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半島戰爭拿破崙 半島戰爭歷史

半島戰爭拿破崙 半島戰爭歷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半島戰爭,拿破崙戰爭中主要的一場戰役,又被稱作鐵錘與鐵砧戰役,時間1808年-1814年,交戰方分別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國和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最終結果英西葡聯軍獲勝;法軍全部退出西班牙;聯軍攻入法國本土,兵力法軍300,000人(整場戰爭);聯軍正規軍212,000人,民兵無法統計。

半島戰爭,又被稱作鐵錘與鐵砧戰役(槌鈷戰術),“鐵錘”代表的是數量爲4萬到8萬的英-葡聯軍,指揮官是第一任威靈頓公爵,阿瑟·韋萊斯利,同另一支“鐵砧”力量——即西班牙軍隊和游擊隊,以及葡萄牙民兵相配合,痛擊法國軍隊。該戰爭從1808年由法國軍隊佔領西班牙開始,至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打敗了拿破崙的軍隊結束。

半島戰爭拿破崙 半島戰爭歷史

  半島戰爭地圖

原因

在1806年,拿破崙在柏林公佈大陸封鎖政策,令英國不能與歐洲大陸貿易,藉此減弱其國力。由於葡萄牙繼續與英國之間的貿易,拿破崙便發動半島戰爭以奪得伊比利亞半島港口的控制權。於是,1807年拿破崙便派遣讓-安多許·朱諾入侵葡萄牙,從而開啓半島戰爭的序幕。

戰爭過程

弗裏德蘭戰役後,拿破崙帝國在歐洲大陸的政治方面達到了全盛時期。這股新生的強大勢力讓英國人坐立不安。英國以及其他歐洲君主制國家認爲,這個大革命後新生的法國對歐洲的勢力平衡是個極大的威脅。

爲了把這個“禍害”給扼殺在搖籃裏,英國人用無數的金子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反法同盟。第2次反法同盟隨着馬倫哥會戰的奇蹟而消失,小威廉·皮特也因此下臺。

1804年,英法矛盾不斷加深。戰爭還是爆發了,在奧斯特里茨戰役,奧俄聯軍大敗。在耶拿戰役,普軍灰飛煙滅。弗瑞德蘭的勝利最終迫使俄羅斯退出了反法同盟,英國也成了“孤家寡人”,歐洲各大勢力的代表(除了繼續鬥爭的英國)簽定了提爾西特和約(TILSIT),確定了法國在今後日子裏對英所採取的策略。

由於英軍強大的海軍,皇帝決定實行“大陸封鎖”,禁止所有英國船隻停泊在歐洲大陸的港口。可是歐洲還有一個勢力不“遵守”皇帝的“規矩”,這就是葡萄牙王國。在給葡萄牙王室寫最後通牒的同時,皇帝已經命朱諾將軍率領戰無不勝的法軍開赴里斯本。

1807年11月30日,葡萄牙王室在英國皇家海軍的保護下逃之夭夭,遠走巴西殖民地。朱諾毫不費力地攻下了整個葡萄牙。

半島戰爭拿破崙 半島戰爭歷史 第2張

  戰敗者拿破崙一世皇帝

後勤分析

威靈頓在半島能夠取得如此戰績,除了高超的戰術和指揮外,也是戰略的成功。法軍採用的是徵糧制,無很大給養負擔,在中歐戰役中基本上想打哪就到哪,機動靈活,行動迅速。加上火炮強大,步兵縱隊突擊力強,部隊總數衆多,看似很難戰勝。

英軍糧食靠海運和到富糧區買,用騾子陸地運輸,一個旅後面的騾子接近個騎兵團,士兵也常揣不少。很吃給養的騎兵炮兵供不起很多。英軍人數常年在3-5萬,加上威靈頓手下的西、葡部隊最高也就10萬多。

威靈頓爲對付散兵+火炮+縱隊發明了散兵+後坡+細紅線組合。對付法軍徵糧制的辦法是堅壁清野和持久戰,讓法軍在貧糧地區作戰。這樣法軍徵糧速度很慢,戰略機動大打折扣,而且糧還徵不夠,常讓部隊餓着。馬爾蒙曾在接到拿破崙讓他援救巴達霍斯的命令時回信道,去了給養也就夠呆3天,根本沒作用。另外一個作用是,持久戰中法軍反覆徵糧,只能從被徵了多次已吃不飽的民衆手裏搶。如此,更衆多被激怒的民衆參加游擊隊,於是更少人種糧,更多的搶糧事件,然後是更多游擊隊。游擊隊在最終戰勝法軍起了關鍵性作用。除了消耗了大量法軍兵員,也讓他們無法快速集中。

威靈頓利用法軍較分散時攻其一部,行動隱蔽,並使用欺敵術。如維多利亞戰役,威靈頓只帶3萬部隊大張旗鼓進軍,而6萬主力交給格拉漢姆從人際罕至的小路行軍。最後9萬大軍突然出現在法軍面前。從戰略設計上看,威靈頓和拿破崙一樣,擺脫了前人攻佔+擊退的戰略,而以打擊敵方整個戰爭體系爲目標,是個很大的飛躍,法軍的徵糧是以團級派出徵糧隊,也有大量零星部隊人員自行搜索。不好徵糧的地方則是很大規模各自蒐集,如艾勞戰役後,約60000人散佈搜糧。可能很多情況是不付錢就要,一般人是會給的,要麼有人支持法軍,要麼害怕。如果真不給,那就是搶了。在糧食充足的中歐,搞些糧食問題不太大,拿破崙又是速戰速決,對地方騷擾不該很重。在西班牙,俄國就難了。

普奧前期多是靠後方運送,但比英國差很多。英國是先海運,牛車轉運前線,騾子前端運輸,效率較高。普奧則只能全部路運,行軍前準備就是一段時間,真行軍是速度只能到法軍一半左右,戰略上完全被動。拿破崙在耶拿以後打不出很多快速機動也和後勤很有關,部隊大了,作戰地區糧食也相對少,不得不部分回到傳統的後方運糧制。而普奧則在可行時部分採用了徵糧,機動性的差距就小多了。

半島戰爭拿破崙 半島戰爭歷史 第3張

  1808年5月3日的槍殺

結果

約瑟夫·波拿巴(拿破崙兄長)出任西班牙國王,最初被西班牙的自由派支持,因爲他們相信與法國的合作會帶來現代化和自由,例如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廢止。但教士和愛國主義者開始鼓動平民反抗,而在法國軍隊的第一個鎮壓事件發生後變得聲勢浩大。殘餘的自由派被放逐到法國,跟隨法國軍隊離開。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便屬自由派成員,在戰爭後逃到法國,逃過被處死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