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明朝中後期的大臣們爲什麼天天都敢“懟”皇帝?

明朝中後期的大臣們爲什麼天天都敢“懟”皇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脾氣暴躁,殺掉了不少臣子,那麼明朝中後期的大臣們爲什麼天天都敢“懟”皇帝?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其實明朝沿襲的是宋朝的風格,文人士大夫擁有極高的話語權。

朱元璋是草根出身,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得到不少文人謀士的幫助,因此,非常善待這些士大夫。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封了六個“公爵”,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文臣李善長

因爲是一起打天下的老哥們,李善長多少有點居功自傲的,創業元老嘛,即便沒有股份,資歷和威望是有的,因此,李善長敢於和朱元璋硬剛一下。

明朝中後期的大臣們爲什麼天天都敢“懟”皇帝?

電視劇《山河月明》中,朱元璋說了一句話:“朕是和天下老百姓共天下”。這句話說的是大義凜然,從道理上講無懈可擊,而且還頗有點現代主義特色。

但是,朱元璋忽略了一個殘酷的事實,“老百姓”是誰,他們是一個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他們最樸實的願望就是能有自己的土地,而不關心誰當皇帝,但是,“士大夫”卻是一個能爲朱元璋排憂解難的得力助手。

因此,皇權與士大夫的結合,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朱元璋是開國君主,他不按規矩出牌,直接取消了丞相,皇權,政權一肩挑。因此,在朱元璋時代的明朝,士大夫們還不是那麼的囂張。

朱棣沒有他老爹那麼旺盛的精力,他一個人頂不住,又把丞相給請了回來,逐步形成了明朝的“內閣”。從此以後,“皇權”和“政權”就實現了分離。

別看明朝的皇帝們都不務正業,有煉仙丹的,有玩蛐蛐的,有幹木匠的,但是,明朝的行政體系卻非常的高效

無論是朝廷大事,地方小事,人事調動都會彙總到內閣那裏,內閣會開會討論出來一個結果,然後“起草一份文件”,把這個文件上報給皇帝,這個過程叫作“票擬”。

“文件”到了皇帝這裏,也不用皇帝操心,因爲他身邊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幫他處理這些事情,這個機構叫“司禮監”,全部由太監組成,而且是太監中最有權力的一個部門。

司禮監有“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秉筆太監負責對這個文件進行批覆,同意還是不同意,在文件上寫下意見,如果同意,那麼就交給掌印太監來蓋章,下發下去。

文件下發下去後,會給對口的部門去執行,如果是人事調動,那就給吏部,如果是工程建設,那就給工部,如果是財務開支,那就給戶部。

六部之中,還有一個崗位叫“給事中”,這個人負責對內閣發下來的文件進行審覈,如果發現有違規操作,給事中是有權進行彈劾的。

在這個大框架之下,內閣,司禮監,給事中,三方互相配合,互相監督,形成了一套相互制衡的機制。

士大夫們這麼能幹,皇帝自然就當起了“甩手掌櫃”。

對於文人們的勸諫也好,頂撞也好,明朝皇帝都看很淡,原因只有一個,你蹦躂得再歡,到最後還不是你幹活,反正你們也掀不起什麼大浪。

當然,士大夫們再強勢,他們也大不過“皇權”,明朝的皇帝們看似很弱,其實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老闆畢竟是老闆,CEO再牛,也是老闆任命的。

比如嘉靖皇帝時期的“大禮議事件”。

明朝中後期的大臣們爲什麼天天都敢“懟”皇帝? 第2張

嘉靖的皇位,不是來自於他老爸,而是來自於他的堂哥正德皇帝。正德皇帝因爲沒有兒子,所以,張太后和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讓“興獻王”朱厚熜來繼承皇位,就是後來的嘉靖。

朱厚熜不是皇子,他要繼位,首先就得解決身份的問題,這個好辦,歷史上有很多的先例,把他過繼給明孝宗,這樣,他和正德皇帝的關係,就從“堂兄弟”變成了“親兄弟”。

嘉靖是個孝子,當了皇帝以後非要追封他的親爹爲皇帝,這下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爲首的士大夫們不幹了,你這是不按規矩出牌了,按照“遊戲規則”,你已經過繼給了明孝宗,那麼你的親爹就成了你的“叔叔”,怎麼能稱皇帝呢?

嘉靖一開始還很溫和,士大夫們就來勁兒了,這個來勸諫,那個來勸諫,最後嘉靖生氣了,開始口頭批評,扣工資,免職等處理。

相持了3年,最後士大夫們妥協了,嘉靖獲得了勝利,在正式爲嘉靖親爹立廟的那一天,士大夫們做了最後的爭取,跪在廟外嚎嚎大哭,嘉靖一生氣逮捕了143人。

明朝的士大夫們敢這麼和皇帝對着幹,根本原因就在於皇帝需要他們幹活。

一個能幹的員工,纔有發牢騷的資格,一個沒有任何業績的員工,只能躲在角落裏瑟瑟發抖。

明朝的皇帝,看似昏庸,其實他們很聰明,他們是真正的“老闆”,充分放手讓士大夫們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且他們縱容“黨爭”,讓不同派系的士大夫之間,相互爭鬥,這是領導用人的最高境界。

而且,明朝的皇帝,也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人,把他們逼急了,他們會拿出大殺器“廷杖”。

這是朱元璋定下的一個規矩,文人們不能殺,但是能打,誰要是蹦得歡,皇帝就可以打他的屁股,而且就在開會的地方,當着衆人的面打。

別看是打屁股,身體柔弱,被當場打死的也不在少數。

“直言勸諫”,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們的“精神脊樑”,這是他們存在的價值,是他們存在的榮耀,如果能因爲勸諫而死,他們會千古留名。

因此,即便是被“廷杖”,即便有可能會被打死,也擋不住他們給皇帝提意見,甚至發展到後來,有的御史會雞蛋裏挑骨頭,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爲了槓而槓”,反正越“槓”越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