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歷史上真實的南北朝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真實的南北朝是什麼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時期,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歷史上真實的南北朝,之所以會出現南北雙方長時間對峙,誰也奈何不了誰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其實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南北朝上百年的南北對峙,其實是延續了東晉十六國時代,某些沒有解決的問題。

所以,有關南北朝的歷史,我們得從東晉十六國的歷史大背景開始說起。

西晉滅亡之後,殘存的司馬家皇族,逃到了南方,建立了東晉政權。而北方則是羣雄並起,很多漢人豪強,割據自立;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也趁機南下,建立各自的政權。

因爲在這段歷史當中,南方一直由東晉控制,北方則是先後崛起了十六個政權。所以這段歷史,就被稱之爲東晉十六國時期。當然,說是十六國,但實際上,在那段複雜的歷史當中,北方涌現出的割據政權,其實並不止十六個。但是因爲最有名的是十六個,所以後世就默認了十六國這個說法。

而到了東晉十六國時代中期,北方崛起了一個強大的政權,名叫前秦。前秦崛起之後,很快橫掃北方,並且基本完成了對北方的統一。巔峯時期的前秦,整體實力基本約等於三國時代滅蜀之後的魏國。

歷史上真實的南北朝是什麼樣的?

但可惜的是,後來前秦傾盡全國的兵力,對東晉發起了滅國戰,依然失敗了。在那場著名的‘淝水之戰’當中,東晉政權以少勝多,最後大獲全勝。而隨着前秦在淝水之戰當中戰敗,前秦統治者再也無力統治整個北方。沒過幾年,整個北方就徹底分崩離析,再次陷入分裂。

而東晉這邊,雖然大獲全勝,但是後來也無力進行北伐。因爲在這之後不久,東晉因爲建立的時間越來越長,國內矛盾開始越來越大,逐漸出現了王朝末期,普遍存在的權臣掌權、農民起義之類的矛盾。

就這樣,淝水之戰以後,又過了十多年之後。北方這邊,一個叫北魏的政權,逐漸崛起。而南方的東晉這邊,則是開始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同時權臣又開始把持朝政。在這個過程當中,東晉這邊有個出身底層的將領,名叫劉裕。靠着自身的軍功,逐漸爬了上來,逐漸成了整個東晉的話事人。

而劉裕掌權之後,對內開始掃平南方的傳統世家大族,對外則是開始進行北伐。

在劉裕的積極開拓之下,很快,東晉內部的幾個超強世家大族,全部遭到打壓。同時,劉裕又率領了東晉大軍,滅了南燕、譙蜀、後秦等政權。

到了公元417年,也就是東晉十六國末期的時候。此時的東晉,已經控制了傳統的江南地區,並且同時拿下了巴蜀、嶺南、關中、荊襄以及淮河流域,已經全都落入到了東晉的控制。此時的東晉,比之後世巔峯時期的南宋,地盤還要更大。

對於東晉政權來說,這其實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因爲在整個東晉歷史上,就數東晉即將滅亡的時候,地盤最大,國力最強。不過對於劉裕本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原本按照劉裕的打算,他想先掃平北方的幾個政權,徹底統一了中原之後,再依靠自己的巨大聲望,篡取東晉的皇位登基。以當時劉裕北伐的勢頭來說,想要做到這一點,也並非不可能。但問題是,就在劉裕剛剛拿下關中地區的關鍵時候,劉裕的大管家劉穆之,忽然病逝了。

劉穆之的死,對於整個中國歷史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劉穆之對於劉裕來說,就好比是三國時代諸葛亮對劉備,或者荀彧對曹操。劉裕能夠放心帶兵在前線北伐,就是因爲有劉穆之在背後給他看家。但劉穆之死後,劉裕找不出第二個人能給他坐鎮後方。而劉裕本人又是出身底層,背後沒有家族支持。如果他繼續北伐,很容易出現背後發生政變的情況。

所以,劉穆之死後,劉裕不得不迅速撤兵,只留下了自己十二歲的兒子劉義真,帶兵駐守長安。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自然是守不住整個關中的。所以就在劉裕撤兵幾個月之後,長安便被胡夏政權攻陷。

原本如果關中地區在劉宋手裏的話,東晉統一天下,基本上還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但關中地區丟了之後,東晉這邊就再也無望在短期內統一天下了。

所以,在這之後,劉裕不得不草草篡位,改國號爲宋。就這樣,公元420年,隨着劉裕篡位,劉宋政權開國,歷史正式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剛剛開始的時候,南方由劉宋政權統治,北方則是北魏、北涼、北燕、胡夏等多個政權統治。此時的劉宋政權,如果在劉裕篡位之後,趁機進行北伐,其實依然有可能統一天下。

但可惜的是,劉裕篡位的時候,已經58歲了。而且劉裕出身底層,結婚生孩子都比較晚。這導致劉裕登基的時候,他的幾個兒子都比較年幼。所以劉裕篡位之後,首先要考慮如何傳位的問題,根本來不及再進行北伐。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劉宋開國之後,劉裕一直忙着對內清理司馬家,以及那些強大的江南士族,爲自己的兒子鋪路。而且,劉宋開國兩年之後,劉裕就病死了。因爲劉宋政權沒有大範圍北伐,這就給了北魏崛起的機會。

北魏是由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權。當年東晉十六國的時候,作爲鮮卑族內部最大的一個分支,拓跋部就曾經在北方建立過一個代國。但是後來前秦崛起之後,代國被滅了。而前秦滅亡之後,拓跋部的後裔拓跋珪,重新恢復了政權,建立了北魏。

而北魏復國之後,先是滅了北方的後燕,成了北方最強大的一個勢力。接下來,北魏又趁着劉裕去世,劉宋政權內部幼主被架空的機會,大舉拿下,逐漸拿下了洛陽等地區。再之後,北魏又趁着胡夏開國皇帝赫連勃勃去世,內部陷入內亂的機會,揮師西進,向西挺進關中,拿下了長安地區。

所以,進入南北朝時代十年之後,北魏已經基本統一了北方,徹底結束了北方羣雄割據的狀態。到了這個時候,劉宋政權再想北伐,已經沒那麼容易了。

在北魏崛起的這十年當中,劉宋這邊其實發生了很多事情。劉裕去世之後,首先是由他的長子劉義符即位。劉義符本人是少年登基,之前也沒有接受過什麼帝王教育,所以登基之後根本坐不穩皇位,很多就被下面的大臣架空了。最終,劉義符僅僅登基兩年之後,就被大臣們聯手廢黜,改爲擁立劉裕的三兒子劉義隆做皇帝。

相比他的大哥,劉義隆倒是一個非常有手腕的年輕人。所以劉義隆登基之後,先是猥瑣發育了兩年,暗中得到了很多開國大臣的支持,然後就反殺了之前擁立他的那幾位權臣,徹底掌握了大權。而劉義隆掌權之後,則是延續了劉裕休養生息的政策。經過幾年的發育之後,等到北魏徹底統一北方,劉義隆也已經徹底控制住了南方。

歷史上真實的南北朝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如此一來,南北雙方的全面衝突,自然也就在所難免了。

公元430年,劉義隆趁着北方柔然大軍南下,北魏的精銳力量被調往北方的時候,趁機進行北伐。在這次北伐的過程當中,劉宋政權雖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一度收回了洛陽,但後來卻還是被北魏搶了回去。

此後的二十年裏,劉義隆又兩次進行大規模北伐。但是因爲劉義隆本人不太懂軍事,指揮能力有限。後來爲了掌握軍隊,又殺了大將檀道濟,留下了一個自毀長城的成語。所以這兩次北伐,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後世辛棄疾所作的那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說的其實就是這段歷史。

劉義隆的三次北伐,可以說是讓南北兩朝兩敗俱傷。劉宋政權損失慘重,北魏也是實力大跌。所以,到了劉義隆晚年的時候,南北雙方再次陷入了詭異的和平狀態。

此後,劉義隆晚年因爲想要廢黜太子,被太子反殺,然後太子又被其他皇子反殺。所以劉義隆死後,劉宋政權陷入了短暫的混亂。而接下來即位的劉駿,雖然治國能力還可以,對內進行了不少改革。但是劉駿在位後期,又開始大肆清理老劉家的宗室力量,並且大興土木,消耗國力,這就爲劉宋政權的滅亡,埋下了一個伏筆。

劉駿去世後,此後十年裏,劉宋政權內部內鬥不斷,導致地方將領蕭道成,趁機崛起,並且掌握了劉宋大權。而蕭道成掌權之後,又花了五年的時間,徹底清理了劉宋內部,最終在公元479年的時候,篡取了劉宋的皇位,建立了蕭齊政權。

至於北魏這邊,從雙方停戰到劉宋改朝換代這二十多年裏,先後換了三位皇帝。有趣的是,這三位皇帝還是祖孫三代,而且每一個都是幼年登基,二十多歲就沒了。因爲在位時期太短,北魏長期處於主少國疑的狀態,自然不可能趁機南下。

當然,在這二十多年裏,北魏也進一步強化了在北方的統治,並且整體開始從遊牧政權轉變爲農耕政權。

然後,在南朝這邊改朝換代的時候,北魏這邊終於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皇帝,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登基之後,因爲也是幼年即位,所以大權長時間掌握了在太后的手裏。但是孝文帝長大之後,正式親政,卻順利地拿回了大權。

而孝文帝掌權之後,面對的最大挑戰,不是南方的南樑政權,而是北方內部的胡漢矛盾問題。

實際上,從東晉十六國開始,南北雙方的內部,就都各自存在各自的矛盾。南方的內部矛盾,是世家大族和政權中央的矛盾。而北方的矛盾,則是所謂的胡漢矛盾。而這兩個問題,在整個東晉十六國時代,都沒有被解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南北朝也是這個問題的延續。

在之前的一百多年時間裏,北朝內部,對於胡漢矛盾問題,曾經提出過很多解決方案。有的提出要殺光胡人,有的要胡漢分治,也有人提出要胡漢融合。這些方案,因爲各自執行的時候,都存在很多問題,所以最後都失敗了。

直到北魏孝文帝在位時期,孝文帝對北魏進行了徹底的漢化改革,並且遷都洛陽。甚至就連北魏拓跋家皇族,都把原本的鮮卑姓氏拓跋,改漢姓爲元。

孝文帝的這場改革,算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北方胡漢矛盾的問題。所以,在孝文帝改革之後,北朝的漢族地主,開始承認北魏政府的正統性,這無疑是進一步加劇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同時,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間,南朝則是走過了一個完整的朝代。公元479年,也就是孝文帝剛剛登基,北魏大權還掌握在他奶奶馮太后手裏的時候,南方的蕭道成篡取了劉宋政權,建立了南齊。但是等到公元502年,也就是孝文帝剛去世三年的時候,南齊就沒了,南方改爲南樑。

南齊這邊,開國皇帝蕭道成,即位三年之後就去世了。蕭道成去世後,其長子蕭賾即位,在位十一年。蕭家父子在位的十四年時間裏,南齊基本處於休養生息的狀態,逐漸把當年劉宋政權北伐造成的損失,漸漸彌補了回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永明之治’。

在紛亂的南北朝時代,還能出現所謂的治世,這無疑是相當不容易的。

照理來說,經過一個治世之後,南朝已經恢復了實力,接下來是不是就該進行北伐了?原本按照蕭齊政權內部的計劃,確實也是如此。但問題是,蕭賾在位十一年之後,因病去世了。而蕭賾去世之後,接下來的九年時間裏,南齊換了五個皇帝!

簡單來說,就是蕭賾去世之後,蕭家宗室內部開始內鬥,皇族互殺。所以,永明之治好不容易攢下來的一點家底,很快就被蕭家自己給糟蹋乾淨了,南齊也徹底無力北伐。而在蕭家內部互殺的過程當中,蕭家有個遠房親戚,名叫蕭衍,趁着南齊中央混亂,直接帶兵殺入中央,徹底控制整個南齊。

歷史上真實的南北朝是什麼樣的? 第3張

後來,蕭衍直接搶了南齊的皇位。因爲蕭衍是旁系子孫,不是南齊開國皇帝的後代。所以後來,蕭衍篡位之後,直接改國號爲樑,這就是南朝的第三個朝代,南樑政權。

而北朝這邊,孝文帝去世之後,新君即位,正好趕上南朝那邊改朝換代。新即位的宣武帝,雖然也是少年登基,但是卻還算比較有才能。所以,北魏趁着南朝改朝換代,直接進攻四川地區,最後拿下了漢中。

如果說,南北朝時代剛剛開始的時候,南朝對北朝還有壓倒性的優勢。那麼到了這個時候,北朝的優勢已經開始壓過南朝了。

不過,北魏這邊,雖然拿下了漢中,但是在這之後,北魏內部就開始出問題了。隨着開國時間越來越長,北魏內部的土地兼併問題越來越嚴重,所以接下來就開始進入王朝末期,農民起義的劇本了。

最開始的時候,北魏憑藉着強大的國力,還能輕易鎮壓下面的農民軍。但是宣武帝死後,北魏的內部矛盾越發突出。就在宣武帝去世五年之後,北魏爆發了著名的‘六鎮起義’。

所謂六鎮,指的是北魏部署在北方的六座軍鎮。這六座軍鎮存在的目的,原本是爲了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柔然,所以自身軍事實力很強。而到了宣武帝去世之後,因爲軍鎮內部的士兵,同樣受到土地兼併問題的困擾,所以在這之後,六鎮的士兵就開始起義了。

和之前的農民起義不同,六鎮士兵是真正的精銳軍隊。所以這場起義,直接從根本上動搖了北魏的統治根基。爲了鎮壓六鎮起義,北魏中央不得不給予地方將領更多的權力。等到各地民變基本被鎮壓下去之後,北魏的地方將領就開始逐漸做大。再加上後來北魏又多次出現幼主登基的情況,所以中央也開始出現外戚把持朝政的問題。

再之後,地方將領爾朱榮,趁亂起兵,打着清理外戚的名義,率兵入京,最後控制了京城,擁立了新皇帝。接下來,新皇帝又刺殺了爾朱榮,爾朱家的殘餘勢力,又幹掉了皇帝,搞得北魏一片混亂。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有兩個關鍵勢力開始崛起。一個是爾朱榮的老部下高歡,趁亂起兵,幹掉了爾朱家的殘餘勢力,並且趁勢把持了中央。

另一個同樣也是爾朱榮的老部下,名叫賀拔嶽。賀拔嶽之前奉命前往關中平叛,爲了更好地平叛,賀拔嶽就開始拉攏關中地區的那些大地主。而這些關中地區的大地主,以及賀拔嶽麾下的一些年輕將領,抱團之後,就形成了一個類似利益聯盟一樣的東西。

這個聯盟,就是後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關隴集團。

再之後不久,賀拔嶽被刺殺,關隴集團內部的另一個實權人物宇文泰,被大家推舉出來,成了關隴集團的新任老大。而宇文泰掌權之後,關隴集團也徹底成型,開始逐漸走向獨立。

因爲兩大勢力同時開始崛起,所以再之後,高歡擁立了新的北魏皇帝,但是這位新的北魏皇帝,不甘心被高歡挾持,所以就帶着文武百官逃往關中,企圖依靠宇文泰。但沒想到的是,宇文泰也不是什麼好人,後來直接幹掉了這個皇帝,自己又立了一個皇帝。而高歡那邊,同樣也立了一個皇帝。

就這樣,北魏徹底分裂了,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高歡控制東魏,而宇文泰控制西魏。原本北魏和南樑對峙的南北割據局面,徹底變成了三國大戰。

從北魏宣武帝去世,一直到北魏分裂,這期間一共經歷了二十年的時間。照理來說,當時南樑政權剛剛開國,國家又是開國皇帝蕭衍在位,而且南朝之前還經歷了一場永明之治,國力很強,總該有機會進行北伐了吧?但實際上,恰恰是因爲蕭衍的存在,南樑錯過了這個機會。

作爲開國皇帝,蕭衍本人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特別推崇佛教。所以蕭衍即位之後,除了建設國家之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宗教建設方面了。因爲技能樹點錯了,所以接下來南樑政權走上了一條非常另類的發展道路。蕭衍在位期間,曾經三次把自己賣到寺廟,然後又讓國家出錢贖買。

所以,當時南樑政權的錢,都花在這上面了,自然就無力北伐,直接錯過了這二十年最好的機會。而北魏分裂之後,東魏和西魏常年開戰,雙方都堅稱,自己纔是北魏正統。但雙方打了二十年之後,卻誰也奈何不了誰。反倒是宇文家和高家,在各自政權內部,越發權勢滔天。

在東魏和西魏互殺的前十年裏,南樑這邊,始終覺得機會不成熟,並沒有主動進攻,這就錯過了北伐的最佳時機。直到十多年之後,南樑覺得東魏和西魏經過多年的互殺,實力已經遠不如前了。恰好此時,東魏權臣高歡去世,東魏的大將侯景,投降了南樑。蕭衍此時終於決定,趁勢北伐。

但誰都沒想到的是,南樑開始北伐之後,很快就被打了回來。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因爲種種原因,侯景還開始造反了,直接囚禁了蕭衍,導致一代開國皇帝,最後活活被餓死。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侯景之亂。

侯景之亂,直接導致南樑國力瞬間暴跌。與此同時,高家篡取了東魏,建立北齊,然後奪取了原屬於南樑的江淮地區。而西魏則是趁機奪取了巴蜀地區,而拿下巴蜀之後,西魏也被宇文家篡權,建立了北周。

與此同時,南樑內部開始全力鎮壓侯景。最終,南樑靠着大將陳霸先,最終解決了侯景。但同時,南樑皇族徹底大權旁落,被陳霸先把持了朝政。同時,在侯景之亂當中,南樑也丟掉了一半的領土。此時的南樑,地盤基本等同於三國時代的東吳政權。

再之後,陳霸先政權之後,自然也要篡權。公元557年,陳霸先正式篡位,建立了南陳政權。另外,在陳霸先篡權的同時,西魏扶持了另一個蕭家人,在江陵地區建立了一個‘西樑’政權。西樑雖然是蕭家人做皇帝,但卻是西魏的屬國。同時,就在陳霸先篡權的這一年,宇文家也篡了西魏,建立了北周。西樑也由此成了北周的屬國。

就這樣,歷史進入了南北朝的最後一個階段,北周、北齊、南陳,三足鼎立。

在這三家當中,北周首先崛起。當年宇文泰在西魏權傾朝野,不過宇文泰在世的時候,卻並沒有篡權。直到宇文泰去世之後,宇文家才篡權建立了北周。同時,因爲宇文泰去世的時候,他的幾個兒子都比較年幼,所以大權都在他侄子宇文護手裏。

所以,北周從建立的那天開始,就出現了權臣宇文護把持朝政的局面。但是幾年之後,宇文泰的兒子宇文邕上位,宇文邕隱忍數年,最後直接刺殺了宇文護,自己獨掌大權。

宇文邕掌權之後,就再次開始對北齊開戰。北齊這邊,情況則更爲複雜。高家的幾個皇帝,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明君。而宇文邕北伐的時候,北齊這邊又恰好是昏君在位。所以最終,宇文邕順利滅掉了北齊,徹底統一了北方。

至此,宇文家已經掌握了三分之二個天下,南方的南陳政權,此時只不過是在苦苦支撐而已。

原本按照這個勢頭髮展,宇文邕再準備幾年之後,南下滅陳指日可待。但就在宇文邕剛剛滅了北齊之後不久,宇文邕卻忽然病死了。宇文邕死後,外戚楊堅開始掌權,而後開始逐漸架空宇文家。

公元581年,已經權傾朝野的楊堅,再次篡權,建立了隋朝。而隋朝開國之後,楊堅制定了先北後南的政策,也就是說,先擊退北方的突厥,暫時消除北方的威脅,然後再全力南下滅陳。

歷史上真實的南北朝是什麼樣的? 第4張

在這種策略下,此後八年裏,隋朝一邊和突厥作戰,採用名將長孫晟的建議,利用突厥內部矛盾,把突厥打到分裂。同時,隋朝也積極準備南下滅陳的各項事宜。

當北方發生如此多變故的時候,南陳那邊,則是同樣複雜。陳霸先篡權之後,僅僅只過了三年就去世了。陳霸先去世後,南陳歷經陳文帝、陳廢帝和陳宣帝這三個皇帝。其中陳文帝去世後,陳廢帝短暫在位,然後很快就被廢黜了,所以基本只相當於是兩個皇帝在位。

陳文帝和陳宣帝,都算是不錯的皇帝。一個在位時期,積極休養生息,恢復國力。另一個在位期間,積極開拓,進行北伐。但可惜的是,當時的南陳政權,整體國力太弱。經過當年的侯景之亂以後,南朝幾乎喪失了三分之二的地盤。所以此時的南陳,就算是單獨對上北周或者北齊,也很難佔到便宜。

等到宇文邕滅了北齊,徹底統一北方之後。這時候的北朝,對南陳政權,已經存在壓倒性的優勢了。這期間雖然有楊堅篡權,但楊堅篡位的時候,陳宣帝已經病重,此後又換上了一個著名的昏君,南陳後主陳叔寶。所以,南陳政權最後的一個機會,就這樣錯過去了。

而八年之後,等到楊堅擊退了突厥,開始全力南下滅陳的時候,這時候的南陳,已經是半點希望都沒有了。因爲雙方的整體實力,已經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了。

所以,公元588年,楊堅派自己的二兒子楊廣,作爲名義上的統帥,統領五十萬大軍南下,同時給楊廣配了一大堆的名將做幫手。在隋朝發動的這場滅國之戰面前,南陳根本就擋不住,很快就被全線攻破。

公元589年,隨着陳後主投降,南陳徹底被隋朝吞併。從劉裕建立劉宋,一直到陳後主投降,這期間一共過了169年。

這就是整個南北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