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戰史祕聞 > 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意義是什麼?怎麼評價它?

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意義是什麼?怎麼評價它?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人說是老毛的神來之筆 也有人說是老毛軍事上的一大敗筆 充分說明老毛不懂軍事

躍進大別山是絕妙手筆。

犧牲了劉鄧的部隊和裝備,這是事實,給他們造成了一些困難,這是事實。

但是這些犧牲是無上價值的,是獲得了極大回報的,是四兩撥千斤的妙手。

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意義是什麼?怎麼評價它?

以劉鄧一軍在大別山,則牽制了荊湖到下江的整個長江沿線,給敵人的指揮中樞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

稍微瞭解一點中國的地理就不難知道以下事實:

中國的地勢條件整體從西往東、從北向南是降低趨勢,主要江河和山脈都呈南北防線展開。而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在荊湖以上是秦嶺,在荊湖以下,是淮河。

而秦-淮分界的中央,即是長江的主要支流漢水呈西北向東北方向匯入長江。

在漢水上游的襄樊(即古襄陽)以西即是秦嶺的餘脈荊山,隔漢水一水之遙的東面,則是大別山。

這一線就是中國天然的南北分界線。

而大別山脈,則就是在南北分界線上往南插入長江的一個釘子形狀的連綿山區。

自古以來,南北對抗,南朝能控制住秦嶺-漢水-淮河一線,就能用極少的兵力在上游塞住北方強敵南下的通道,然後在下游解放初大量兵力與敵人隔淮對峙,並利用漢水-長江-運河的水上運輸體系進行機動防禦。

而北朝只要能突破上游的交通孔道,則兵力直逼江路,南朝鮮有不敗之理。

這就是所謂的”守江必守淮“的俗語的由來。

看躍進大別山,要從戰略的高度來看,不能從一個戰區,一個部隊的角度來看。

否則看起來是處處有困難,到處有犧牲。

你要從這隻部隊在這個地區的活動,撬動了敵人多大一塊的力量,牽制了敵人多大的精力,廢除了敵人與我形成南北對峙的地理條件,要從這些角度來看問題。

即使劉鄧的部隊打光了,打散了,只剩下當初十分之一不到的實力,他在大別山的存在,那就是能隨時威脅江漢平原和黃淮平原,這隻部隊的行動具有無限的可能性。而爲了遏制這樣無限的可能性,KMT將付出多得多的代價來進行防禦,背上更多的包袱。細小的包袱積累起來,最終將把敵人壓垮。

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意義是什麼?怎麼評價它? 第2張

戰略的基本原則是什麼?所有的戰略家都公認以下兩個原則:

1、節約兵力

2、行動的自由

挺進大別山的意義,就和蒙元破襄樊的意義一樣。對TG來說,最要緊的就是不能讓KMT建立一個穩定的南北防線。而大別山就是中國中東部地區的要害,他隔開了湖北和安徽,使得湖北地區的要塞襄樊能和淮河形成一個連續的防線。

假如在這個地區駐紮一隻部隊,則整條依託秦嶺漢水淮河的防線就無法形成,TG可以隨意往KMT的心腹方向進擊,牽扯拉跨KMT在這個地區組織防禦的可能。逼迫KMT採用運動防禦的方式來堵漏,而以KMT的運動能力,基本就是杯具。所以說,挺進大別山,是用一隻部隊做誘餌,換取了淮海戰役殲敵80萬的勝利。

絕對的以戰略優勢決定戰術優勢的妙筆。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想使這一手,但是都被南方政權給擋在大別山之外了,連蒙古人都沒有在這裏站住腳,而是被南宋徹底趕了出去。有且只有TG在這個地區站住腳了。

戰略決定戰術,只有先有戰略,才能後有戰術。指望依靠戰術來反推戰略的,基本都是失敗的命運~~~自古以來的成功者,都是首先確立戰略的優勢以後,才進行戰術的爭奪。哪裏有反過來的道理?

南北相爭,誰能穩定控制住大別山-荊山-漢水一線,誰就能勝~

KMT在政治上失敗,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方面。但是,如果拋開政治,單獨談軍事和軍事地理的話,不難發現,KMT的軍事部署出了很大問題。他們沒有拼死阻擋住劉鄧的部隊進入大別山地區,這纔是他們在軍事局勢上造成相當被動的根本原因。

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意義是什麼?怎麼評價它? 第3張

華北華東,華中華南,這是怎麼分的?還是看地理!華中地區是中國的心腹,它的地理條件,就是一個“門”字,左邊是連綿的鄂西山區,一直往南延伸到長江邊上,夾江南下,並與湖南西面的湘西山區聯成一線。這條道路上的要點,即在峽州,古稱夷陵,也就是陸遜大敗劉備的地方。而門字上面一橫被切斷了,這個斷開的部分,就是襄樊所處的南陽盆地南出口,這個出口就是漢水!東有武當山荊山,西有大別山,山山相夾讓開一條生路,這纔是襄樊所在的地區。門字右半邊,就是大別山的主體,把湖北與安徽分開,在古代就是京湖戰區與淮西戰區的天然分界線。對照地圖看看,發現問題沒有?

劉鄧進入大別山,退則有高山爲阻,出則有平原之利!而且想進攻江漢平原的話,則漢口以北處處有警,想進攻江淮平原的話,則合肥以南一馬平川。從黃州附近沿江而下就是安慶,安慶渡江,大爺,那就是南京了啊!劉鄧控制了大別山,就人爲把中國戰場分裂成兩個獨立的區域,一個是華中,一個是華東,使得華東華中很難調集資源互爲應援,而KMT在南北對抗上的內線優勢,則徹底轉換爲劉鄧在大別山四處出擊的內線優勢了。如此白癡的戰略感,連TM被罵了幾百年的賈似道都不如。

戰略不失策,那就要堅決執行戰略決策。

但是KMT執行的力度不夠,充分說明了他們對黃淮平原的重視更甚於大別山、荊山、銅柏山等湖北安徽交界地區。說穿了,還是對這個地區的戰略沒有一個有明確認識的規劃。

自古以來,掌握了江漢平原和大別山,就能掌握黃淮平原。但是反過來不行,KMT就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客觀規律。

根本就是戰略失策。

中野挺進大別山失敗的話,KMT很有可能能依託傳統上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建立起新的南北防線來。再想在黃淮平原上殲滅大數量的敵軍,機會就會變得很小。解放戰爭將可能拖上很多年。

假如拖到了朝鮮戰爭爆發,那麼很有可能會是一個南北分裂的局面。這種變化對KMT有利。

假如中野沒有在大別山站穩腳跟的話,那KMT完全沒有必要在黃淮平原部署重兵。

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意義是什麼?怎麼評價它? 第4張

徐州是淮上重鎮,但是他的戰略地位,前提有二:

1、襄樊到荊山-大別山一線拿在手裏,控制住三關通道。

2、黃河奪淮。

如此,徐州的戰略地位才充分體現出來,否則,徐州沒有必要一定拿在手裏。當然,如果能拿在手裏,那是更好,能挺住自然更好。但是就當時的局勢而言,還是不拿在手裏爲好。

KMT控制大別山地區的話,則黃淮平原可以成爲雙方隨意機動的戰場,KMT可以利用長江作爲後勤補給線,控制住江北諸城,然後依靠運河進行機動。如此,則我軍發動大規模作戰更沒有優勢了。

事實上,就是因爲我軍控制了大別山,所以徐州對KMT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因此必須放棄而南下。而KMT從徐州撤退,正好給我軍造成了在運動中殲敵的機會,可以這麼說,就是因爲中野控制了大別山地區,使得以徐州爲中心的防禦圈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因爲大別山地區直接威脅到南京。

所以才導致徐州集團的南撤,而我軍則通過對徐州集團的機動打擊,迫使KMT投入更大的力量來連續的援救,最後導致KMT在機動中被逐個殲滅。中野控制大別山,是淮海戰役勝利的源頭。

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意義是什麼?怎麼評價它? 第5張

仔細想一想,如果KMT放棄徐州跑路成功,5-60萬部隊依託長江以合肥爲中心左右排開,手拉手的嚴密防守的話,說實話,以TG的兵力和資源,再怎麼能攻,局面也就這樣了。

鐵定是個南北對峙,假如這時候朝鮮戰爭爆發了,中國到現在大陸地區都是分裂的。

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中央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後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採取無後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創建了大塊革命根據地,威脅其首都南京和武漢兩大重鎮,爲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這一創造性的戰略決策、獨特的戰略進攻樣式和豐富的作戰經驗,給毛澤東軍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