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明朝沙普之亂髮生背景是什麼?歷史事件評價

明朝沙普之亂髮生背景是什麼?歷史事件評價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沙普之亂,又稱沙定洲之亂是指在明末清初爆發於滇南的一系列土司叛亂。

由於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聲在從徵“奢安之亂”後,實力大增,於崇禎四年(1631年)發動叛亂,崇禎五年(1632年)普名聲死後,其妻萬氏仍領其衆,繼續爲亂滇南, “此晚明一大事也”; 後萬氏招安南土司沙定洲爲婿,沙普合流,勢力越加壯大。

明朝沙普之亂髮生背景是什麼?歷史事件評價

雲南在整個明朝統治時期,管理體制和內地各省有很大的區別。除了在雲南設立了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司,後來又設立了巡撫以外,由於這一地區土司衆多,自洪武年間起沐英(封西平侯,其次子晉爵爲黔國公)世代鎮守該地。沐氏家族不僅掌握了很大的兵權,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雲南在明代處於世襲勳臣和地方流官的雙重管轄之下,兩者既互相配合,又常出現糾葛。1644—1645年,中原地區風雲陡變,特別是張獻忠部入川建立大西政權以後,黔國公沐天波同巡撫吳兆元、巡按吳文瀛會商徵調漢族和土司軍隊,以防止大西軍入滇,並準備接受南明朝廷的調遣。

評價

平定全滇在大西軍史冊上是非常重要的篇章,對於南明永曆政權的延續 尤有關鍵意義。就大西軍而言,張獻忠在世時固然有建軍立國的開創之功, 但在1644年入川以前流動性過大,所建地方政權旋設旋失,入川后雖有意以 四川爲基業,在政策上卻屢犯過激錯誤,叛亂蜂起,張獻忠犧牲前數十萬兵馬 僅擁聚於西充一帶彈丸之地。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於主帥身 亡之後,團結內部,不失時機地揮軍入滇,取得了一塊穩定的基地,休養補 充士馬,整頓經營地方,爲原大西軍在南明抗清鬥爭中重展雄風蓄積了力量。 爲了充分認識孫可望等取雲南爲基業的重大意義。

沙定洲叛亂之後,吳兆元和巡按羅國以及三司官已經沒有實權。沙定洲則正在逐步鞏固自己的地位,致力於掃滅繼續在楚雄以西抗拒的楊畏知和沐天波徵集的其他土司勢力了。如果他的圖謀得逞,勢必成爲割據自雄的雲南王,暫時利用的漢族官紳將被逐步排擠掉,雲南同中央朝廷的離心傾向將越來越明顯。1647年大西軍的入滇,粉碎了沙定洲的美夢,增進了雲南同各省休慼相關的聯繫,應當充分肯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