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傳統文化 > 畲族婚俗 畲族婚禮有哪些風俗習慣

畲族婚俗 畲族婚禮有哪些風俗習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所不知的畲族婚俗文化

古老的畲族文化,源遠流長。畲族婚禮是畲族文化最大的特色,不僅富於情趣,而且奇特新穎。比如新娘晚上過門,新娘的嫁妝要有很多勞動工具等等。畲族婚俗傳統而又極具特色。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畲族婚俗文化吧。

畲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禮別具情趣,屆期新郎由岳家親迎,岳家款以飯就餐時,餐桌上不陳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則唱《筷歌》,要酒,則唱《酒歌》,司廚也要以歌相和,其物應聲而出,席畢新郎還需把餐桌上的東西一件件唱回去。

畲族的傳統婚俗實行族內婚,遠房同姓同輩可嫁娶。嫁男和做兩頭家是畲族婚姻特色。男到女方落戶,和嫁女一樣,女方出給男家一定財禮,男到女家要改成女家一樣的姓,嫁來的男子在家庭和村坊不受歧視。做兩頭家即夫妻雙方家庭都參加生產,贍養兩家父母,所生子女多則再分出繼承兩邊家庭。

畲族的婚禮的習俗和儀式特色較多,迎親隊伍到村時,嫁方村上女性拿杉木枝欄路,表示晚上要對歌;到中堂時,嫁方請四位男子與迎親隊伍中四人相對作揖,此儀式叫“拾田螺”,表示歡迎;中餐由嫁方請迎親隊伍,媒人就坐中堂席首位,叫“落腳酒”。

畲族婚俗  畲族婚禮有哪些風俗習慣

晚餐由娶方請嫁方親戚朋友,舅公就坐首席,叫請“大酒”,午後,赤郎舉行“借鍋”儀式,赤郎端點紅燭放有一刀肉和兩塊豆腐的米篩向竈神作揖後,用迷語念借所有的炊具,姑嫂們把能藏的炊具都藏起來,念不到就不拿出來,要全部重借。

“借鍋”意爲娶方借嫁方炊具宴請客人。借好之後,赤郎要殺娶方家挑來的一隻公雞用以嫁方“請祖公”。殺雞時,規定血不許滴到地上,滴一滴地上罰一碗酒,姑嫂們往往要來耍,以便好罰酒作樂;晚宴舉行敬酒儀式,女歌手端來一隻點一對紅燭放一對酒杯的桶盤,新娘姐妹提酒壺作陪。

迎親隊伍到女方大門時,有一個熱鬧的場面,叫“攔路”,也叫“攔門”。媒人放三隻雙響鞭炮,報訊迎親隊伍來到,女方在門內也放兩隻鞭炮,表示做好迎接。女方阿姨舅姆姑嫂拿着杉枝刺攔在門前,表示夜裏要對歌。

赤郎作出迴應,並用右手把杉刺折下三枝向路邊上拋,再折一支拋路下,遞過一個紅包(叫“接禮包”),姨姆姑嫂就拿掉杉枝刺給予放行。此時要放大量鞭炮。現在演示時,攔路時光對歌一段,不然罰酒三碗。

到中堂,禮物一一擺到桌上,予以公開亮相,派四人站在右邊,女方也請四人來,把迎親的四人請到左邊去,端上寶塔茶(五個碗疊成寶塔狀,赤郎須全部接過,先拿第一碗,最後喝乾,不許倒掉或漾出,以示智勇雙全),赤郎須接過寶塔茶,自己用嘴銜取塔頂一碗,將餘下四碗分發四人,喝乾茶水將碗送還女方,然後八人面對面作撙,叫“捉田螺”,接着請迎親者脫去草鞋,洗淨腳,穿上布鞋,叫“脫鞋”禮。

之後“親家伯”將所有禮品清點給女方廚師和叔伯。禮品中必有嶽祖父、岳父、舅公的鞋子一雙、豬腳一隻,送嶽祖母、岳母頭巾縐紗一條、鞋一雙,岳母還有衣料一件,送新娘的禮物除了衣服鞋襪飾品,還有一付“鳳冠”頭飾,新娘就戴着這付首飾出嫁。

畲族婚俗  畲族婚禮有哪些風俗習慣 第2張

酒席完畢後接着對歌,一直對到新娘快要起行。唱的有度親歌、嫁女歌、赤郎歌、採茶歌、結成雙、恩愛夫妻等,忌唱不吉利的內容。到新娘該起行前要唱“催親歌”,最後當然也要“送歌神”。畲族婚禮的又一個特點是,新娘夜行嫁,卯時進夫家門。行嫁時有牛在前頭踏路,意爲新娘一切都要新的,牛踏過的路爲新路。以往嫁妝有鋤頭、斗笠、棕衣、線簍、火籠等,體現了畲族婦女熱愛勞動。

現在,隨着社會的發展,畲漢、漢畲通婚已經成爲正常的事了。畲族是個古老的民族,散居於閩、浙、粵、贛、皖的山區中,其中,福建約佔半數。他們的婚姻習俗與漢族極不同,奇特而富於情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