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百越有着哪些風俗習慣?都是怎樣形成的

百越有着哪些風俗習慣?都是怎樣形成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龍舟競渡

龍舟競渡,是古代南方古越族的傳統習俗之一。黃淼章等學者指出,因爲南越族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鳧等動物形象作爲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這和越人文身以象徵“龍子”的含義類似,都是爲了求得水神的保護。至於競渡的時間,在過去並不一定拘泥在端午節舉行。

《舊唐書·杜亞傳》記載:“江南風俗,春中有競渡之戲。”至於“端午節”的起源,近代著名學者聞一多曾指出其應是越族人爲祈求生命得到安全保障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而龍舟競渡便是這種祭祀活動中的娛樂節目。

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越人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淮南子·齊俗訓》中有“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的記載。中國古代南方水網地區人們常以舟代步,以舟爲生產工具和交通工具。人們在捕捉魚蝦的勞作中,攀比漁獲的多寡,休閒時又相約划船競速,寓娛樂於勞動、生產及閒暇中,這是遠古時競渡的雛形。

據專家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產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中國南方地區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關龍舟起源的記載中,最早是出現在東漢。事實上,中國南方吳越一帶直到東漢時纔開發。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的習俗最初可能只在長江下游吳越民族中流行,後來吳越文化逐漸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游和北方地區。

百越有着哪些風俗習慣?都是怎樣形成的

斷髮文身

《莊子·逍遙遊》中有云:“越人斷髮文身。”《史記·趙世家·正義》記越人文身之法“刻其肌,以青丹涅之”。斷髮文身即是剪短頭髮、身上紋圖案之意。是古代南方百越地區海邊、大河邊古越族居民共同的生活風尚,同時身上紋龍圖案也是古越人圖騰崇拜的反應。修剪髮型與紋身是現代年輕人的潮流時尚,但如果將目光投向古代百越地區,就會發現這些在現代人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的習俗和時尚,其實在遠古時代已有之,並且在那裏還可以找到全新的解讀。

由於生活文化差異,古代中原人對這些習俗感到很奇怪,很多中原史籍均將之記載下來。古代越人“斷髮”等習俗,對當時從北方來的中原人也產生了影響,文獻《史記》、《漢書》都曾記載,《史記·吳世家》說太伯、仲雍居於句吳,“文身斷髮,示不可用”。《史記·越世家》:“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漢書·地理志》也有相同記載,但卻對斷髮文身之俗增加了功能解釋。可見斷髮文身是吳越族羣的鮮明標誌

據《漢書》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又有《淮南子》記載:“越人以箴刺皮爲龍文,所以爲尊榮也。”這兩則文獻,都記載了古越人有“文身象龍”的習慣,其實即是古越人對龍圖騰的崇拜。[6]除了紋龍圖騰外,也有個別部族紋蛇圖騰。

百越有着哪些風俗習慣?都是怎樣形成的 第2張

墟日趁墟

宋朝周去非《嶺外代答》描述了越人“趁墟”(趕集)的熱鬧景象:“西南蠻笠,以竹爲身,而冒以魚氈。其頂尖圓,高起一尺餘,而四圍頗下垂。視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馬。蓋頂高則定而不傾,四垂則風不能颺,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頂偏,似田螺之臀,謂之螺笠。”這一習俗沿襲數千年不變,南方個別地方至今依然流傳墟日趁墟習慣。

契臂爲盟

"契臂",謂刻臂瀝血。是百越部落之間表示結盟所舉行的結盟儀式。《淮南子·齊俗訓》:“故胡人彈骨,越人契臂,中國歃血也;所由各異,其於信一也。”高誘 注:“刻臂出血,殺牲歃血,相與爲信。”

雞骨占卜

商周時期,北方中原人用龜殼、牛骨來占卜,而南方的百越人則用雞骨,即用雞的頭蓋骨在火上烤,以雞頭骨受熱開裂的圖文形象來卜吉兇。

鑿齒漆牙

古代越族人的另一習俗,是"鑿齒"(拔牙)。在舊時文獻中,這種風俗習慣被稱作“鑿齒”、“打牙”。這是一種有意識地採用人工方法,拔除(或打、或敲)某些健康前位齒的行爲,在《山海經》、《淮南子》中都有記載,《戰國策·趙策》中記有:“黑齒雕題,鰻冠林縫,大吳之國也。古越族的後代——近現代的臺灣高山族還或多或少地保留有拔牙的習俗。如今江西餘干農村還存有不少古越遺風的說法,如有些成年男性和女性鑲門牙,就與數千年前古越人摘齒習俗息息相關。

百越有着哪些風俗習慣?都是怎樣形成的 第3張

在珠江三角洲、環珠江口的貝丘、沙丘遺址,目前已經發現數十例與拔牙相關的考古遺蹟。這些拔牙遺蹟的人類體質特徵相同,所拔牙齒位基本相同。它們的年代均在距今4000年以內的先秦時期。此外,越人中還有一種漆牙的習俗,稱爲“黑齒”。對於“鑿齒”的習俗,學界比較普遍的有數種說法,一是認爲是青春期、成年禮或結婚所需的一種儀式;二是認爲其表示一種美的觀念,具有裝飾意義;三是認爲這是爲了表示崇信的一種行爲或紀念性的行爲。但不論哪種說法更能接近古人“鑿齒”的深意,有一點不可忽略,即這種看似奇怪的習俗是古越先民豐富多彩的生活的一部分。

喜食蛤貝

史料記載,越族中有許多支系都有喜食"蚌、蛇、魚、鱉、蛤"腥味之物等習俗。這些都是生活在沿海越人的餐中天然美食,把蟲蛇蚌蛤視爲上餚。在《淮南子》與《史記》中,都提到南蠻吃蛇與貝殼類動物。《史記·貨殖列傳》中對南方越人的飲食方式進行了精闢概括:“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 晉代的《博物志》也記載了南方鍾愛水產的食俗:“東南之人食水產,魚、鱉、螺、蚌以爲珍味,不覺其腥臊也。”

百越有着哪些風俗習慣?都是怎樣形成的 第4張

據考古發現,南寧貝丘遺址距今6000-10000年,在遺址現場還留存有大量的螺殼,專家介紹,遠古時代的人們已經開始以螺肉爲食物,大部分螺殼的尾部都已被敲碎,以方便他們進食,也可以此證明古越先民喜愛的“撩螺”古已有之。在廣東發掘的多處文化遺址的堆積層裏,均發現有大量的"蜆蚌蛤蚶螄螺"遺骸。這些在漢字名稱中屬“蟲”字部首的貝殼類動物和蛇一樣,在中原人心目中均爲“不潔”的象徵。其實這是古代南北居住環境、食物供應鏈以及飲食文化的差異。一個族羣的飲食習俗,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與食物鏈供應分不開的,這些貝殼之類動物,現代的名詞叫“海鮮”。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