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正所謂“殺降不詳”,那白起爲何連殺降卒四十萬?

正所謂“殺降不詳”,那白起爲何連殺降卒四十萬?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正所謂“殺降不詳”,那白起爲何連殺降卒四十萬?據某些神祕主義者的分析,白起被秦王賜死的悲劇下場,就跟“殺降”有關。其實白起也不想殺,但是實在是沒辦法。

一百年以後,一個出使匈奴的漢人,被匈奴無理扣留,滯留匈奴十九年。雖然生活艱苦,但匈奴始終沒有殺掉他,還給他幾隻羊讓他放牧,終於熬到了回國的那一天。他,叫蘇武

和蘇武差不多同時期,一個出使西域的人,被匈奴扣留。十年後他找機會逃走,聯絡到了西域諸國,回程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但,兩次扣留,匈奴都沒有殺掉他,還給他妻子,讓他生兒育女,建立了家庭。他,叫張騫。

蘇武與張騫,都不是單獨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的領袖。被匈奴扣留而沒有殺掉的,也不是蘇武與張騫,還包括了他們的隨從。張騫出使時率領100多名隨行人員,回來時只有主僕2人。蘇武的隨從人數不詳,但也絕不會是個位數。那麼沒有回來的人,難道都死了?匈奴連蘇武與張騫都不殺,難道會把他們的隨從全部殺掉?

正所謂“殺降不詳”,那白起爲何連殺降卒四十萬?

不會。這些隨行人員,多半留在了匈奴,與當地人融合了。對於匈奴來說,這是有好處的:至少是增加了人口。而人口,在那個時代,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回到白起這裏,難道投降的趙卒,就不是人口、不是戰略資源嗎?

唉,還真不是。因爲蘇武與張騫的團隊,不過是幾十人、上百人,而趙國的降卒,卻有足足四十萬。

(插一句吧:“四十萬”這個數字,歷史上是有爭議的。但是在長平之戰故地,兩千年後仍能發現黃土掩埋的白骨,時間與長平之戰相符。所以,不管“四十萬”是否確切,大規模地抗殺降卒,這件事是可信的)

百十來人,和四十萬人,有什麼區別?

百十來人,你可以給他們提供幾個月的口糧,讓他們去從事農業生產。幾個月後,他們就可能產生價值:播種的糧食收穫了,飼養的牲畜長大了,他們可以自給自足了。因爲出使的隨從也好,戰鬥的士兵也好,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可以直接轉化爲壯勞力,不存在童年或老邁這些純消費的階段。

但,注意,前提是:你需要給他們提供幾個月的口糧。糧食不可能今天播種明天收穫,牲畜也不可能幾天就長大。在收穫之前,你需要給他們提供最低的生存保障。

於是,問題來了:秦國雖然國富兵強,但連年征伐,他,或者白起,養活得起四十萬張嘴嗎?

養活不起。

還不止是四十萬張嘴的問題呢。就算餵飽了他們,如何安置?

讓他們解甲歸田、轉兵爲民?秦國哪裏有這麼多土地,消耗四十萬勞動力?開荒?農具、種子,供得起嗎?

正所謂“殺降不詳”,那白起爲何連殺降卒四十萬? 第2張

把他們轉化爲秦兵?軍糧是一個問題,指揮是更大的問題:四十萬人如果“戰場起義”掉轉槍頭攻擊秦軍,受得了嗎?牧野之戰紂軍倒戈,不是沒有先例的。

發給路費,讓他們回家?嘿,回家之後,趙王發個動員令,他們馬上又編入趙軍隊伍了。那不等於直接把四十萬大軍還給趙國了嗎?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拖下去更不行:沒有軍糧,趙卒隨時有譁變的可能,誰也不能說餓肚子是合理的吧?戰場上跟趙軍打,打完仗又跟俘虜營打,秦兵再強也不能這麼消耗吧?

只有“殺降”一途了。當然是殘忍的反人類大罪,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