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以賈詡爲首的謀臣爲什麼建議曹丕,暫時不要伐蜀?

以賈詡爲首的謀臣爲什麼建議曹丕,暫時不要伐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夷陵之戰後,魏國爲何不趁機滅亡蜀漢,反而進攻大勝的東吳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劉備自從得到諸葛亮的輔助以後,不斷地做大做強,最終佔據了荊州和益州,成就了無上霸業。而且在隨後不久,劉備又在漢中之戰擊敗了曹操,取得了空前的勝利,使得天下衆人都對劉備集團刮目相看,以爲劉備真的能夠匡扶漢室了!當時的劉備集團,已經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了,所以當聽說曹操準備聯合孫權一起進攻荊州時,他們採用了錯誤的應對措施。他們不僅沒有派出使者去說服東吳,反而派關羽進攻樊城,最終演變成了襄樊大戰!

此戰中,關羽雖在前期取得巨大的勝利,甚至還水淹七軍,俘虜于禁及其手下三萬精銳,但也正是因爲前線用兵繁重,導致荊州後方防守空虛,最終荊州被孫權所獲,而關羽也兵敗身亡!丟失荊州,戰死關羽,這對於劉備是一種赤裸裸的侮辱,於是劉備決定起兵伐吳,結果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打得大敗,損兵折將!

換作以前的劉備,即便是遭受夷陵這樣的慘敗,也是能夠重新站起來的,因爲劉備就是個打不死的小強,當年在徐州時,他被呂布、曹操打成了光桿司令,最終還是頑強地站了起來,所以夷陵之敗,本身並不是天大的威脅!然而現在的劉備,已經六十多歲了,無論是心態還是身體,都不如當年了,經此一敗,劉備也知道自己的天命了,知道自己沒辦法再擊敗東吳,拿回荊州了,於是劉備的內心遭到了重擊,不久之後便去世了!

以賈詡爲首的謀臣爲什麼建議曹丕,暫時不要伐蜀?

劉備去世,對於蜀漢來說,是一個非常壞的消息,但是對於曹魏來說,卻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劉備和曹操做了一輩子對,還曾在漢中之戰中大敗曹操,令曹魏衆人丟盡了顏面,現在劉備去世,正好是攻滅蜀漢的上好機會!於是曹丕決定,先不理東吳,直接出兵伐蜀,要趁蜀漢內部不穩,一戰滅蜀!

原文:曹丕大喜曰:“劉備已亡,朕無憂矣。何不乘其國中無主,起兵伐之?”賈詡諫曰:“劉備雖亡,必託孤於諸葛亮。亮感備知遇之恩,必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倉卒伐之。”

曹丕想要先伐蜀,但是以賈詡爲首的謀臣卻建議,暫時不要伐蜀,因爲賈詡認爲劉備雖死,但蜀漢還有諸葛亮,魏國不一定玩得過諸葛亮!賈詡號稱是三國時期的第一毒士,他基本是算無遺策,智謀非常高,所以他的建議,曹丕是必須考慮的。不過正在曹丕猶豫之際,司馬懿立馬站了出來,他堅定地支持曹丕伐蜀的決定,並就此提出了具體措施,那便是五路伐蜀!

原文:忽一人從班部中奮然而出曰:“不乘此時進兵,更待何時?”衆人視之,乃司馬懿也。丕大喜,遂問計於懿。懿曰:“若只起中國之兵,急難取勝。須用五路大兵,四面夾攻,令諸葛亮首尾不能救應,然後可圖。”

以賈詡爲首的謀臣爲什麼建議曹丕,暫時不要伐蜀? 第2張

司馬懿的兵分五路伐蜀戰略,並非是讓魏軍兵分五路,而是聯絡各方盟友,一同進攻,一起瓜分蜀漢地盤!而這五路人馬的組成,主要是這樣的:第一、聯絡鮮卑軻比能,賂以金帛,讓他帶着十萬羌兵從旱路取西平關;第二、派出使者進入南蠻,邀請蠻王孟獲起兵十萬,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第三、和東吳修好關係,邀請孫權起兵十萬,攻兩川峽口,佔領涪城;第四、命令上庸的孟達,讓他起十萬進攻漢中;第五、大將軍曹真親自領兵十萬,由京兆徑出陽平關取西川。

在司馬懿看來,這五路人馬共計五十萬,在軍隊上佔據絕對的優勢!只要五路人馬到齊,任憑諸葛亮有天大的本事,那也不可能擋得住,蜀漢必亡!對於司馬懿的建議,曹丕非常信任,並認爲此計劃肯定能夠成功,於是曹丕不再聽從賈詡的建議,改聽了司馬懿的建議,並派出使臣,前去聯絡各方人馬,準備一舉滅亡蜀漢!

以賈詡爲首的謀臣爲什麼建議曹丕,暫時不要伐蜀? 第3張

司馬懿的計謀非常毒辣,若真的讓他實施成功,那麼蜀漢真的有可能被一戰滅亡!然而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曹魏雖然極力保密,但他們的這個計劃還是泄露了,被蜀漢君臣探知了,於是劉禪急了,他纔剛剛上位,就要遭受五路圍攻,心慌了,於是他立馬徵召諸葛亮,讓諸葛亮前來議事。結果諸葛亮根本不來和劉禪探討,把劉禪等人氣了個半死。最終,劉禪憋不住了,只能親自前往諸葛亮的府邸,尋求應對之策!

事實上,諸葛亮並非有意怠慢劉禪,他只不過是在暗中尋找破敵之策!當劉禪到來以後,諸葛亮知道新皇帝慌了,所以立馬將自己的破敵之策說了出來。按照諸葛亮所說,其實五路大軍伐蜀,看似聲勢浩大,但其中四路都不足爲懼,真正對蜀漢造成威脅的軍隊,並非魏軍,而是吳軍!原因很簡單,荊州之戰、夷陵之戰,已經將吳蜀兩國的關係拉至了冰點,現在兩國都是不死不休的狀態,再繼續幹下去,蜀漢必定會被拖垮!所以如何處理吳軍的進攻,便成爲了諸葛亮心中的大患!

曹魏第一路大軍,由軻比能率領,但軻比能率領的都是羌兵,而馬超素得羌人之心,被羌人奉爲神威天將軍,只要馬超出馬,必定能夠擋住軻比能的羌兵,所以這一路兵,其實不足爲懼!曹魏第二路大軍,由孟獲率領,但南蠻軍隊作戰全憑勇力,其心多疑,所以只要故作疑兵,他們就不敢進攻。諸葛亮已經派魏延前去做疑兵抵擋孟獲了,這一路也不足爲懼。

以賈詡爲首的謀臣爲什麼建議曹丕,暫時不要伐蜀? 第4張

曹魏第三路大軍,由孟達率領,而李嚴和孟達有生死之交,李嚴又是蜀漢的託孤重臣,所以只需要讓李嚴給孟達休書一封,孟達必定不會死戰,這樣的話這一路大軍也不足爲懼了!曹魏第四路大軍,由曹真率領,只需要派出上將趙雲,堅守城關,不要輕易出戰,時間一長,魏軍後勤供應不上,自然就撤退了。所以說,這四路大軍其實都不足爲懼,他們對蜀漢的威脅都不是最大的,對蜀漢威脅最大的軍隊,乃是吳軍!

吳蜀兩國已經結下了死仇,不把蜀漢滅掉,吳國永遠別想安生,所以此一戰,吳軍必定是五路軍隊中,最賣力的!也是諸葛亮最擔憂的!諸葛亮是一個擁有大局觀的人,雖然蜀漢現在已經勢弱,但他仍然想着興復漢室,所以他認爲和東吳硬碰硬並不划算,即便擊破吳軍,便宜得也是曹魏。與其如此,不如與東吳和好,兩國一同對抗曹魏,這樣的話,不僅化解了此番蜀漢的威脅,而且還能有助於蜀漢的長遠戰略!

原文:芝曰:“以愚意論之:魏雖漢賊,其勢甚大,急難搖動,當徐徐緩圖;今主上初登寶位,民心未安,當與東吳聯合,結爲脣齒,一洗先帝舊怨,此乃長久之計也。未審丞相鈞意若何?”孔明大笑曰:“吾思之久矣,奈何未得其人。今日方得也!”

最終,諸葛亮選定了鄧芝,讓他出使東吳,重新和好與東吳的關係。而孫權也擔心蜀漢滅亡後,曹魏會拿自己開刀,所以選擇了重新結盟,再度與蜀漢和好!自此,司馬懿五路大軍伐蜀的計謀,被諸葛亮徹底擊破,蜀漢取得大勝!而此番事件過後,曹魏也見識到了諸葛亮的厲害,再也不敢圖謀蜀漢了,於是他們改變了自己的策略,不再優先滅蜀,而是轉頭攻打東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