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初唐四傑是哪四個人 初唐四傑之首

初唐四傑是哪四個人 初唐四傑之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初唐四傑是中國唐朝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初唐時期的文壇,樂府詩的創作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初唐四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詩人。

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四人在初唐文壇並舉,所以後人稱其爲“初唐四傑”。其中,盧、駱年輩稍長於王、楊,他們的創作風格各有不同,並且所長各異,其中盧、駱擅長歌行體,王、楊擅長五律。但他們都屬於一般士人中確有文采而自負很高的詩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是對他們的身份和成就最貼切的表述。他們心中充滿了報效國家、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凝結着不甘居人下的熊傑之氣。他們的詩歌自然有一種壯大的氣勢,表現出了慷慨悲涼的感人力量。四傑樂府詩的創作體現了初唐詩歌風格由綺靡向雄偉的轉變。

一、初唐四傑對漢樂府詩的繼承

1.初唐四傑對漢樂府題材的繼承

(1)戰爭題材。

四傑詩歌對漢樂府題材繼承的第一個方面就屬戰爭題材。漢樂府詩歌中一首《戰城南》是最具代表性的戰爭題材的詩歌。四傑除王勃外,都創作了不少的邊塞詩,也表現了詩人們從戎入幕,效力邊關,博取功名的野心抱負。有的描繪戰事激烈的,如盧照鄰《戰城南》:“笳喧雁門北,陣翼龍城南。”有的是楊炯《戰城南》:“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有的抒發征夫思親懷鄉,如駱賓王的《夕次蒲類津》和盧照鄰的《關山月》。這些詩歌的主旋律則是殺敵報國,建功立業,詩歌有着慷慨激昂的基調,悲壯蒼勁的風格,算得上是初唐時代的最強音。由於駱賓王有過較長的邊塞生活,所以他的邊塞詩的成就相對來說也最高。

(2)愛情題材。

愛情題材從古至今都是文人志士所關注的話題。在漢樂府的影響下,四傑分別創作了不少的愛情題材的詩歌。如盧照鄰《望宅中樹有所思》(我家有庭樹,秋葉正離離)。這首詩是詩人觀庭樹有感而作。詩中以樹起興,以雙棲鳥、合歡樹作比,書寫男女戀情,表現相思的愁苦、相愛的熱切。楊炯和駱賓王的《有所思》,還有王勃的《採蓮曲》《江南曲》都是以愛情爲題材的詩歌。

初唐四傑是哪四個人 初唐四傑之首

  王勃

2.初唐四傑對漢樂府五言形式的繼承

總體上來說漢樂府民歌沒有固定的句法,句子長短也不固定,句式表達相對靈活。相比雜言詩而言,漢樂府詩歌也有不少的完整的五言詩,如《孔雀東南飛》《古詩十九首》都是相當成熟的五言詩的代表作。四傑的詩歌大部分都是以五言的形式,兼有七言和少數的雜言。例如,盧照鄰的《關山月》《上之回》《紫騮馬》《望宅中樹有所思》;駱賓王的長篇樂府詩《帝京篇》《王昭君》等;王勃的《麻平晚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還有楊炯的《從軍行》《劉生》《出塞》等都是以五言詩寫的。相對於漢樂府的句式表達方面來說,四傑詩歌的形式整齊了好多,在韻律方面也特別的講究,併爲五言詩的定型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初唐四傑對漢樂府的發展

1.對漢樂府題材和內容的發展

四傑在對漢樂府題材和內容繼承的基礎上,更多的是對漢樂府詩歌的題材和內容進行了拓展。漢樂府詩歌裏邊沒有涉及的題材,四傑的詩歌都對其做了補充。

 (1)詠懷詠史詩的發展。

懷古是詩人遊覽某地,面對此情此景進而緬懷古人。而詠史詩面對歷史人物和事件有感而發。但在表達技巧上都是借物抒情漢樂府詩中也有涉及懷古題材的詩歌。如漢樂府詩歌班固有首《詠史》,但從題目來看便可知這是一首詠史詩,也是一首文人五言詩,它開了後世詠史詩的先河。四傑在此基礎上對漢樂府詠懷詩的內容進行了拓展,不單單是對歷史古蹟的敘寫,更是通過歷史來反襯自己。四傑的詠懷詠史詩有《詠懷古意上裴侍郎》《詠懷》《長安古意》等,他們的詠懷詩多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2)對送別詩的發展。

初唐四傑詩歌中,送別類的詩歌算是特殊的一類詩歌,這是漢樂府詩歌所缺少的內容,四傑的送別詩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秋日別王長史》、駱賓王的《與易水送人》楊炯的《送臨津房少府》,都是描寫送別的詩歌。詩中充滿了臨別前的依戀與不捨。這些詩中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後四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可以算是家喻戶曉的送別詩的代表作了。這首詩不同於以往的表達方式,這首詩的主旨是勸慰友人在離別的時候莫悲傷,雖然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但是我們的情感是山水雖不能阻隔的。

(3)對閨怨詩的發展。

前人的詩歌多描寫女性的輕浮,但四傑不同於此,他們將女性放置於和男性同等的位置,如王勃的《採蓮曲》,其中對女性外貌特徵的描寫,對男女的相思之情表現的精緻到位。駱賓王的《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詩人將現實題材引入詩中,並且將自己的一腔熱血都獻給了女主人公。還有對女性愛情的讚美,但是對其遭遇深表同情,對男子的負心行爲進行了強烈的譴責。

(4)對羈旅詩的發展。

四傑的羈旅詩大都抒發的是詩人們赴邊入幕的離別思緒和對故鄉的思戀之情。詩中所表達感情真摯而熱烈,情誼濃濃,讀來真切感人。如王勃的《寒夜懷友》:“故人故情懷故晏,相望相思不想見。”他們的這類詩不再圍繞着寫兒女私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多感慨歲月流逝,功名未就,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惜時人已末,今日水猶寒。”其中王勃的羈旅送別詩創作較多。

初唐四傑是哪四個人 初唐四傑之首 第2張

  楊炯

 2.對語言內容、形式的發展

漢樂府詩歌體式以二、三、五言不等,更多的屬於雜言詩。四傑在繼承其五言形式的基礎上,發展並鞏固了五言詩的地位。而他們對詩歌形式最大的貢獻是七言詩的發展。七言詩歌體式算得上是一種古老的詩歌體式,四傑不僅繼承了這種詩歌體式,而且在七言歌行的主題以及內容方面進行了發展,並且開拓了歌行體的新的形式。

 (1)對漢樂府語言形式的發展。

漢樂府民歌好多采用的是口語化的表述,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而且把敘事和抒情相結合,所表達的情感也是真摯而感人的。如上一節提到的表現人民貧苦的詩歌《孤兒行》寫的是孤兒受兄嫂虐待,詩句雖然參差不齊,但是字裏行間都能反映出孤兒的生活現狀。但是四傑詩歌不管是在詩歌的語言的用韻方面還是語言的表達方面相比漢樂府都正式了好多,他們的詩歌形式好多都是採用的成熟的五言詩,夾雜着少量的三言、四言,還有他們的長篇樂府詩,都是以七言的形式來表達的。在韻律層面來說,他們的好多是個都有韻律可尋。

(2)對七言歌行體的表現手法的創新。

四傑的七言歌行體是他們的一個明顯的特徵。相比於前期的七言而言他們的七言歌行體篇幅方面也都算是鴻篇鉅製篇幅的宏大,內容的細緻,在唐詩史上也算得上是精妙絕倫。最出名的是盧照鄰的《長安古意》、王勃的《臨高臺》。《長安古意》在全面描寫了長安城生活的方方面面,裏邊選取的長安城裏的宮殿車馬的富麗,富豪地主的奢侈生活,對歌妓舞女心理狀態的描寫極其細緻,而且詩歌在時間的分配方面做了精心的策劃,全詩按照白天帶黑夜的時間順序來展開,空間順序是按照從宮廷到市井,描寫了貴族階層,平民階層以及歌女等各色各樣的人物,並運用對比的表現手法,將詩人的孤寂與鬧市的繁華進行了強烈的比對,把所述人物與詩人的情感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再如王勃的《臨高臺》所設計的佈局是先描寫的是全城的建築分佈,進而轉入青樓倡家生活的局部描寫。這兩首詩從整體佈局上來看,詩人很注重詩歌層次的塑造,而且相比於前代的歌行體,詩歌層次也更爲複雜,在事物的描寫上將整體描寫與局部描寫相結合,將打的方面的描寫和細緻景物的描寫相結合,採用線性的結構模式,是歌行體詩歌的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

該章節從四傑詩歌對漢樂府詩歌內容、題材、形式方面發展,敘述了四傑詩歌在這幾方面的發展,詩歌內容方面擴大到了羈旅詩,更多的是詠物詩,詩人借物抒情,借物詠懷,表達了對仕途艱難,報國無門的感慨。在詩歌形式上的發展體現在七言長篇古詩方面,在詩歌層次上由大極小,又略到詳,較之前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對以後七言律詩的定型奠定了基礎。

初唐四傑是哪四個人 初唐四傑之首 第3張

  駱賓王

三、結語

該篇論文分別從題目、題材、創作風格和詩歌形式方面探討了“四傑”詩歌對漢樂府的繼承和發展。其中對漢樂府詩歌進行了簡單的介紹。題目方面先對漢樂府舊題作了簡單的梳理,整理了四傑對樂府舊題哪幾方面有所繼承,並舉例說明具體的詩歌有哪些。題材從戰爭、愛情和飲酒三個方面來展開敘述,清楚地表達了四傑對樂府詩題材的繼承。形式方面主要是對漢樂府詩歌五言詩的繼承,從四傑大量的詩中可以看出,他們四人對五言詩的定型作了很大的貢獻。對詩歌的發展方面,也是從這幾方面展開的,題材的發展方面,四傑在前人的基礎上,開拓了詠史詠物詩的新天地,由於他們命運多舛,還寫了大量的羈旅詩和牢騷詩,都表現了他們對求官入士的渴望。在詩歌體式方面表現在對歌行體的發展,第一方面寫的是對歌行體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方面的拓展,四傑歌行體一改前朝詩歌泛泛而論的缺點,加入了真實而有效的內容,是詩歌有血有肉,更深層次地展現了事物的特點,使詩風更加的蒼勁有力。體式方面的發展寫的是對七言歌行體的發展和定型並且通過兩篇長篇鉅著《帝京篇》和《長安古意》,從詩歌所描寫的人物、時間以及空間的分配上敘述了長篇七言歌行體在層次內容方面較之前代的詩歌更爲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