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御膳房的機制是怎樣的?御膳房到底有多少道菜譜

古代御膳房的機制是怎樣的?御膳房到底有多少道菜譜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代封建帝王的生活起居和飲食習慣是國家機密,宮廷之外的人無從瞭解。清代內務府詳盡地記錄了皇帝的起居飲食,形成了近兩億字的膳事實錄——《御茶膳房》檔案,這是研究清代宮廷膳食制度、經濟生活和社會文化極爲珍貴的歷史文獻,而在清代之前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留下這方面的檔案。從《御茶膳房》檔案的窗口,或許使今天的人們能夠了解真實的清宮膳食制度和膳食演變,瞭解不同皇帝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

皇帝一天兩頓正餐

那麼清廷皇帝一天吃幾頓飯,都吃些什麼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根據清代典制的記載,皇帝每日兩餐,分別爲“早膳”和“晚膳”,確切地說指的是正餐兩頓。在兩頓正餐之外還有若干次點心或零食。一天吃兩餐是北方民族的飲食習慣,這與北方的氣候寒冷、晝短夜長有關,而在南方生活的人大多一日三餐。從白山黑水走出來的滿族八旗貴族入主紫禁城後長期實行一日兩餐。到清末,宮廷裏接通電源有了電燈,才逐漸把兩餐制改爲三餐制。

以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十六的御膳爲例:

卯初二刻,請駕,伺候冰糖燉燕窩一品(用春壽寶盤金鐘蓋)。

古代御膳房的機制是怎樣的?御膳房到底有多少道菜譜

卯正一刻,養心殿東暖閣早膳:燕窩紅白鴨子南鮮熱鍋一品、酒燉肉燉豆腐一品(五福琺琅碗)、清蒸鴨子糊一品、豬肉鹿尾攢盤一品、竹節卷(花捲)小饅首一品(黃盤);舒妃、穎妃、愉妃、豫妃進菜四品、隨送面一品、老米水膳一品(湯膳碗五穀豐登琺琅碗金鐘蓋);額食四桌:二號黃碗菜四品、羊肉絲一品(五福碗)、奶子八品共十三品一桌,餑餑十五品一桌,盤肉八品一桌,羊肉二方一桌。

未正,黃新莊行宮進晚膳:燕窩鴨子熱鍋一品、油煸白菜一品、肥雞豆腐片湯一品(此二品五福琺琅碗)、奶酥油野鴨子一品、水晶丸子一品、攢絲烀豬肘子一品、火薰豬肚一品(此三品二號黃碗);後送小蝦米油火渣炒菠菜一品、蒸肥雞燒狍肉鹿尾攢盤一品、豬肉餡侉(原文如此)包子一品、象眼棋餅小饅首一品、烤祭神糕一品、琺琅葵花盒小菜一品、琺琅碟小菜四品、隨送粳米膳一品(湯膳碗五穀豐登琺琅金碗)。額食七桌:奶子八品、餑餑三品、二號黃碗菜一品共十二品一桌,奶子二品、餑餑十五品(內有攢盤爐食四品)共十七品一桌,內管領爐食十品一桌,盤肉二桌每桌八品,羊肉二方二桌。

酉初二刻,萬歲爺宮門升座,同王子、大人等看煙火盒子。看煙火畢還行宮,伺候肉絲酸菠菜一品、鮮蝦米託一品、醋熘鴨腰一品、鍋雞一品。

這一天總計:早點一品,早膳十一品、額食四桌,晚膳十八品、額食七桌,夜宵四品。膳單上經常見的“額食”又是什麼餐食呢?有的學者認爲“額食”是擺着看的,使御膳桌顯得豐盛。從檔案記載看,“額食”可以吃,不過把這些膳品放得離皇帝遠一些。

皇帝就餐時間相對固定但靈活性很大,這往往取決於皇帝本人的需要。一般情況,早上四點起牀洗漱後,喝一碗冰糖燉燕窩之類的飲品。早膳在上午七點至九點,晚膳在下午一點至三點,時不時在晚上七點至八點增加一頓晚膳,如果皇帝某一天睡覺比較晚還會吃晚晌(夜宵)。北方的天氣寒冷,晝短夜長,晚清之前宮中沒有電燈,皇帝應該是早睡早起不貪黑的。從乾隆皇帝這一日的膳食時間表可以看出,皇帝除兩頓正餐外,還會有不定時的加餐,要求御膳房隨時準備好,皇帝想吃東西馬上就能吃到。溥傑夫人愛新覺羅·浩所著的《食在宮廷》中記述,皇帝常常不固定進餐時間和地點,想用餐時御膳房必須馬上供應。例如皇帝散步時,點心局要把許多點心和茶放在兩個圓籠裏,由五六個人擔着,跟隨在皇帝后面,皇帝只要說需要,馬上端上來,這是御膳房挺頭疼的事。

皇帝每頓正餐的種類相對固定,一般有熱菜、鍋子、蒸食、熟食、醬菜、主食、湯粥和甜品。在節慶活動和時令季節有一些特殊菜品,如正月十五的元宵、八月十五中秋的月餅、五月初五端午節的糉子、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重陽花糕和臘月初八的臘八粥等。再如立春的春餅、穀雨的榆樹錢餅、立秋的秋葉面(面片湯)和冬至的餛飩等。還有宮廷特有的膳品,如“吉祥菜”是晚清纔有的一種菜品,一般由四品大碗菜組成,每碗菜上用燕窩擺出一個字,呈現“萬壽無疆”或“福壽萬年”之類博得皇帝高興的話,類似今天生日蛋糕上用奶油書寫生日快樂的祝福。“添安膳”最早見於咸豐時期,盛行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融通滿漢御膳,形式更加隆重,標準大爲提高。

節慶時,皇帝的御膳餐桌相當豐盛,但日常飲食也不是想象的那樣奢華。清初的飲食比較簡樸,康熙帝“不食兼味”,一餐之內只食一種類型的主要食材,如果這頓飯吃豬肉就只吃豬肉做的菜餚,不再吃禽類魚類的菜。到了乾隆初期,每餐也只有十八品,包括主食、醬菜和甜品。儘管御膳餐桌上這樣多的菜品,皇帝吃久了宮中膳食也有吃膩了的時候。這和宮廷菜古板、遵循傳統有關。如菜品不許任意搭配,八寶菜必須用固定的八種原料,不許用其他的。再如主客關係不能顛倒,烹製雞鴨鵝等不允許加太多的調料,必須保持禽類食材的本味,調料品種相對固定單一等等。

清朝歷代皇帝始終保持着滿族飲食習慣。滿族人喜食豬、牛、羊、禽類、獸類及各種江河魚的肉,尤其嗜好豬肉;喜食豬油燒菜和口味偏鹹的醃菜、醬菜;喜食蘑菇、木耳等山珍和時令瓜果;喜食奶製品和甜食;主食以麪食爲主,喜粘食。烹調方法有燒、烤、燉、煮、炒等。火鍋是滿族席中的主菜,據說風靡南北方的火鍋就是滿族等漁獵民族發明的,羊肉、豬肉、山禽肉、野獸肉皆可入鍋,配以酸菜、粉條等,熱氣飄香,味道醇厚。在清初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畜養與獵捕、種植與採集的收穫是宮廷主要食材,基本上延續了滿族的飲食習慣。順治入主北京後的歷代皇帝,隨着統治地盤的擴大和漢民族飲食文化的影響,他們的飲食喜好和口味逐漸豐富起來,尤其是乾隆時期越來越重視膳食的宮廷風味。

清宮膳食主要有三種不同風味。一是魯菜風味。明代遷都北京時的宮廷廚師大部分是山東人,清代入主北京後承襲了明代宮廷喜食魯菜的飲食習慣。二是滿族傳統風味。滿族飲食源於祖先半畜養種植半漁獵的生活,喜食豬、牛、羊肉和禽類、野獸類的肉,後經過清宮廚師不斷改良,從而推出一種種滿族特色的宮廷美食。三是蘇杭菜風味。皇帝巡視江南時,各地獻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食,南方各州府進貢宮廷的果蔬等食材,也使皇帝尤其是乾隆皇帝喜愛蘇杭菜。這三種菜系經過繼承和改良,構成了清代宮廷膳食體系。

古代御膳房的機制是怎樣的?御膳房到底有多少道菜譜 第2張

太祖克瀋陽圖

清宮過年肉食當家

無論是皇家還是百姓過年都是無肉不歡。清宮裏過年最主要的活動是皇帝帶領皇后、嬪妃和皇子祭祖祭天,並舉辦家宴,而祭品和餐桌上都是肉食當家。

清初時,皇帝元旦(古時春節稱元旦)賜宴羣臣還是肉食當家,相對比較實惠粗放,如《滿文老檔》中記載:天聰六年(1632)元旦大政殿筵宴的規模:每旗各設席十桌、鵝五,總兵官職諸員設席二十桌、鵝二十,共一百桌,備燒酒一百大瓶,煮獸肉宴之。

康熙皇帝曾把元旦筵宴的滿席改爲漢席,據《聖祖仁皇帝實錄》記載:“元旦賜宴、佈設滿洲筵席、甚爲繁瑣。每以一時宴會、多殺牲畜、朕心不忍。自後元旦賜宴、應改滿席爲漢席。”

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除夕家宴,皇帝御用膳桌用了“豬肉六十五斤、肥鴨一隻、菜鴨三隻、肥雞三隻、菜雞七隻、豬肘子三個、豬肚兩個、小肚八個、野豬肉二十五斤、關東鵝五隻、羊肉二十斤、鹿肉十五斤、野雞六隻、魚二十斤、鹿尾四個、大小豬腸各三根”。皇帝一桌御膳要用豬肉六十五斤,野豬肉二十五斤,還不算雞、鴨、鵝、羊肉、鹿肉、魚肉等,足見“肉勁十足”。

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初一晚膳:“鹿腸鹿肚熱鍋一品、燕窩山藥酒燉鴨子熱鍋一品、肥雞雞冠肉窩一品、山藥蔥椒雞羹熱鍋一品、託湯雞一品、羊肚片一品(此二品五福琺琅碗)、燕窩燴鴨子一隻、清蒸關東鴨子鹿尾攢盤一品、烤肥狍肉攢盤一品、象眼小饅首一品、白糖油糕一品、年糕一品(此三品琺琅盤)、青白玉無蓋葵花盒小菜一品、琺琅碟小菜四品、鹹肉一碟、隨送粳米幹膳進一品(湯膳碗三陽開泰琺琅碗,金碗蓋,金銀花線帶膳單,照常墊單)。”除了幾品小菜都是肉類菜品。以肉食、野味爲主是滿族食俗和習慣,清宮年夜飯、團圓飯一直沿襲肉食爲主的傳統,作爲對滿族先祖的紀念和滿族文化習俗的繼承。

但是,皇帝除夕賜宴近臣和正月初一賜宴王公貴戚、外國使節卻以滿族點心、水果爲主,好似新年茶話會。據《大清會典》規定,除夕、元旦、皇帝萬壽等用四等滿席,滿族臣子吃“滿席”,漢族臣子吃“漢席”。皇帝除夕午時在保和殿賜宴近臣,正月初一在太和殿賜宴王公貴戚、外國使節。清宮筵宴中,滿席分爲六個等級,漢席分爲五個等級,除夕和元旦宮廷大宴是四等滿席。四等滿席是“活人”能夠享用的最高等級的宴席了,因爲高於四等滿席是爲死去的帝后祭祀時所設。四等滿席的菜品有:四色印子四盤,四色餡白皮方酥四盤,四色白皮厚夾餡四盤,雞蛋印子一盤,蜜印子一盤,合圓例餑餑二盤,福祿馬四碗,鴛鴦瓜子四盤,紅白饊枝(子)三盤;乾果十二盤;鮮果六盤,分別是蘋果七個、黃梨七個、紅梨七個、棠梨八個,波梨八個、鮮葡萄十二兩;還包括一碟鹽,另外有小豬肉一盤、鵝肉一盤、羊肉一方。正月初一的大宴,雖然是皇帝請客,但是王公要掏錢。王公按爵位等級貢獻酒席所需要的酒肉,只有皇帝的御膳桌由內務府開支。王公大臣參加皇帝宴請不在於吃什麼,更多地體現了一種身份和待遇。

但是清宮過年也有吃素不吃葷的時候,大年三十晚上要吃素餡餃子,意爲吃隔年飯,新舊交替,秉承上蒼之意。平時葷菜當家,過年卻吃素餡餃子,這是爲什麼呢?傳說當年努爾哈赤率十三副遺甲(鎧甲)起兵創立後金時,殺傷太多無辜生靈,他登基那年的元旦,立下除夕吃素餡餃子的規矩,以紀念無辜死者。一直到光緒年間,宮廷都保留着除夕夜吃素餡餃子的習俗,以表示不忘祖先開國創業之功。當時北方冬季難以見到新鮮蔬菜,餃子的餡料主要是乾菜,如馬齒莧、金針菜、木耳、蘑菇、筍絲,再加上面筋、豆腐乾和雞蛋等,也是別有一番味道。

除夕夜吃餃子盼望來年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更在於儀式感。例如嘉慶四年(1799)除夕,嘉慶帝吃餃子時用的是木胎黑地描金漆的大吉寶案,寶案正中有“一人有慶”“萬國咸寧”“甲子重新”“吉祥如意”等吉祥語,寶案上擺着四個琺琅作料盤,分別裝醬小菜、南小菜、薑汁、醋,分別壓在四句吉祥語上。桌子上分左右擺放象牙三鑲金筷、金叉、金勺、擦手布、渣鬥(唾盂)。皇帝落座後,首領太監手捧紅雕漆飛龍宴盒跪進,內有兩隻繪有“三陽開泰”紋飾的琺琅大碗,一碗中放素餃子六個,另一碗內盛放“乾隆通寶”“嘉慶通寶”各一件。首領太監將碗取出,放在大吉寶案的“吉”字上,請“萬歲爺進煮餃子”,嘉慶帝才能獨自一人進食素餃子。

皇帝過年也夠累的,除夕這天午時要在保和殿賜宴羣臣,下午回到乾清宮休息一會兒,晚上五六點鐘開始家宴。而皇帝的家宴出於“禮制”的約束,還要分開男女兩場,這是避免年長的皇子與非生身嬪妃接觸,想來皇帝過年吃一頓不能團圓的團圓飯也夠鬧心的。

乾隆帝愛火鍋更愛蘇杭菜

從《膳底檔》可以看到皇帝膳食既保持傳統又逐漸變化,而不同皇帝對某些食物或菜品的偏愛,或許是御膳發展變化的推手。

清代入關前,皇太極在飲食上基本保持滿族的飲食特點和習俗,菜品數量不多,也不算奢華。順治朝入關後,到康熙朝的御膳也是保持這種狀況。到乾隆朝中期,御膳品種和花樣逐漸增多,這與清朝國力增強和乾隆皇帝講求口腹之慾有很大關係。

乾隆皇帝一生鍾愛火鍋,據乾隆五十四年(1789)一年的御膳單記載,這一年中吃了二百多頓火鍋,有時一天三頓火鍋,可見這位皇帝是多麼地愛吃火鍋。如今火鍋遍佈大江南北的酒店飯莊,成爲尋常老百姓生活的美味佳餚。

然而,乾隆皇帝不僅喜歡北方的火鍋,還逐漸喜愛上了江南的蘇杭菜。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乾隆六年四月,乾隆還不曾下江南的時候,宮廷檔案中已出現“蘇宴”二字,當時的蘇宴相當正式。皇太后五十壽辰,皇帝特下旨“着改蘇宴三日”。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時,對蘇州織造普福尤的家廚烹飪的飯菜大爲讚賞,於二月十五日命總管馬國用賞賜張成、宋元和張東官等廚役“每人一兩重銀錁子二個”。乾隆皇帝南巡迴朝時,將張東官等蘇州織造府家廚役帶回京城,從此蘇州菜成爲清宮御膳三大菜系之一。乾隆一生六次巡視江南,盡嘗大江南北的風味美食,加之江南各州府進貢到清宮御膳房的特色食材,養成了乾隆皇帝偏愛蘇杭菜的飲食習慣。

《御膳檔》中包括了《蘇造底檔》(當時的御膳房把烹製蘇杭菜的廚房稱爲“蘇造鋪”,也叫“蘇竈”),檔案裏記錄了五百多道蘇州菜,還有皇帝命宮中舉辦蘇州菜的菜單。乾隆皇帝每日的膳單中,頭一道菜必是蘇州菜,經常是點名張東官制作,即使巡幸南北時,也帶着張東官等一班蘇造廚役。

乾隆四十三年(1778)東巡盛京,乾隆帝親自點名“叫張東官隨營供膳”。《盛京節次照常膳底檔》記:“八月二十六日未正,盛京保極宮進晚膳,用摺疊膳桌擺:野雞熱鍋一品、萬年青酒燉鴨子一品(張東官做)、口蘑鹽煎肉一品(鄭二做)、雞湯豆腐一品(常二做)、羊渣骨一品,後送小蝦米炒菠菜一品、燒鹿肉鹿尾燒狍子肉攢盤一品、象眼小饅首一品、棗爾糕一品、老米麪糕一品、豬肉餡提褶包子一品(張東官做)、粘米糕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菜一品,隨送粳米幹膳進一品,次送清水海獸碗菜二品一桌,呈進,上要餑餑二品,進畢。”

乾隆四十九年(1784)第六次南巡時,張東官七十多歲再次隨營供膳,乾隆看他腿腳不便特賞他騎馬隨行。行至靈巖山,乾隆讓和珅、福隆安傳諭旨:“膳房做膳蘇州廚役張東官因年邁,腰腿疼痛,不能隨往應藝矣。萬歲爺駕幸到蘇州之日,就讓張東官家去,不用隨往杭州。迴鑾之日,亦不必叫張東官隨往京去。”張東官入御膳房十九年,把蘇州菜打造成皇帝偏愛的宮廷菜,他也成爲宮中“江南第一名廚”。乾隆皇帝喜愛蘇杭菜且格外體恤蘇竈廚役張東官,可謂愛屋及烏!

蘇杭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口味偏甜少鹽,注重食材的新鮮和本味,深受古今人們的喜愛。新中國的國宴就是主打蘇杭菜,既代表中餐美食,又適應外國人淡鹽喜甜的習慣。近期陳曉卿導演的紀錄片《風味人間》,推介的蘇杭菜超過了百分之六十。由此看來,生活在21世紀的人和幾百年前皇帝的口味多麼相似,乾隆皇帝不愧爲美食家。

然而不是所有皇帝都喜歡蘇杭菜,人的口味白菜蘿蔔各有所愛。

道光皇帝偏愛吃雞蛋,連過年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蛋。例如道光八年(1828)正月初一早膳:“燒湯煮餑餑一品、羊肉絲酸菜鍋子一品、熘鴨腰一品、鴨丁炒豆腐一品、雞蛋炒肉一品。”皇帝過年僅吃這麼幾道菜未免有點寒酸,論食材雞蛋不是昂貴的稀缺之物,從營養角度看卻是最好的食物之一。對道光皇帝愛吃雞蛋有人解釋爲清代盛世已過,國庫空虛緊衣縮食渡難關,不過道光確是一位勤政節儉的皇帝。

慈禧太后偏愛點心甜食和水果,這恐怕與其他皇帝的口味不同。炎熱的夏天午後小睡醒來,宮女會送來西瓜等時令水果、甜碗子點心。甜碗子是用新採來的果藕嫩芽切成薄片,和甜瓜的瓤拌在一起冰鎮,味道甜酸涼爽。秋冬季節缺少新鮮水果,多以果脯代替,還有點心、堅果和熱菜,總之甜字當家。在點心中有人們熟知的豌豆糕、芸豆卷、玫瑰餅、沙琪瑪等,其實這些點心小吃之類的東西,原本是宮外平民百姓吃的東西。如今這些東西冠上仿膳食品,成了人們到北京旅遊帶給親朋的伴手禮。庚子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嚇得逃出北京一年多,名曰“庚子西狩”。老佛爺“西狩”路上也不忘品嚐甜食小吃,經過山西忻州時,州官許翰度獻上麻會鎮王鳳龍製作的點心“瓦酥”,“瓦酥”是用麪粉、蛋黃、白糖、食油做成的瓦狀地方小吃,味道香甜可口,太后品嚐之後賜名“龍鳳瓦酥”。還有沿途的“應州牛腰”“孟州餅”等麪食甜餅也博得太后喜歡。

末代皇帝溥儀最喜歡西餐美味。西餐隨着洋務運動悄悄地進入清宮,清宮中增設了番菜廚房,西餐成了家常便飯。可這“遜位”的天子嫌中國廚役做出的西餐不夠地道,時不時到洋人開的西餐館去尋味正宗西餐。1924年溥儀及皇室被勒令出宮,次年他帶着家眷傭人移居天津。儘管前途渺茫心情沮喪,但絲毫沒有影響他對西餐的興趣,經常光顧租界地的西餐館。1931年溥儀當上僞“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在僞“皇宮”中專設了西膳房。

皇帝御膳食譜由御膳房的廚師提出,經內務府同意確定,做好的飯菜由太監端到皇帝的餐桌。由於皇帝的口味和偏愛的食物不同,內務府和御膳房不得不向皇帝貼身的太監請教,每天都要準備皇帝喜歡的食物。服侍皇帝的太監特別留心皇帝的飲食喜好,如皇帝喜歡熱粥熱飯,有的菜品也喜歡熱乎乎的,太監把粥飯盛到碗裏先用手摸摸碗,溫度適合再送皇帝用。皇帝有時不一定在膳宮進餐,御膳房準備好小爐子以便“行竈”,還備有“熱鍋”(可以理解爲上層盛菜下層盛湯的保溫飯盒),能隨時隨地保證熱飯熱菜供膳,可謂用心細緻周到。

皇帝不僅偏愛美食,進膳的餐具也各有所愛。康熙皇帝特別鍾愛十二隻喝酒的杯子,每隻杯子都燒製一花一詩,四季不同,左文右圖,稱“十二月花神杯”。如一月水仙杯,左文“春風弄玉來清畫,夜風凌波上大堤”,右圖爲水仙花;二月玉蘭杯,左文“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右圖爲玉蘭花;三月桃花杯,左文“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農”,右圖爲桃花……落有花篆書“賞”字印款,集詩、書、畫、印於一體,雅緻的御製酒杯透出了帝王的雅趣。乾隆不滿足宮廷官窯燒製的精美瓷器,還追求金、銀、玉石等價格不菲的器皿。如在日常膳桌上經常使用的“青白玉無蓋葵花盒”“大金盤”“雙鳳金碗盒”等等。他專用的金器餐具295件、銀器餐具569件,耗資巨大,可謂十足土豪氣派。皇帝筵宴美器盛美食,體現皇家至尊至榮的地位和不可侵犯的權威。

東巡之旅尋味故鄉

自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十年(1671)首次東巡拜祭祖陵之後,乾隆、嘉慶、道光皇帝先後十次巡幸盛京。盛京有清祖陵三處,俗稱盛京三陵,亦稱關外三陵,即永陵(清四祖陵,在今遼寧省新賓縣)、福陵(東陵,努爾哈赤陵,在今瀋陽市東郊)和昭陵(北陵,皇太極陵,在今瀋陽市)。

康乾盛世開啓巡狩與謁陵,告慰祖先華夏統一,鞏固東北邊疆,蒐軍察吏,觀民問俗,同時也少不了遊山玩水尋味東北美食。清帝東巡從北京出發,途經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一路上都吃些什麼呢?

皇帝在宮中膳食相當豐盛,東巡路上受條件所限自然從簡,可畢竟是皇帝吃飯,天子御駕東巡“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從京城隨駕帶的各種食材相當豐富。康熙二十一年(1682)第二次東巡,帶各種醃肉40牛車、菜餚14車。康熙三十七年(1698)第三次東巡繞道蒙古路途遙遠,內務府準備了大量米、面、油、菜及奶茶、乾果等。各衙署也紛紛進貢,慶豐司爲皇帝帶上八車牛犢,掌儀司準備了各類乾果500多斤,茶房準備茶葉、奶油690斤……。

盛京內務府則要保證皇帝沿途的食材供應,以康熙第二次東巡爲例,準備134頭成豬、122頭仔豬、1500只羊及大量的雞鴨鵝等禽類。從清宮內務府及盛京內務府準備的食材來看,未見山珍海味,都是滿族人所喜食的豬、牛、羊及禽類,尤其是豬肉數量居多。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及盛京內務府不僅要保證皇帝東巡時的食材供應,每年還要向清宮進貢滿席所需的食材和東北土特產。

據盛京內務府糧莊檔案記載:每年糧莊向北京內務府繳納糧食的同時,還要交豬、牛、羊及禽類和魚,既有鮮活的又有醃製品。以乾隆朝爲例,每年秋末到入冬時節都要數次上繳鮮活的禽類。乾隆十五年十一月初六日,盛京內務府爲進送莊頭繳納肥鵝等物事諮外膳房章京:“莊頭交納肥鵝二十、鴨二十,網戶於三岔河捕得翹頭白魚四、花鯚魚四、鯉魚四、鯿花魚四,將此敬謹盛裝,乘送鹿尾之便,交給鑲黃旗騎校等送去。”緊接着於乾隆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十二月初十日又進貢肥鵝、鴨及白魚、鯉魚等。這些活禽和鮮魚從順治時期開始向北京進貢從未間斷。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每年“皇貢”兩至三次。貢品中不僅有山珍野禽,還有東珠、蜂蜜、松子、山梨、山韭菜和山裏紅等土特產。看來皇帝很留戀故鄉的味道,這一偏愛家鄉味道的飲食習慣,也影響了數百年的清宮御膳。

從北京到盛京的一宮三陵,如今乘火車幾個小時就到了,然而在清代,皇帝東巡一次要耗時數月。皇帝藉此時機行圍演武,訓練士卒,保持王公大臣和八旗官兵英勇頑強的進取精神,沿途行圍狩獵“打牙祭”,也不失爲一種樂趣。據清代比利時籍傳教士南懷仁記述,康熙皇帝第二次東巡圍獵時,僅半日就捕獲牡鹿、狼、狐狸和穴居的熊等野獸300多隻。乾隆皇帝第一次東巡,先在木蘭圍場舉行四次狩獵活動,又在蒙古哲理木盟伊克諾爾行圍三天,駐蹕伊木呼哈達休息兩天後又連續行圍十餘天。乾隆皇帝在巴彥、烏什杭阿“親射殪虎”(親自射殺一虎)。康熙皇帝第三次東巡在松花江上親自撒網捕魚並賦詩《松花江網魚》,詩中生動地描繪了皇帝捕魚收網時的喜悅心情和收穫肥魚的歡快場景,“松花江水深千尺,捩舵移舟網親擲。”“小魚沉網大魚躍,紫鬣銀鱗萬千百,更有巨尾壓船頭,載以牛車輪欲折。”詩中還描繪了在夜幕下的松花江畔,“邊令頒賜扈從臣,幕下燃薪遞烹炙”,皇帝和隨行臣子燃起篝火烹食活魚和品嚐野味的歡樂。

遵照清代典制,皇帝到盛京拜祭祖陵後,還在盛京瞻仰先祖開創基業時的故居舊宮,在清寧宮祭祖“吃福肉”。吃福肉是清初皇家年俗,福肉要選全黑毛的豬,祭祀儀式後將豬肉切成大塊用清水煮,煮熟後會分給衆人,寓意把上天賜予的福分均分給大家。乾隆八年(1743),乾隆皇帝第一次東巡與宗室諸王、蒙古王公在盛京清寧宮祭祖共食福肉,皇帝說:“爾等與朕在清寧宮祭祀,皆祖宗所賜之福,亦系滿洲舊例。”批評“怡親王弘曉不佩小刀”是違背“滿洲舊例”“遺棄舊俗”;斥責道“朕食肉未畢,而誠親王、和親王便放盌匙默坐”的悖禮之行;表揚“惟達爾漢王俟朕食畢,始放盌匙,方見遵循舊習”。在吃福肉時皇帝及宗室諸王均需自用小刀割食,而且皇帝沒有吃完,宗室諸王公大臣等不許先放下碗匙等,從中可見清帝祭天祭祖的嚴格規矩和莊重的儀式感,祭天祭祖吃福肉的滿族習俗延續了有清一代。吃福肉是滿族信仰祭祀的食俗,在御膳中有些豬肉的烹製仿照祭祀時的煮肉之法,如攢盤肉就是把煮肉切片盛盤,還有背燈肉片湯、烹白肉等都是皇帝餐桌上常見的菜品,這都與清宮祭祀食肉的滿族食俗有關。

皇帝祭祖後還要賜宴文武百官。例如乾隆四十八年(1783),乾隆皇帝第四次東巡,在盛京故宮宴請盛京將軍、都統、副都統、侍郎、年老致仕都統、副都統及永陵、福陵、昭陵總管等以下、現任解任文武大小官員等四品以上官員,還有一路扈駕隨行的蒙古王公、八十歲以上的八旗耆老等共一百零一張宴桌。

設宴採辦食材的種類及其花費如下:

“大宴桌一張,例用:白麪一百三十斤,蘇油五斤,雞蛋二百五十個,小米九升,白蜜五斤,芝麻三升六合,澄沙三升,幹綠豆粉十五斤,白糖稀五斤,白鹽一斤,白豬油三十斤,白糖三十四斤,細桃仁八斤,黑棗五斤,桃仁一斤,圓眼一斤,紅花水三斤,紅棉二十張,枝子八兩,靛花五兩,菠菜葉十斤,崗榴六個,蜜梨二十五個,紅梨十五個,秋梨十五個,檳子四十個,沙果四十個,蘋果二十個,桃十二個,鮮葡萄五斤,烏梨一斤,風枝一斤,桂圓一斤,白葡萄乾一斤,松仁一斤八兩,榛仁二斤。採買這一桌食材共用銀二十三兩四錢五分五釐。

跟桌一百張,每張例用:面一百二十斤,蘇油二十九斤,小米九升,雞蛋八十個,蜜三斤八兩,白糖稀一斤,白糖三斤,紅花水四兩,紅棉一張,崗榴七個,紅梨七個,糖梨七個,蜜梨七個,鮮葡萄一斤八兩,荔枝八兩,圓眼八兩,西葡萄八兩,榛仁一斤,松仁一斤,桃仁一斤,黑棗一斤,紅棗一斤,紅梨片八兩,採買以上一百桌食材共用銀七百四十四兩六錢。

羊三十七隻,共用銀七十五兩六錢。

採辦以上食材共用銀八百四十三兩六錢五分五釐”。

雖然沒有查到這次筵宴的膳單,但是從使用的食材看,僅有羊肉,其餘是甜點、水果和堅果,未見以往滿席當家的豬牛羊和禽類肉食。在陪都盛京故宮這次筵宴的菜品基本是涼食,雖然用羊三十七隻也是膳房事先煮熟冷盤上桌,水果、甜品居多是滿族食俗的特點,算是名副其實的盛大冷餐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