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長平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趙括爲什麼要負主要責任

長平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趙括爲什麼要負主要責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長平之戰的故事,歡迎關注哦。長平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趙括爲什麼需要負主要責任?趙括做了什麼事情?

趙以長安君爲人質,齊兵乃出,解趙困。四年,秦國攻下韓國的野王后,把上黨與韓國在今河南的領土分割開來,並且,當時的情況是韓國已經沒有任何餘力再去守衛上黨了,所以韓國最後選擇了歸投至秦國也確實是無可奈何之舉。在當時秦國還未能切實佔領領域之時,上黨太守再一次做出一個無可奈何之舉,他心生一計,把上黨給趙國,企圖與趙國聯合守住上黨郡。

長平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趙括爲什麼要負主要責任

▲趙括 (戰國時期趙國將領)

韓氏上黨守馮亭使者至曰: “韓不能守上黨。”不僅如此,他還要求孝成王不要輕舉妄動,而他所說的這一點也絕不是空穴來風,更不是對於韓國的誤解,相反這是處於消極戰況之時所無可奈何之舉的下下策罷了。但是,令他失望的是,在當時還仍然年輕的趙孝成王未能看到他的良苦用心,而是選擇忽略了秦國選擇侵佔韓國的土地佔領上黨,實際上對於趙國來說無異於是脣亡齒寒,未能認識到秦國此次舉動對趙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當時,對於趙國來說最好的舉措應該是,果斷的援助馮亭並且幫助他守住上黨,而不應貪鄰國之利。趙豹不受上黨,雖然消極,但亦是忠告。趙王不聽叔父之計,反認爲“此大利也”。趙王貪韓國的十七座城邑,受到了平陽君的反對,他就又與宰相平原君商議。平原君趙勝是趙惠文王弟,相趙孝成王,是趙孝成王初期趙國政權的實際執掌者,這年是平原君任宰相的第四年。平原君連想都不想,就說: “此大利,不可失也。”支持趙王接受韓國的上黨郡。他親自出馬接受了城池,一點都沒有聯合上黨共同抗秦的意思,把馮亭之謀變成了劫掠韓國之舉,失去了本該有的道義。這讓馮亭十分難堪。

馮亭不想以韓地入秦,所以他也自然而然的拒絕將以韓地納入趙國,正如當時的使者所言的那樣,無論是趙國還是韓國都是從之前的春秋時期的晉國分割出來的國家,也因此這兩個國家之間與別國相比要親切一些,且秦國是韓國和趙國的共同敵人,馮亭是想借趙以抗秦。想不到趙國和秦國一樣貪韓國之地,所以,他果斷的決定好斷不能與趙勝之間產生合作,也正是因爲這一點所以趙勝和馮亭之間的合作關係也沒有達成,所以在當時他們並沒有會面來商討怎麼應對秦軍這一強大的敵人,而這一點同時也是日後趙國在長平之戰中走向失敗的衆多因素之一,因爲此次會面的失敗所以導致日後趙國在面對這兵力如此強盛的秦國大軍攻打之時,並沒有得出任何有效的防守戰略,而在趙勝和馮亭並沒有達成合作的關係前提之下,並且趙勝在遭到馮亭明確的拒絕合作的前提之下,趙勝已然一意孤行仍毅然出兵上黨。“趙遂發兵取上黨出兵“取上黨”。這爲趙軍長平之戰失敗邁出了第一步。

平原君“爭馮亭以權”

因長平之戰趙國的失敗, 導致大多數人對於趙括的印象都十分消極,大多數人認爲他已然成爲了只會空口說話,而不能真正認識到實際問題的象徵人物之一。

然而,真實的情況則是十分複雜,在此之前燕國的例子就足以向趙國的君臣之間說明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其次當時向趙孝成王進諫的之人也不是朝中的官員,實際上此人就是平原君等的食客,是個能與趙國上層說上話的人,名義上好像是爲趙國着想,實際上拿了秦國的金錢。孝成王以及平原君,這麼重大的問題,竟然聽信間諜的話。

長平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趙括爲什麼要負主要責任 第2張

▲長平之戰歷史究圖

而面對當時已經不容樂觀的局勢,這位年輕的趙孝成王更是做了一個十分錯誤的決定,而此次決定同時也奠定了長平之戰最終走向失敗的前提準備條件,在當時,趙孝成王十分突然的選擇採用一個任何實用經驗都沒有的趙括來代替當時已經名成天下的老將廉頗來指揮長平之戰的整個局勢,他期待此次舉動能夠改變失敗的戰局,這也太天真了。趙王作此重大決策不可能不與宰相趙勝商議。平原君在任用趙括這一問題上有重大責任。而在此時之後,趙國選擇了更換將領,不僅如此,緊接着秦國也相繼選擇了即使更換將領的決定。

而王齕爲尉裨將的這一決定更是嚴格保密: “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秦國的換將很特別,讓打了勝仗的主將王齕爲副將,仍在原部指揮,而以白起爲主將。王齕此人並沒有太多的心思,相反他對此時更是毫無怨言,十分接受此次命令。而對於此次更換將領之事,趙國更是一點風聲也沒有聽到。而這一點也足以可以證明秦國大軍之間的將領和士兵的素質是很高的,嚴格的遵守大軍之內的命令,並且嚴格執守,並且不爭權、不奪攻。而另一方面趙國的實戰力量大幅下跌,與此相對的卻是秦國大軍力量的迅速提升,而這樣一來,兩國之間的軍力實力之間的對比則就十分清晰了,而趙國的失敗也就很快昭然若揭了,而趙國君臣則被矇在鼓裏,充當了秦國的傀儡,他們既不知彼,又沒有了解。那麼這一種情況對於趙國來說無疑也是十分不利的,因爲趙國此時連和自己國家競爭的對手的名字都一無所知,那麼又怎麼可能取勝呢? 任用趙括廉頗是趙國的失敗之三。

長平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趙括爲什麼要負主要責任 第3張

▲長平之戰歷史究圖

而倘若回看秦國此時的實力則久不難發現,秦國不僅在軍備實力方面佔據着絕對的優勢,而更是在地緣位置上佔據着地理優勢,在當時兩軍交戰的地勢上,有一個谷口,而這一個谷口對於當時的戰爭來說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爲秦軍若能夠搶先佔據這一谷口,那麼就代表着能夠事先就將趙國大軍的後退之路搶先斬斷,而不出所料,秦國大軍也果然就佔據着這一起着關鍵作用的谷口,並且秦國大軍更是進一步加強了對趙國的圍控,秦國將領下令派遣五千精銳騎兵實時監視趙軍大營中的留守部隊。

而這一舉措同時也提前宣告了趙國大軍最後的失敗,因爲,在當時秦國大軍已然完成了在谷口之地對於趙國主要軍備主力的嚴絲合縫的包圍攻勢。而另一方面,趙國大軍的另一個致敗關鍵就在於,未能迅速的突圍秦軍的包圍攻勢,而由此延誤了戰爭時機轉變的關鍵。在秦國大軍包圍住趙國大軍之時,趙孝成王下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那就是下令由趙括取代廉頗,趙括自幼熟讀兵書,勤習弓馬,成年後更是儀表雍容,言談不凡,被看作 “將門出將” 的典範。趙括的母親,馬服君夫人上書 反對任命趙括爲長平軍主將,仍然沒有改變趙孝成王的決定。趙括開始在長平前線行使指揮權之後,兩軍相持的形勢果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秦昭褰王四千七年,《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動員兵員,督察糧運,全力加強長平前線的作戰能力,無疑有積極的意義。對長平趙軍之兵員與軍的遠方來援的堵截,同時也使得其具備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的準備條件,長平此地留守的一些趙國士兵也被秦國大軍牢牢的抓在手心裏,同時也歷 經了空前嚴峻的生存能力的考驗。

長平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趙括爲什麼要負主要責任 第4張

▲長平之戰歷史究圖

乞和秦國,外交失敗

趙括到前線取代廉頗後,改變了廉頗的很多軍令,還變更了一些將領的職務棄所有物資,隊列和建制都被打散,在敵軍追擊之下,那意味着全面潰敗。但是,數十萬趙軍主力沒有行動。趙國火中取栗,從秦國的鍋裏撈走了煮熟的鴨子,秦國上下大怒。趙軍的無禮激怒了秦軍。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到長平之後,偵察兵竟斬殺了趙軍的“裨將茄”。而茄作爲當時趙國的主將將領之一竟然還能被秦國大軍一舉消滅,那麼就足以證明秦國大軍之中的偵察兵的厲害之處以及趙國對於和秦國的此次作戰戰略有諸多失誤之處。當時秦國大軍的偵察兵應該是不多,而趙國作爲開啓了戰局的首要之方竟然能夠在作戰之處就被秦國大軍一舉消滅了本國的主將之一,

這也是廉頗率領的趙國大軍在長平之戰中的首次戰敗。而衆所周知,兵家之事是極其重視首次戰爭的勝敗的,因爲若首戰告捷那麼則會大大的激發本國士兵的士氣,而倘若首戰即敗,那麼接下來的戰爭局勢也就不容樂觀。兩個月以後,“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秦軍取二城四尉已經是很重要的戰績了。首先攻下野王,把上黨這塊肉從韓國分割出來,同時把趙、楚等引入對齊的戰爭,然後是“遠交近攻”,集中力量攻韓。趙國不知與韓、魏等聯合抗秦,只貪眼前的私利,把秦國下大力氣分割出的上黨納入自己的版圖,這時,若縱觀秦趙兩國之間的軍備力量對比,則會發現,趙國此時已經瞭解了白起的厲害,所以用白起爲將而保密。

長平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趙括爲什麼要負主要責任 第5張

▲長平之戰歷史究圖

孫子說: “料敵制勝,計險易、遠近,上將之道也。”178“合變”是“兵者,分合之變也”的簡語。分就是分化敵人,使敵人的力量分化成若干小部分。合即是集中兵力。而對於趙括而言,無論是從他自身的家庭背景出發來看還是他個人的成長經歷背景來看,都不能夠得出此人善於打仗的結論。衆所周知,趙括此人出身名門,因爲他的父親趙奢就是趙國有名的戰爭名將,但他卻並沒有耳濡目染的繼承他父親的作戰天賦,這一點在長平之戰之中也有目共睹,因爲即使是趙奢本人也表明趙括雖然作爲他的兒子,但是在戰爭謀略還是作戰戰略方面都資質平平。不僅如此,廉頗更是直白的提起:“趙括的名字我常常餓能夠聽到,自然也就以爲他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爲趙括作爲其父親的兒子和土地,能夠親得其父親的真傳,但是沒想到趙括並不知合變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不知合變”的趙括和“料敵合變”的白起相遇,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白起令“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

趙國當時爲了能夠在戰爭之中取勝,趙國大軍更是果斷下令建造了秦壁,而此堵牆壁據史料記載更是堅硬無比拒不得入,而在秦國精銳部隊抵達趙國紮營之地時,秦國的大軍已經達到了兩萬五千人之多,趙國的軍力自然不能與之對抗,不僅如此,秦國的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爲二,糧道絕。”秦軍絕趙糧道是把趙軍與趙國分割,五千騎兵在趙軍營之間是把趙軍一分爲二。“出奇無窮”就是善於把自己的兵力分爲奇正,並能不斷使奇正相互轉化,使敵人分不清哪是奇正,從而戰勝敵人。用兵的這幾條基本法則,白起用得都非常精到,而趙括則不會實際應用。

長平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趙括爲什麼要負主要責任 第6張

▲長平之戰歷史究圖

較長的壘牆肯定是秦軍所建,防範趙括軍突圍。秦軍還用五千騎兵在趙括營壘和趙軍主力防線之間機動巡邏,此時已經穩住了陣腳的秦軍也有信心將他們殲滅於野外。最終,孤軍食盡,幾次突圍未果。趙括帶領殘餘的士兵做了最後一次嘗試,這兩者之間的共同作用纔是構成他最終走向失敗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倘若他在當時能夠選擇坐鎮在主戰場,並且果斷的下令派遣一名士兵或將領去突然襲擊箭頭村,那麼或許最終的戰局也會得到改變,但事實上,他卻選擇了讓自己親自上陣,但他高估了人性的底線。廉頗晚年棄趙奔魏,後又謀求返回趙國,則是另一種境界,他一直活得現實而且皮實。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