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戰史祕聞 > 歷史上白登山之役:匈奴爲何只圍困不進攻

歷史上白登山之役:匈奴爲何只圍困不進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邦輕敵冒進,身邊只有數千護衛,而匈奴有十數萬軍隊,趁後方漢軍大部隊沒趕來之前進行強攻,把劉邦給宰了,這樣中國必將大亂,這對匈奴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啊,可匈奴方沒有這麼做,這是爲什麼?

原因之一:當時的平城城防並不堅固,一旦城牆打破,巷戰步兵陣法無法展開,倚多爲勝則漢軍必敗。第二、既然匈奴選擇這裏爲戰場,平城內敵人可能有伏兵,肯定有間諜。第三、可能當時離平城相對白登較遠,跑去平城一是累,二是路上不安全。

歷史上白登山之役:匈奴爲何只圍困不進攻

網絡配圖

退守白登山,匈奴騎馬難以仰攻,讓從來沒有真正大規模步戰經驗的匈奴棄馬攻山,而根據之前的戰鬥經驗,即使是匈奴騎兵對列好陣的漢軍步兵也沒有優勢。那麼面對無論裝備還是經驗都是天下最精銳的步兵,誰怕誰還不知道,如果援軍來得及時,說不定還可以中心開花反敗爲勝。 估計當時漢軍的指揮思想就是如此。

因此,漢軍就迅速登山,步兵依靠兵車爲陣佔領要點,騎兵拉馬上山佔領衝擊出發點,準備幫助步兵,衝擊攻山的匈奴。 可以肯定,在登山途中,匈奴就圍攻過來,但在漢軍精銳的後衛步兵的強大陣形面前吃了大虧。否則後來漢軍撤出包圍圈時,匈奴軍爲什麼不敢攻擊呢? 匈奴軍隊通過各種渠道(俘虜和間諜),得知了包圍圈中有漢朝皇帝,一下子高興壞了。大單于決定給漢軍更巨大的心裏壓力,以打擊他們的軍心,他把部隊按馬色分成東西南北四方,進行攻擊。 的確,大單于的四色分兵是給漢軍尤其是指揮系統巨大的心理壓力,但對於老兵來說就更明白了——只有結陣互助死守,沒有僥倖。弓箭兵、刀盾兵、長槍兵依靠兵車結陣,陣陣緊扣;騎兵伏於要點,隨時實施衝擊。

歷史上白登山之役:匈奴爲何只圍困不進攻 第2張

網絡配圖

但對於匈奴軍四色分兵卻壞處立見,原本以各部落爲單位的戰鬥羣根據四色一分就亂了,本來就不熟悉步戰的匈奴軍攻山時互相的配合就更差了。 四十萬匈奴軍,十萬打援阻援,三十萬人攻山打了幾天,漢軍陣形巋然不動。 可以想象,騎兵攻山也只能步戰。但漢軍制高點的弓箭優勢明顯,錐形結陣的長槍兵近距離攻擊的威力,對於四色分兵又沒有步兵結陣訓練的匈奴軍有多麼恐怖。

而再頑強的匈奴步兵在對方的騎兵最後的反衝擊中都難免崩潰。加上這些都是漢軍的精銳的老兵油子,他們的防禦攻殺都更加兇狠老辣。而作爲皇帝的親兵,他們的兵甲之堅利天下無雙,弓弩之強也不弱與匈奴,加上地利,匈奴軍對於漢軍的防禦可以說毫無辦法。這也許是後世匈奴不願意與漢軍發生正面大規模對戰的原因。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