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黎族哲學簡介 黎族人是怎樣認識世界的

黎族哲學簡介 黎族人是怎樣認識世界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黎族的哲學思想中,發揮意識的能動性,大量的反映在黎族能動地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諺語、歌謠和民間故事中。如諺語:五月水流溪,七月沒水洗犁;九月耕高坡,十月種低窪。

只有這樣積極地根據自然變化的規律,因時制宜地進行生產,纔能有好收成。否則將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因此,“五月水流溪,七月沒水洗犁”既是自然規律,又是人們對自然能動的認識;而“九月耕高坡,十月種低窪”,卻是經過無數次的實踐過程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

黎族人民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還突出地反映在同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中的惡勢力進行生存鬥爭中。黎族民間故事《擒龍》說道:蟒蛇龍能走能飛,能把整頭牛吞進肚裏,山雞或鳥從其身居的潭上空飛過,它能吸下來吃掉。飛禽走獸,只要走近潭邊都會被它捉走,在漫長的歲月裏,不知多少人的家禽家畜被蟒蛇龍奪走,就連人命也會葬亡在它的肚裏。對於這麼一條所謂超自然的惡龍,黎族人民是不是就聽天由命,任其擺佈呢?不是的,他們決心除掉這條惡龍。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想出除掉惡龍的方法,於是各個寨子的代表都陸續來了。他們中有上了年紀的老人,也有剛滿十八的後生哥。大家出謀獻策。有的說:“我們派人上山砍回紅藤,擰成幾條大藤索,再到漢區叫人打幾把大魚鉤,然後用小豬做誘餌,把龍鉤起來”。

黎族哲學簡介 黎族人是怎樣認識世界的

馬上有人反對說:“龍是個靈精動物,又最怕鐵腥味,它根本不會上鉤的。”有的後生哥提出:“我們青年人一起潛到水底用梭標刺它。”老人反對說:“水很深,是龍的天地,到了水裏,人是無用武之地的。”有的中年人提出:“我們可以用石頭把這個潭填了,這樣就能把惡龍壓死。”有人提出異議:“龍是會飛的,可能它沒等你拋下幾個石頭,就起身飛走了,過了些時候它還會回來害人的。”

帕昌坐在一邊,靜靜地聽完大家的議論,然後緩緩地說:“龍同魚一樣居住水中,它離不開尋食和呼吸,我們黎家人不是經常用藤葛果根來毒魚嗎?我們是不是也用這種辦法把龍毒昏或毒死呢?”大家聽後馬上列舉了十多種毒藥,商議了做法,終於把這萬惡的蟒蛇龍除掉,爲黎族人民造了福。

故事雖然是《擒龍》中的一節,但它卻是一面反映真實的鏡子,我們可從中找出黎族能動地認識事物和適應自然的思維過程和實踐過程。像這種發揮意識能動作用,同自然威力作鬥爭的精神,在黎族民間故事《勇敢的帕拖》中也有充分的描述;而黎族民間故事《十兄弟》不僅是個妙趣橫生的故事,而且還是黎族人民在用“智”方面比較完整的故事,這“智”便是主觀能動性。

國王無端就想除掉老大,十兄弟和他們的父親便商量對策,智鬥國王,最後,國王不但不敢爲難十兄弟,而且還接受了“不準欺壓百姓,免除納貢”的條件。爲什麼國王敗於十兄弟呢?

黎族哲學簡介 黎族人是怎樣認識世界的 第2張

原因不只是因爲十兄弟各有所長,更重要的是他們共商對策,運用謀略,互相取長補短。像這樣發揮意識能動性戰勝困難的例子,在黎族的諺語、歌謠和民間故事中很多,這裏不再列舉。

黎族人民發揮意識的能動性,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中,都起到積極的作用。很顯然,以上所述的發揮意識能動性,都不是隨意的,而是黎族人民面對種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通過積極努力才最後尋求到了解決的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