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解密:乾隆皇帝緣何豪擲億元接待英國通商使團?

解密:乾隆皇帝緣何豪擲億元接待英國通商使團?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估算,英國使團一行,清政府花費了51.9萬兩白銀,即17.3萬磅白銀,折成今天的幣值,約1億元人民幣,這其中還不包括皇帝賞賜的禮品

18世紀末的英國正處於資本主義的上升階段,迫切需要開闢新的市場,於是英國派出使團出訪中國。1792 年(乾隆 57 年),英國以補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壽的名義派出以馬戛爾尼和副使斯當東爲首800 多人的使團訪問中國,次年到達中國。乾隆皇帝接到兩廣總督關於英使來華“進貢”的奏報十分高興,他命人專門負責接待英國使團。

乾隆對接待的原則做了具體指示

當英國使團剛剛出發時,乾隆皇帝就已經做好了隆重接待的準備。乾隆前後連續多次下達詳細的諭旨,親自認真安排這次對外賓的接待工作。

爲了更好地接待英國人,皇帝特意任命長蘆鹽政徵瑞爲欽差大臣,專門負責此次接待工作。爲此還特別爲他加恩晉爵,賞戴花翎。

英國人剛剛出發不久,皇帝就命令軍機處擬定了一套詳細的接待方案,包括朝見、賞賜、宴請、看戲、遊覽等活動。這個方案記錄在清宮檔案的《上諭檔》冊中。

在估計“貢使”不久可到的乾隆58 年 (1793 年 )6 月,皇帝對接待的原則做了具體指示 :“應付外夷事宜,必須豐儉適中,方足以符體制……此次英咭唎貢使到後,一切款待固不可踵事增華。但該貢使航海遠來,初次觀光上國,非緬甸、安南等處頻年入貢者可比。( 直隸總督 ) 樑肯堂、( 長蘆鹽政 ) 徵瑞務宜妥爲照料,不可過於簡略,致爲遠人所輕。”

皇帝確定的接待工作方針是,一要隆重熱烈,照顧好外國友人的衣食住行,保證他們的心情愉快 ;二是利用這個機會,充分展示中國的富庶強大。

解密:乾隆皇帝緣何豪擲億元接待英國通商使團?

因此,當使團的船隊到達大沽口外時,他們發現兩名朝廷命官攜帶着大量作爲禮物的食品,在此迎候。使團副使斯當東認真地記下了禮品的數量 :牛二十頭,羊一百二十頭,豬一百二十頭,雞一百隻,鴨一百隻,一百六十袋麪粉,十四箱麪包,一百六十包大米,十箱紅米,十箱白米,十箱小米,十箱茶葉,二十二大簍桃脯,二十二大簍蜜餞,二十二箱李子和蘋果,二十二大簍蔬菜,四十籃黃瓜,一千個南瓜,四十大包萵苣,四十大包豌豆,一千個西瓜,三千個甜瓜還有許多瓶酒,十箱蠟燭,三大簍瓷器。由於數量太多,船上無法容納,只能收下一部分,“將其餘的璧謝”。“以後不須提出請求,大批免費供應的物資源源不斷送去。”( 斯當東《英使謁見乾隆紀實》)

對於這個前所未知的國家,他準備大大施恩,讓這些地處偏僻的遠夷對天朝留下深刻的印象。英國使團的總管巴羅說:我們至此所經歷的款待、重視和尊敬,是陌生人只有在世界的東方纔能遇到的

 中國人的慷慨一直讓使團吃驚

這僅僅是一個見面禮。在後來的行程中,中國人的慷慨一直讓他們吃驚。使團的總管巴羅說:“我們至此所經歷的款待、重視和尊敬,是陌生人只有在世界的東方纔能遇到的。”而副使斯當東則說:“大量豐富的日用品不但供應到全體團員,而且普遍供應到使節團的所有技匠、衛隊和僕人。看來中國方面不吝惜任何花費以求盡到對於使節團的豪華供應。”

皇帝的指示得到了充分的貫徹。“動員了這麼多的官員,這麼多的廝役,這麼多的船隻,來做招待工作。這些參加招待工作的官員和廝役據說都得到了例外的加薪,藉以鼓勵他們做好這項工作。沿途岸上有列隊歡迎的兵士,有搭起來的綵牌樓和特別準備的表演。所有以上一切費用俱由皇帝一人擔任起來。”

“皇帝陛下的這個意旨被所有參加招待工作的官員嚴格遵守。一位使節團員有一次偶然表示要買一件微小的衣物,承辦招待的官員立刻買來,但無論如何不肯收錢。他說,一切費用都記在皇帝的賬上了。”

其後的賞賜環節,更令英國人驚訝。英國人一路上所受到的熱情接待經過英國商人之口先行傳回了倫敦,整個英國歡欣鼓舞。

英國使團的出使任務雖然失敗了,但這次出使並非沒有收穫。甚至,如果單純從經濟方面衡量,英國人的收穫是巨大的。

在回去的船隻上,裝滿了中國皇帝賞賜給他們的禮物。

 皇帝的賞賜從正使直到 黑人僕從人人有份

自從聽說英國人要來後,皇帝就開始爲他們準備禮品。在英國船隻到達天津後,皇帝派人詢問的第一件事是貢品名單,第二件事則是使團名單。這是爲了有針對性地準備給英國人的禮品。皇帝的心很細,他的賞賜不僅限於官員,每一個英國人,從正使直到黑人僕從,人人有份。留在船上的士兵水手650人也每人備有獎賞。對於這個前所未知的國家,他準備大大施恩,讓這些地處偏僻的遠夷對天朝留下深刻的印象。按慣例,外國進貢,皇帝只賞賜其國王及正使等正賞一次。而此次英國來朝,皇帝前後賞賜了他們 37 次之多。

即使在英國人的桀驁不馴和妄加請求令皇帝十分生氣之後,那些原來準備好的禮品仍然一樣不差地發給了英國人。據後來的史學家統計,賞賜的禮品共 130 種,3000餘件。數量之大,品種之多,次數之頻,前所未有。皇帝一貫樂於展示他的大方。生氣歸生氣,天朝上國的體面不能丟。在給英國國王的國書上,皇帝也特意提及這一點:

“爾國王僻處重洋,輸誠納貢,朕之賜予優倍於他國。”(《乾隆皇帝與馬戛爾尼》)

雖然中間因爲禮儀問題一度降低了飲食標準,但寬厚的皇帝仍然命令,回程路上給予英國人高規格的照顧:“公平而論,中國朝廷和他指派來照料使團的衆人,自始至終表現了做主人的慷慨大方,照顧無微不至,態度真誠友好。至少對我們這一行人是如此。”這是巴羅的話。

在路上,已經與英國人無話不談的“王大人”向英國人談了這次招待的花費 :“王大人告訴我,爲了支付接待我們使團的開銷,他們受命從我們所經過的各省銀庫,每天提取 5000兩白銀 ( 合今天幣值 100 萬元人民幣),也就是 1600 磅標準純銀。在北京是每天從戶部領取 1500 兩。”

巴羅由此估算,他們一行,使北京花費了 51.9 萬兩白銀,即 17.3 萬磅白銀。折成今天的幣值,約 1億元人民幣。這其中當然不包括皇帝賞賜的禮品,這些禮品價值要遠遠高於此數。

“王大人告訴我,爲我們服務的人一般不少於 1000,很多時候大大超過1000。我相信他沒有誇大其詞。”巴羅算了一下賬,說他們這次出使,英國本身所花費的,不過 8萬磅。“對大不列顛這樣的國家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還不到人們通常想象的數額的 1/4。”

解密:乾隆皇帝緣何豪擲億元接待英國通商使團? 第2張

 第一次給英國人的見面禮

特賜國王玉如意一,龍緞三,蟒緞二,妝緞七,百花妝緞六,倭緞三,片金緞二,閃緞、袍緞、藍緞、綵緞、青花緞、衣素緞、線緞、帽緞各四,綾、紡絲各二十二,羅十三,杭綢七,玉雙解瓶一,戰圖一盒,紅雕漆桃式盒九,朱漆萄瓣盤四,絹箋、蠟箋各五十,掛燈四對,繡錦香袋八盒,繡香袋、連三香袋各四盒,宮扇十三扇,百香餅四盒,普洱茶團四十,茶膏、柿霜各五盒,哈密瓜幹、香瓜幹各一盒,武彝茶、六安茶各十瓶,藕粉、蓮子粉四

盒;

正使龍緞、妝緞、藍緞、醬色緞、素緞各二,倭緞八,絲、緞各一,綾、杭綢、紡絲各四,瓷碗六,瓷盤八,青白裏瓷盤六,扇二十,普洱茶團六,六安茶六瓶,茶膏二盒,哈密瓜幹二盒;

副使龍緞、妝緞、倭緞、藍緞、醬色緞、素緞各一,綾、杭綢、紡絲各二,瓷碗二,瓷盤八,霽青白裏瓷盤四,扇十,普洱茶團四,六安茶四瓶,茶膏、哈密瓜幹各一盒;

副使之子龍緞、妝緞、素緞八,絲緞、錦、漳絨、羽緞、綾各一,花緞、紡絲各二,瓷碗、瓷盤各四十,錦扇

十,普洱茶團四,六安茶四瓶,茶膏、冰糖各一盒,雕漆盤一,大荷包二,小荷包四;

代筆官、總後官二員,每員閃緞、妝緞、倭緞、藍緞、綾各一,瓷碗、瓷盤各二十,錦扇十,普洱茶團二,六安茶二瓶,茶膏、哈密瓜幹各一盒,大荷包二,小荷包二;

副總兵官、管兵官、聽事官、管船官等七員,每員妝緞、閃緞、藍緞各一,瓷碗、瓷盤各二,扇二盒,普洱茶團二,大荷包二,小荷包二。

八月十三日生日當天

賞正使大卷八絲緞、錦緞各二,瓷茶桶、瓷碗、瓷盤各二,宜興器一;副使大卷八絲緞三,錦一,瓷茶桶、瓷碗各二,瓷盤一;副使之子八絲緞二,錦一,瓷茶桶、瓷碗各二,瓷盤一;副使之子繪畫呈覽,賞大荷包二;通事、總兵等官九員,每員八絲緞二,瓷碗二。

八月十四日

於清音閣賞正使御筆書畫冊頁一,玉杯一,瓷盤、瓷瓶、漆桃盒、葫蘆瓶各二;副使玉杯一,瓷器、漆桃盒、葫蘆瓶各二,小荷包一;副使之子瓷器四,漆桃盒二,瓷瓶一,小荷包一;通事、總兵等官九員,每員漆桃盒二,瓷器四。

最後一次正式賞賜禮品清單

賜該國王百花蟒緞二,袍緞、線緞各四,紫檀彩漆銅掐絲琺琅龍舟仙台一,玉器八,瑪瑙盂盤一,瓷器二百有二十,漆器三十七,葫蘆器十四,文竹掛格、棕竹漆心炕格各二,花卉冊頁二,畫絹二十,灑金五色字絹箋紙、白

露紙、高麗紙各二十,墨六匣,各樣扇四十,普洱茶團八,六安茶八瓶,武彝茶四瓶,茶膏、柿霜四盒,哈密瓜幹、香瓜幹各四盒,藕粉、蓮子各二盒,藏糖三盒。又,隨敕書賜國王龍緞三,蟒緞二,妝緞七,百花妝緞六,倭緞三,片金緞二,閃緞、袍緞、藍緞、綵緞、青花緞、衣素緞、線緞、帽緞各四,綾、紡絲各二十二,羅十三,杭綢七,畫絹、白露紙各百,灑金五色絹五十,五角箋紙、高麗紙各二百,宮扇十三,十錦扇百,連三香袋四盒,十錦香袋八盒,錦香袋四盒,香餅四盒,普洱茶團四十,茶膏、柿霜各五盒,哈密瓜幹、香瓜幹二盒,武彝茶、六安茶各十瓶,藕粉、蓮子各三盒,文竹炕桌二,雕漆炕桌二,掛燈十二,墨二十匣;

正使龍緞、帽緞各一,妝緞、倭緞各二,藍緞、青花緞、綵緞、杭綢各三,綾、紡絲各六,茶葉二瓶,茶膏二盒,磚茶二塊,大普洱茶團二,刮膘吉慶一架,青玉全枝葵花洗一,瑪瑙葵花碗一,瑪瑙葵花碟一,藏糖二匣;副使龍緞、帽緞各一,妝緞、藍緞、倭緞、青花緞、綵緞、縐綢各二,綾、紡絲各四,茶葉四瓶,茶膏一盒,磚茶二

塊,女兒茶十,白玉全枝葵花洗一,花瑪瑙菊花瓣碗一,葫蘆器藏糖二匣;

副使之子龍緞、妝緞、倭緞、青緞、藍緞、錦、漳絨、帽絨各一,綾、紡絲各三,縐綢二,茶葉二瓶,磚茶二塊,茶膏一盒,女兒茶八,藏糖一匣;

總兵官、副總兵官二員,每員龍緞、妝緞、倭緞、藍緞、青緞、帽緞、錦各一,綾、紡絲各三,縐綢二,茶葉三瓶,磚茶二塊,茶膏一盒,女兒茶八,藏糖一匣;

通事、管兵等官四員,每員龍緞、妝緞、漳絨、錦、藍緞、綵緞各一,綾、紡絲各二,茶葉二瓶,磚茶二塊;

代筆、醫生等官九員,每員龍緞、妝緞、錦、漳絨、藍緞、彭緞、綾、紡絲各一,茶葉二瓶,磚茶二塊;

貢使從人七名,每名綾、綢各二,布四,銀十兩;吹樂、匠作、兵役等六十七名,每名綾、綢各二,布四,銀十兩;

內地護送官二員,大緞各二;貢船留存管船官五名,每名回子布、高麗布、波羅麻、兼絲葛各二;留存貢船

兵役水手共六百十五名,各高麗布、回子布、小增城葛、波羅麻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