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古代戰役 > 塔拉瓦戰役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雙方有着怎樣的計劃

塔拉瓦戰役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雙方有着怎樣的計劃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登陸

1943年11月20日(D日)黎明,朦朧的下弦月在雲中時隱時現。陸戰二師的士兵們被傳聲筒播放的急促警報聲喚醒。他們擦揉眼睛,唸叨着他們從未聽到過的名字“貝布歐”。黑暗中,他們打好了行李,把私人信件和寫好的遺囑交給文書,隨着牧師做禱告。在早餐桌上,有一道新西蘭傳統風味的菜——肉片炒蛋,這已成爲陸戰二師登陸前的老規矩了。由這道菜使人聯想起新西蘭美麗的森林、火山和羊羣,士兵們不禁感慨萬千。

海面上,突擊艦羣排列成8x8平方海里的威武方陣,氣勢磅薄,似乎略一舉手擡足,就能把貝蒂歐從地面上抹掉。曙色中,艦炮射擊開始。戰列艦艦身抖動,噴出桔黃和猩紅色的大煙團,把406毫米、203毫米和127毫米口徑的炮彈傾瀉到貝蒂歐島上,老戰列艦馬里蘭號,在日軍偷襲珍珠港時曾被炸沉,現已打撈出來,修復一新,它用8門主炮,噴射着復仇之火。炮擊開始似還點點作響,頃刻之間轟鳴聲連成一片。蒼茫的晨空中,一條條紅光閃爍的“大道”,從炮口直鋪到島上。貝蒂歐煙雲籠罩,只見炮彈爆炸的閃光此伏彼起,沖天的沙柱到處高聳。猛然間一顆炮彈擊中彈藥庫,引起了一陣驚天動地的巨爆。

炮擊稍停,從特混艦羣起飛的200架轟炸機、掛彈魚雷機和戰鬥機,又輪番向貝蒂歐灘頭轟炸、掃射,把火力準備引向高潮。火力準備歷時80分鐘,共打出炮彈約3000噸。人們以爲貝蒂歐已成齏粉,但實際效果遠不理想。貝蒂歐地勢平坦,一些炮彈形成“跳彈”,吸收力強的珊瑚沙和椰木也減弱了炸彈的破壞力,實際只摧毀了兩門203毫米岸炮和3輛坦克,消耗了日軍一些高射炮彈。真正的收穫是,徹底破壞了日軍的通訊系統。

塔拉瓦戰役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雙方有着怎樣的計劃

這時,運兵船上的陸戰隊士兵個個躍躍欲試,準備出發。他們攜帶着M1步槍和一個基數彈藥(武器理論上每天的消耗量)、三份口糧、兩個淡水罐,紛紛從繩網下到兩棲車中。登陸艇依次駛向貝蒂歐,氣氛頓時緊張起來,一切都在未定之天。塔拉瓦的海圖是一百年前英國人繪的舊貨,不但方位有錯,連圖上的淺水竟也成了深海。忽然,一枚紅色信號彈從貝蒂欣上空升起,島上突地火光閃閃,炮彈排空而至,登陸舟艇四周水花噴濺,彈片橫飛。兩棲車紛紛躲到軍艦背後,士兵鑽入船艙。那個低矮的貝蒂歐橫臥天邊,一片模糊,全然不象有活人,可是,從那裏卻射來了可怕的炮火!登陸艇羣和兩棲車奉命撤到安全區。特混艦羣的飛機再次飛臨貝蒂歐,艦炮又開始新的轟擊。戰列艦開到1800米的近距離上,對貝蒂歐東西兩端的炮臺進行壓制射擊。炮戰中,日軍火炮漸漸沉寂了。

美掃雷艇“追蹤“號和“必需”號一邊施放煙幕,一邊掃出一條從登陸艇羣治區通往礁湖的航道。“馬里蘭”號上的水上偵察機引導“追蹤”號敷設航標,同時投擲發煙浮標,標出淺灘位置。在“必需”號掃雷艇引導下,驅逐艦“林哥德”號和“達希爾”號闖進了環礁缺口的航道。島上,西岸炮臺再次射擊,“林哥德”號機艙中彈。這四艘艦艇吸住了日軍炮火,使大批登陸艇趁機衝進了礁湖。

戰列艦羣停止了炮擊。礁湖中,100輛兩棲車和一批坦克登陸艇組成了3個攻擊波,在陸戰2師2團團長肖普上校的指揮下,開上了礁盤,向貝蒂歐北岸直撲過去。

開戰

美國登陸部隊第一波兩棲車順利登上了“紅三”灘。可是,第二波剛剛駛近礁盤,日軍終於從美軍炮火中清醒過來。晴天一聲霹雷,猛烈的炮火直瀉到海面上,將一些兩棲車打成了“篩網”。車上的士兵,發瘋地跳入海中。第三波兩棲車損失更爲慘重。日軍75毫米、57毫米和37毫米炮彈劈頭蓋腦地打來,大部分兩棲車烈焰衝騰,車內彈藥爆炸,把士兵屍體拋上天空。其餘的兩棲車驚恐亂闖,有的開進了礁盤上的礁坑,有的硬衝上沙灘被迎面炮火摧毀,有的僥倖逃回礁湖。原來,日軍嚴守柴崎司令官的命令:“在這場敵優我劣的戰鬥中,必將敵誘至我固定炮火的射程內,然後盡全力殲滅。”因此,日軍的小口徑炮全都發揮了最大威力。

塔拉瓦戰役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雙方有着怎樣的計劃 第2張

棄車涉水的士兵雙手舉着武器,在礁盤上緩慢地前進着。機槍掃過,礁盤上留下了一片片血水。衝上“紅二”灘的士兵寥寥無幾,他們又立刻被日軍的機槍壓到沙灘上。日軍無休止地射擊,彷彿扣住扳機要打光所有子彈似的。幸而貝蒂歐地堡射孔低、射界窄,上灘士兵才藉以貼緊沙灘,挖掘簡易工事,以躲避炮火。此時美軍建制已亂,各單位的散兵全被阻擊在一道低矮的沙堤下,欲進不得,欲退不能。初升的太陽把沙灘烤得火辣辣的,機槍子彈發狂似地在頭上幾寸的地方射過。礁湖碧藍,遠方小島上椰林蒼翠。不少安然經過瓜達爾卡納爾島那樣血腥惡戰的陸戰隊員,竟在這個無名沙灘上戰死了。“紅三”灘的美軍處境略好一點。他們克服了珊瑚障礙物和日軍的輕武器抵抗後,前進了90米。但是又遭到猛烈側射,不得不後撤到海岸邊。 “紅一”灘包括島的鳥嘴和喉嚨,由於“達希爾”號的最後炮擊,鳥嘴處的工事多遭摧毀,登陸較爲順利。但鳥喉處的凹灣,日軍設有最堅固的火力點,登陸部隊受到三個方向的射擊,所有兩棲車均被擊毀,人員全部戰死,一個不剩。

作爲支援的第四波和第五波美軍,因兩棲車不足而改乘登陸艇。登陸艇離岸距離要完全視潮水而定。吉爾伯特的潮水是一種不規則的小潮,每天漲落幾次,人們稱之爲“捉摸不定潮”。漲潮時水位上升1.3米,停潮3小時;以後3小時落0.3米,停期兩個半小時;到18時15分水位又下降0.6米;偶小時後復期到1.1米,停期兩小時。這是一種“高的捉摸不定潮”,如果幸運碰上它,登陸艇便能爬過礁盤。還有一種“低的捉摸不定湖”,漲時水位上升不到一米。停潮和復漲時間不定,登陸艇無法爬上礁盤。每種潮的可能性各佔一半。美軍冒險選擇11月20日登陸,不巧趕上“低的捉摸不定潮”。礁盤水淺,登陸艇大都無法靠岸,士兵被迫涉水。腳下,珊瑚礁利如刀山;礁盤上,日軍炮彈咆哮着席捲水面。美軍士兵被大批屠殺,鮮血染紅了海水。礁湖中的艦艇,怕傷着自己人,只有眼睜睜看着這種慘狀,一籌莫展。

第五攻擊波中有些中型登陸艇載有30噸的謝爾曼坦克。一些登陸艇被擊中後,有幾艘勉強開上礁盤,打開前艙門,放出坦克衝灘。7輛坦克衝上了海岸,但灘頭上到處是倒臥的美軍士兵和傷兵,其中幾輛不得不重返礁盤。結果,一輛陷入礁盤中的彈坑,一輛被地雷炸燬,一輛被美機誤傷,一輛被日軍炮彈擊毀。

第四波和第五波美軍被迫撤退,只好等到天黑後再行增援。上岸的陸戰隊士兵被丟在灘頭上,只有全憑自己的勇敢,堅守陣地。近千米長的潘斯棧橋是貝蒂歐登陸成敗的關鍵。它控制着“紅二”和“紅三”灘頭即可以爲登陸部隊御下裝備,又能充當攻擊部隊的掩蔽物。美軍對它格外重視,派了一個特種突擊排去攻佔它。還在美艦載機掃射灘頭時;突擊排就乘兩棲車抵達棧橋附近,穿過堆積如山的破汽油桶,步步逼近,用噴火器焚燬了橋頭堡。突擊排一直打到橋尾,佔領了整條棧橋,並攻進島內。

塔拉瓦戰役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雙方有着怎樣的計劃 第3張

上午11時,肖普上校的兩棲車到達棧橋。登陸部隊中的大部分軍官非死即傷,局面異常混亂。肖普果斷地指揮貝蒂歐全島作戰。他站在齊腰深的水中,利用一箇中士背的無線電臺,竭盡全力溝通聯絡。肖普原是陸戰2師作戰處長,親自參與了制訂攻佔貝蒂歐的全部計劃。對島上地形和敵情很熟悉。他又是一個老資格的陸戰隊軍官,受過嚴格訓練,經驗豐富。他的現場指揮,對戰鬥進程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無奈在登陸之初,美軍裝備的TBX近距步話機和TBY中距電臺浸水後失靈,通訊兵也幾乎全部傷亡。肖普同灘頭陣地的聯繫時斷時續,同戰列艦“馬里蘭”號則根本不通。經過一個上午激戰,美軍上岸的有1000餘人。他們驚魂稍定,就開始向日軍火力點逐一進攻。在3輛搶灘坦克的配合下,他們攻佔了一些地堡和防空洞。但日軍沿岸地堡密集。互相支撐,每攻下一處,美軍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肖普上校把自己的指揮部設在一個大防空洞裏。洞子被隔成許多迷宮般的小室,洞內尚有日軍,喊叫聲時時可聞。肖普只好在自己門口設置哨兵。搶佔“紅二”灘的2團2營營長戰死,爲數不多的士兵在一位軍官的指揮下越過海堤,向島內前進了100米。那位軍官用步話機向肖普不斷呼叫,請求增援。

在“紅三”灘登陸的是8團2營,到中午時分已經傷亡過半。經過艱苦聯絡,通訊兵好不容易叫通了驅逐艦和母艦飛機,讓它們進行火力支援,壓制灘頭東側威脅最大的日軍炮火。但是,日軍又開始了反衝鋒。營長克勞少校率領士兵與日軍展開殘酷的白刃格鬥,打退了日軍的反撲,然後依靠工兵的爆破和噴火,一寸一寸地逼近了機場跑道的邊緣。有一個排的美軍企圖迂迴攻擊正面的堅固地堡羣,全被日軍打死。機場東面,又突然出現了一輛日軍坦克,使衝在前面的陸戰隊一時驚慌失措。幸而,師預備隊8團3營前來支援。3營有兩門37毫米步兵炮,他們不停地向坦克射擊,終於將它擊退,並有效地封鎖了灘頭東側日軍的反擊路線。

在“紅一”灘登陸的是2團3營。他們攻佔了鳥嘴處的一小塊地方,與陸戰隊主陣地完全隔絕。

待援

下午5時,肖普上校下令收縮陣地,準備過夜。根據以往經驗判斷,日軍將會在夜間發動兇猛的反擊,稍有疏忽美軍就要被趕入海中。暮色中,貝蒂歐呈現出一派沙場荒涼景像。昔日繁茂的椰林,全被炮火推了光頭,六零八落的樹幹上彈痕累累。地面上,遍佈着各式各樣的沙丘,日軍的火力點就隱蔽在這些沙丘中。屍體橫陳,無人掩埋,臭氣沖天,薰得人們嘔吐不止。美軍控制的地盤,實在少得可憐。“紅二”灘和“紅三”灘全長600多米,平均縱深250米,4個營的部隊(2團1營也已在“紅二”灘登陸)就集中在這條刀刃上。美軍不敢有絲毫怠慢,他們不顧傷痛、乾渴、飢餓和疲憊,一股勁地挖掘工事,深入地下。

塔拉瓦戰役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雙方有着怎樣的計劃 第4張

塔拉瓦之夜,一片鬼峨憧憧。美艦射出大量照明彈,映亮了浸血的珊瑚島礁。不少照明彈質量較次,黃慘慘的光把沙地映成了暗黃色。爲確保安全,美軍一半人在臨時挖出的狐洞中打盹,另一半人持槍保持高度警戒,神經緊張到了極限,一有風吹沙動就射擊。

夜潮漲高,登陸艇越過礁盤,向棧橋卸下彈藥、食品、淡水、血漿和通訊器材。椰木釘成的長棧橋和連接棧橋的沙提上,人們抓緊時間搶運物資。赤道的夜空晴朗無雲,銀色的月光使白珊瑚襯出黑色的人影。增援的美軍從礁盤上涉水登岸,水面上人影綽綽。

日軍也從白天的苦鬥中喘息過來,開始向棧橋和礁盤噴射出炮火,長堤上的人影紛紛墜海。美軍工兵飛速地修復棧橋和長堤。突然,一陣冰雹般的炮彈從美軍側後打來,正在卸載的登陸艇慌忙拔錨躲避。原來,炮火來自一艘擱淺的日本小軍艦,一小股日軍利用夜幛攜帶武器潛入破船,向美軍不斷射擊。一直鬧到天明,這艘破船才被美國母艦飛機炸燬。8架日本轟炸機從馬紹爾羣島飛來,對貝蒂歐美軍陣地不斷進行騷擾性轟炸,由於投彈欠準未有造成嚴重傷亡。

美驅逐艦整夜都向島東端炮擊,阻止日軍預備隊的反撲。熱帶夜短,當朝陽再次躍出太平洋水面時,陸戰隊員簡直不敢相信:預料中的可怕夜襲竟然沒有發生!飢渴交加的美軍站穩了腳跟,獲得了自信。在他們最虛弱時,日本人尚無實力把他們趕下海去;那麼,他們確信自己遲早總要全部佔領貝蒂歐。

挺進

第二天,即(D+1)日,獲得增援的美軍調整了指揮系統。在坦克和野戰炮兵的掩護下重新開始進攻。日軍抵抗絲毫沒有減弱,爭奪每寸珊瑚沙、每個地堡都要付出血的代價。美軍很難看到敵人,只能憑士兵的本能摸爬滾打,利用椰木殘樁、彈坑、沙丘、廢工事一步一步地接近火力點,最後把炸藥包塞過去。坦克發揮了威力,陸戰隊炮兵也提供了有力的近距離支援,然而進展依然慢如蝸牛爬行。有時,攻擊部隊遇上巖壁無法前進,只好等坦克和工兵來收拾日軍火力點。

貝蒂歐鳥頭的”紅一”灘上,2團3營的殘部集結在一小塊陣地上,受到敵人的包圍。瑞安少校調集了謝爾曼坦克和81毫米迫擊炮,在驅逐艦炮火的掩護下,一尺一尺地往南進攻,漸次佔領了鳥頭頂的150米縱深,在作戰地圖上這裏叫做“綠攤“。

塔拉瓦戰役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雙方有着怎樣的計劃 第5張

連日作戰,彈藥的消耗量驚人。登陸時帶來的彈藥早已用光。兩棲車營長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把物資運到灘頭。駕駛員冒着槍林彈雨,把物資卸到海灘上。除了彈藥、噴火器油料、電臺零件、淡水和口糧外,還有大批一時用不上的帳篷、酒等。肖普火氣沖沖,他命令幾部剛上岸的推土機,把一切礙手礙腳的物資推入海中,騰出空地,以便增援部隊上岸。

戰鬥方酣。肖普試圖召喚航空母艦上的飛機提供近距支援,由於飛行員多爲新手,地空聯絡又不暢,反而誤傷不少美軍。肖普只好放棄使用飛機,單純指靠地面部隊的進攻。搶灘部隊繼續遭到日軍阻擊,傷亡重大,有些營的傷亡甚至超過了D日。但是,各部隊卻源源不斷地登上了灘頭。陸戰隊火炮部隊登岸後,迅速完成了射擊準備。7門75毫米山炮,在極近距離上,用直接瞄準法接連摧毀着日軍的地堡和工事。推土機也大顯身手,把日軍設置很低的槍眼整個用沙土埋上。“紅三”灘頭的美軍步步向前推進。大約200名美軍,利用日軍的射擊間隙,一聲吶喊,不顧一切地往前衝鋒,一直跑過了亮得刺眼的主跑道,又向前推進了30米。在一些殘破的工事裏,美軍未及站穩,日軍的火力就掃過來,把他們封鎖在跑道南端。肖普放棄了其它攻擊方向,立即集中了一批坦克前來支援。

中午,高潮終於漲起。大批登陸艇開上礁盤,爲疲兵鏖戰的美軍運來物資,運走傷兵。上岸的坦克也越來越多。它們蹣跚地越過彈坑、樹樁和戰場,逐一攻破日軍的據點。這時,師預備隊6團1營在綠灘南部登陸,前進至機場西端。2營佔領了貝布歐東鄰的拜裏基島(該島上只有15名日軍)。師炮兵隨即在拜裏基島海灘上放列,用105毫米榴彈炮向貝帝歐東端轟擊。美軍恢復了整個攻擊的有效組織和節奏,長棧橋修復後已部分開放。下午4時,肖普向師長朱利安·史密斯報捷:我們正在取得勝利。傍晚,陸戰2師參謀長埃德森上校登島。由於已經有幾個團投入作戰,埃德森便接替了肖普的指揮。肖普重新指揮他自己的2團。

灘頭的陸戰隊,奉命進入第二夜防禦。經過兩天激戰,所有建制全被打亂,有的部隊被打光了。美軍被阻擊在幾個地區,有人連一口水都喝不上,酷日如焚,一些士兵中暑而死。有些人患了“戰鬥恐怖症”,神情失常,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着。但是,新上岸的陸戰隊員卻土氣高昂,他們個個磨拳擦掌,等待着總攻時刻的到來。除了少數日軍士兵自發地爬出洞穴進行騷擾外,這一夜基本上平安無事。

僵持

11月22日,即(D+2)日,美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主要目標是消滅機場和綠洲之間的敵軍,同時猛攻島東。日軍的抵抗頑強如故。每一個地堡、每一條戰壕、每一個機槍巢、甚至每一棵椰樹,都成了難啃的目標。在島西的密集築全地區,日軍的抵抗空前頑強。美軍幾個小時才前進了幾十米。美軍已從前兩天的狂熱氣氛中清醒,採用主要依靠技術裝備、儘量少犧牲人員的戰術,協力攻堅。“紅一”灘頭,日軍有一個巨大的地堡羣,配備了兩門125毫米火炮、多門小口徑炮和十餘挺機槍,用很厚的鋼板和椰木圍護着。美軍一直無法接近它。瑞安少校在新上岸的海空聯絡員的協助下,直接用電臺指揮驅逐艦炮擊,將它徹底摧毀。

中午,塔拉瓦漲了大潮,大片礁盤被淹沒,登陸艇直接開到岸邊卸載。礁盤上的屍體被海浪捲走,可是屍臭依然襲人。日軍的突出抵抗來自機場西部的一個大火力點,它由鋼板、椰木和珊瑚沙覆蓋,火力配置得幾乎沒有死角,陸戰隊的每次攻擊都被擊退。擔負主攻的8團1營配有3輛輕型坦克。坦克駛近火力點,炮口幾乎抵近射孔開火,但它的37毫米炮卻無法摧毀地堡。美軍工兵奮勇爭先,付出高昂代價後,終於將炸藥包、定向地雷和爆破筒一股腦兒塞入射孔,把這個大火力點夷爲平地。

塔拉瓦戰役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雙方有着怎樣的計劃 第6張

6團1營在瓊斯少校的率領下,以6輛坦克爲前導,沿貝蒂歐南岸進攻,打得挺順手。步兵打死企圖爆破坦克的日軍敢死隊員。坦克摧毀對步兵威脅最大的火力點,一直推進了200米。擊斃日軍200餘人,瓊斯與前一天衝到機場南部的200餘名美軍會師,完成了對島西日軍的合圍。肖普召見了瓊斯,又給了他7輛輕坦克和1輛謝爾曼坦克,讓他越過陣地,繼續向東進攻。在他北邊,有另外兩個陸戰營配合作戰。其它美軍部隊,沒有獲得多少值得一提的戰果。潘恩大棧橋東側有一座碼頭,碼頭附近有一個三角形防禦陣地,美軍一攻再攻,終無法拿下。惱羞成怒的陸戰隊用迫擊炮一連轟擊了幾小時,一枚炮彈僥倖地擊毀了其中一個地堡。隨後,坦克又消滅了另一個鋼鐵火力點。但是,美軍剛發起進攻,又被後面小丘上的機槍火力所阻。一名中尉率領突擊工兵,奮不顧身地用噴火器和炸藥封死了工事出口,把百餘日軍全數悶死在裏面。一臺推土機也撞上了好運,用剷刀推起珊瑚沙,埋掉了一個屯兵150人的大坑道。

日軍彈盡援絕,缺糧無水,連日拼死搏鬥,精神和肉體疲勞到極度,有些士兵耐受不住這種折磨開始自殺。“馬里蘭”號艦上的電臺,截收到守島日軍的明碼電報:“我軍武器被摧毀,已作好最後決戰準備……。”  日落黃昏,師長朱利安·史密斯少將乘兩棲車登陸,遭到日軍猛射。駕駛員被打傷,史密斯只好易車再行。他把指揮部設在灘頭,接過了全部指揮權。入夜,師部氣氛沉重、壓抑。美軍攻佔的地盤仍然有限,雙方陣地犬牙交錯,甚至在美軍戰線的後方還存有日軍的堅固據點。史密斯召集前線軍官開會,隨即下令把拜裏基島上的6團2營投入貝蒂歐戰場,而島上已經疲憊不堪的部隊,還必須使他們振作起精神再戰。史密斯正在進行作戰部署,突然傳來報告:日軍開始了大規模有組織的夜襲。在島西被包圍的日軍,利用暗夜向6團的兩個連隊的結合部發動了猛攻、他們手持刺刀、手榴彈,狂呼着衝入美軍陣地。雙方在黑暗中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各種武器,甚至鐵杴、槍托、拳頭和牙齒都用來格鬥。島東日軍,在鬆尾敬公大佐指揮下,發動了3次大規模夜襲。其它較小的夜襲整夜未停,但全被美軍擊退。天亮時,發現日軍屍橫遍野,大約300名有戰鬥力的精兵,全部在夜襲中戰死。

攻擊

第四天拂曉。美軍向敵人陣地發動了最後的攻擊,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本來,貝蒂歐島尾築有全島最強的工事。但在陸戰隊作戰期間,美軍的艦炮和飛機一直不停地轟擊這一地區,所有地堡全被摧毀,景象同月球上一樣荒涼。日本士兵呆若木雞,甚至連自殺的氣力也沒有了。他們木然地坐着,毫無表情地盯着逼近的美軍,直等到噴火器把自己燒成焦炭。13時,6團1營一直打到了海島的東端盡頭。與此同時,機場和綠灘之間的日軍陣地,終於也被攻克。

當最後一批陸戰隊登島時,他們發現,狐洞中的老兵們蓬頭垢面,血跡斑斑,簡直是人鬼難分了。戰鬥已成爲過去,美軍士兵從自己隱蔽的地方站起來,好象密密層層的人的森林。貝蒂歐實在太小了,它根本容不下陸戰2師的全部人馬。許多部隊只好立刻撤回礁湖。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