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此時,天京正在進行着新國家體制的建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由清朝地方官府衙門改造而成的天王府。天王府內城被稱爲金龍城,外牆爲金色的豪華宮殿羣。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洪秀全自搬進宮殿後便深居簡出,不再直接與外界社會接觸。代替他主持政務的是東王楊秀清。楊秀清在天京城西修建了足以匹敵天王府的規模宏大的東王府。其他諸王必須時常到東王府拜會楊秀清,聽從東王的指示。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第2張

在東王的專權下,天京的社會結構和秩序被徹底重構。居民財產被沒收,納入聖庫。除老人和病人外所有男女必須男居男館,女居女館。這種隔離男女和廢除家庭的政策是太平天國的一大特徵,它即源於基督教的禁慾主義與儒教的“男女七歲不同席”思想,也是出於作戰上的需要。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第3張

壯年男子大多數要作爲士兵從軍,有木工、印刷、烹飪等專門技藝者則被分別編入百工衙或工匠營,各行其責。十五歲以下少年或進入被稱爲童子軍的少年軍隊,或在名爲育才館的學校讀書。也有少年做了太平軍將領的義子或童僕。太平天國還下達放腳令,廢止女性裹小腳的纏足習慣。婦女們在作戰時,或在後方搖旗吶喊、充當疑兵,或承擔物資運輸和修建戰壕的工作。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第4張

因爲按照客家的風俗,女性沒有纏足習慣,而是與男性一起從事農業勞動。但是,對於習慣在家織布繡花的江南女子來說,纏足的禁止與野外勞作則是非常痛苦之事。以往研究認爲,男女平等是太平天國的特徵之一。但最近這一評價受到了質疑。確實,在當初參加起義的廣西婦女到達南京後,被冊封爲高官,她們騎着高頭大馬、昂首巡街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第5張

1853年,太平天國還開設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女性科舉,考取狀元的傅善祥作爲東王的祕書活躍一時。但這些絕非女性普遍的生活狀態。就像教育青少年的《幼學詩》中所提倡的“妻道在三從”那樣,太平天國的女性被灌輸了幼時從父、結婚從夫、老後從子的家長式倫理道德。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第6張

另外,天王洪秀全作爲權力的象徵納有八十八妃,東王以下的各級官員也都妻妾成羣。而太平天國封王的共有兩千七百人,其中亦無一名女性。也就是說,太平天國一邊倡導天父之下人人平等,同時仍奉行以男尊女卑爲前提的諸王特權等諸多中國社會的傳統觀念。最終,使家庭離散的男館、女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不滿,終於在1855年被廢止。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第7張

把天京實行的軍事共產主義體制作爲太平天國社會的整體規劃而加以詳細描述的是《天朝田畝制度》。該冊子一直公開出版至1854年,其中的“有田同耕、有飯同食”,“無處不均、無人不飽”體現了洪秀全在以往著述中所主張的實現中國自古以來的“大同”烏托邦的目標。《天朝田畝制度》規定把全國耕地平均分配,農作物和產品除各自所需以外全部上交國庫,禁止一切私有行爲。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第8張

後來,中國共產黨曾把太平天國定位爲自身的先驅,把《天朝田畝制度》視爲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性綱領。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運動與人民公社的基本精神和平均分配政策也與《天朝田畝制度》有相通之處。但是,“文革”結束後,人們開始對過去政治運動所導致的勞動熱情喪失、農業減產與大饑荒進行反省。因此,多數聲音開始批評《天朝田畝制度》所規定的理想烏托邦只能招致平均主義與社會的停滯不前。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第9張

實際上《天朝田畝制度》作爲一種批判性的理論具有一定影響,但是其復古性的內容並沒有成爲有效的社會建設的綱領首先它規定太平天國軍隊化組織中的大小將校代表的“官”統率“農”,即承認官僚與人民屬於身份不同的上下關係。而且當時的太平天國迫於與清軍苦鬥,也缺少實現這些理想政策的條件。而事實上,爲確保糧食,太平天國佔領地區照舊保存原有的土地關係,採取的是徵收土地稅的方法。

太平天國期間的兩件事情:天京的建設及天朝田畝制度 第10張

另外,太平天國佔領區還發生了多起農民抗租和少交地租的運動。特別在1860年以後,在太平軍出入的江南地區這一傾向尤爲明顯。太平天國雖然保證減免土地稅的10%,但同時又任命當地的鄉紳地主爲地方官,任他們徵收地租以確保稅收。其結果導致發生了大批農民襲擊太平天國地方政府的事件。也就是說,太平天國未能充分滿足底層人民對它的期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