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沒有暖氣和空調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度過寒冬的?

沒有暖氣和空調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度過寒冬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如何取暖?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最近各地區真是正式開啓了一場“速凍模式”。北方冰天雪地、南方陰風冷雨。之後冷空氣的到訪也會愈加頻繁。在中國五千年的氣象史上,曾出現過四個寒冷期。寒潮給人們帶來了刺骨的寒冷,也給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在瑟瑟寒風中,人們不禁會想,在科技及禦寒設備都不太發達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度過寒冬的呢?

沒有暖氣和空調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度過寒冬的?

火牆地暖古已有

秦朝時,在貴族家裏和皇宮內出現了“壁爐”和“火牆”用以取暖。考古學家在咸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了三座壁爐,其中兩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座則接近最大的一室,應該是秦皇專用的。壁爐主要是燒炭來禦寒,並且將出煙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煙中毒。另外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現了火牆的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牆的內側,與竈相連通,已經具備了火炕、暖氣的雛形。

明清宮殿的牆壁中,砌有空心的“夾牆”,也就是俗稱的“火牆”。牆下面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在殿外的廊檐底下。在炭口點火後,熱氣就會順着整個夾牆瞬間提升屋內的溫度。

地暖可謂近年來取暖界的“新貴”,但地暖技術卻有着悠久的歷史。據考證,地暖或始於魏晉時期。吉林省通化市發掘出的3座魏晉住宅遺址中,發現了火炕的遺蹟。酈道元在《水經注》中也曾描述過河北的地暖。當時,觀雞寺大堂的房基是石頭做的,房基內部連通,從側面屋外點火,熱氣往石頭房基裏流,大堂裏就暖和了。

富人用花椒造“溫室”

說起調節室內溫度,現代人通常採用的設備是空調,殊不知,古人也有辦法去調節室內溫度。

在秦漢時,冬天可以調節室內溫度的房間已出現,時稱“溫調房”。東漢科學家張衡《西京賦》裏“朝堂承東,溫調延北”一語中的“溫調”,說的就是這種溫調房。當時一般貴族家庭都有這樣的房間,皇家當然更不例外。皇家的溫調房空間更大更高級,被稱爲“溫調殿”。冬天,溫調殿是皇帝、太后、皇后和妃嬪所居之地,也是皇帝與核心臣僚議事和接待重要來賓的場所。

沒有暖氣和空調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度過寒冬的? 第2張

“湯婆子”陪伴“睡到明”

建築取暖是比較高效的取暖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室內暖和,但還需要一些靈活多樣的設備來輔助取暖。

常見的設備有火盆,又叫“神仙爐”,是一款具有地方特色的取暖設備。據史料記載,火盆起源於黑龍江,傳到今天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了。火盆的形狀以圓形爲主,大小不一,直徑大多五六十釐米,有的還在盆邊刻上吉祥圖案。一直到現在,火盆還是農村冬天常用的取暖設備。除了火盆,還有一些個人用的取暖設備,比如手爐和足爐。手爐多爲銅製,是舊時普遍使用的一種取暖工具,形制如小瓜大小,可隨手提動,比較方便。且古代人寬袖大袍,手爐可置於袖中或藏在懷中帶着,所以又有“袖爐”、“捧爐”的雅稱。

手爐由爐身、爐底、爐蓋(爐罩)、提樑(提柄)組成。爐身有兩層,分外殼和內膽。內膽多爲銅製,放燃炭以產生熱氣,而外殼包裹內膽,既能保存內膽的熱量,又能通過內外兩層之間的空氣傳導,將熱量由內膽口沿上的鏤空爐蓋(爐罩)散發出來。鏤空雕刻的爐蓋有五蝶捧壽、梅蘭竹菊、喜鵲繞梅等衆多紋形,跟爐身的福祿壽喜、花鳥蟲魚、人物山水等花紋相得益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傳統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手爐在明清最盛行,清末以後逐漸衰落。

沒有暖氣和空調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度過寒冬的? 第3張

足爐

說起足爐,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一說“湯婆子”很多人就知道是什麼了。“湯”,古代漢語中指滾水;“婆子”則戲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足爐在宋代就已出現,和現在熱水袋的功能大同小異,裝滿熱水後放置在被窩裏以提高溫度。足爐是一種銅質或瓷質的扁扁的圓壺,上方開有一個帶螺帽的口子,熱水就從這個口子灌進去。

足爐有銅質、錫質、陶瓷等多種材質,一般爲南瓜形狀,小口,蓋子內有厴子,防止滲漏。灌足水的“湯婆子”旋好蓋子,再塞到一個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窩裏,這樣晚上睡覺便十分暖和。

小小一件取暖用品被許多詩人讚頌過。黃庭堅《戲詠暖足瓶》詩云:“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到明。”明瞿佑《湯婆》詩:“布衾紙帳風雪夜,始信溫柔別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