣以供祭焉。”《史記·陳涉世家》:爲壇而盟,祭以尉首。可見秦朝末年仍然有人祭。漢代多位皇帝包括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等都禁止人殉,儘管有些時期出現反覆,但隨着社會進步,人祭和人殉都逐漸被摒棄。

人祭和人殉雖然是野蠻落後的制度,但是其並不能被視爲奴隸社會的證據(尤其是在中國等東方國家),因爲受害者通常是敵族戰俘、死者親屬和家庭奴隸而並非生產用的奴隸。

印度

在印度,少部分印度教性力派信徒會有以人體、人血或人頭爲祭品,奉獻給時母、難近母等女神的現象。在英國殖民統治期,少數信徒仍然有這種行爲,被英國殖民當局禁止,以後逐漸消失。

東南亞

在東南亞,南島民族的獵首,包含臺灣原住民的出草都有祭祖的意味。

西亞

古代蘇美爾、巴比倫都出現了人祭。古代閃米特人有人牲祭神的習慣,例如燒死孩子祭祀摩洛(Moloch)。《創世紀》中有考驗亞伯拉罕是否願意殺獨生子獻祭耶和華(Jehovah)的故事。

歐洲

在歐洲,人祭在至少5000年前的農業社會已經存在。古希臘、古羅馬殺人祭神,到羅馬帝國時期在一些宗教信仰中是重要內容,例如用活人祭祀希臘植物神阿多尼斯(Adonis)、羅馬冥後神普羅塞耳皮娜(Proserpina)等等曾十分盛行,死亡和復活成爲這些信仰的重要特徵。羅馬執政官克拉蘇於公元前97年禁止人殉。羅馬帝國時代社會上謠傳迦太基宗教信徒、德魯伊教徒、猶太教徒、基督教徒用嬰兒祭祀,使得教徒受到歧視與迫害。

美洲

瑪雅人、印加人也都有過這種習俗。阿茲特克人的人祭規模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1486年,特諾奇蒂特蘭大金字塔落成時,統治者下令把兩萬多名俘虜擡到祭壇上,挖出心臟祭祀太陽神,接着把心臟丟入一尊石頭神像所持容器中,再把屍體拋下寺廟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