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宋朝對外關係之:宋金交聘禮儀是怎樣的?

宋朝對外關係之:宋金交聘禮儀是怎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對外關係之:宋金交聘禮儀是怎樣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宋金交聘是宋朝對外關係的重要部分。宋金兩國自北宋遣使金朝協商聯合攻遼開始,直到金朝接近滅亡,兩國斷絕交聘爲止,總共維持了長達百年的外交關係。

自建立外交關係開始,宋金兩國之間便是時和時戰。總體上來說戰爭時間較短,和平時間佔了大多數。在較長的和平時期,甚至戰爭時期裏,兩國之間保持了各種形式的聯繫。其中交聘是宋金兩國之間最重要的聯繫。

宋朝由於軍事的弱勢在外交上也處於被動地位。出於對國家尊嚴地位的爭取,在和平的主基調下,宋朝在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裏圍繞交聘的禮儀不斷努力,形成不同時期的交聘禮儀。

宋朝對外關係之:宋金交聘禮儀是怎樣的?

交聘歷史由來已久,普遍認爲交聘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諸國之間按照一定儀式制度互相遣使,制定盟約,是一種相對平等的外交關係。

宋朝的對外關係中,宋遼及宋金的交聘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這種交聘制度的形成是因爲兩國最終在戰爭上形成相持對峙,雙方都無力消滅對方,形成了長期的、相對穩定的和平時期。在長期的和平時期,兩國通過交聘互相遣使往來交流。

在宋金建立交聘制度之前就有長期的宋遼交聘。

宋遼交聘

宋遼交聘關係建立於澶淵之盟之後:“宋與契丹約爲兄弟之國,凡生辰及正旦及大喪大慶,輒有信使往來,如古諸侯之交聘,非蕃國比也”。澶淵之盟正式確定了兩國的邊界,並互相派軍戍守,此後兩國之間維持了長期的和平,彼此遣使交流。

在這種前提下建立的交聘關係,宋朝除了每年要向遼朝進貢銀絹歲幣外,在外交上還是對等的地位,這一點在澶淵之盟的內容,以及後期的國書的稱呼以及交聘禮儀上可以看到。在這種對等的前提下,兩國交聘往來頻繁,維持了相當高的規格。

宋金交聘

宋金沿襲自宋遼交聘制度,建立了相互溝通的外交關係。但是基於宋金和戰相間的情況,宋金的交聘禮儀又區別於宋遼交聘,在長期的時間裏不斷做着調整,形成了階段性的變化。這個時期的宋朝對金朝關係,不再是謀求上國對番邦,乃至夷狄的關係,而是辛苦維持平等的外交關係。這一努力持續於宋金交往的整個時期,是宋朝對金朝戰爭之外的和平爭取國家利益的努力。

宋朝對兩國的交聘往來相對於以往的對外關係,是一種相對對等的國際關係。通過交聘往來,宋朝與周邊國家密切聯繫,頻繁遣使往來,也爲兩宋瞭解外國創造了機會。通過對周邊國家的瞭解,宋朝能夠清晰地看到彼此優勢,從而可以重新定位自己,建立正確的對外關係策略

二、宋金交聘的幾個歷史階段及交聘禮儀變化

宋朝對外關係之:宋金交聘禮儀是怎樣的? 第2張

宋金交聘制度在和戰的基礎上分爲幾個主要階段。戰爭之後和談,確定一次交聘禮儀,中間雖爭執不斷,但是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直到下次戰爭迎來再一次交聘禮儀之爭。

在兩國交聘中,宋朝派遣金國的使臣主要分爲常使與泛使。常使是固定在每年的正旦生辰時派遣的使臣,主要爲禮節性。泛使也叫國信使,指宋朝有要事與金朝相商臨時派遣的使臣,是事務性的。常使與泛使的派遣,根據具體任務的不同各有專用名稱。其中宋朝對交聘禮儀的爭取主要是通過國信使來完成。

平等階段

兩國維持平等外交關係是從北宋聯金攻遼開始,直到宋金戰爭爆發結束。

宋金初次建立正式聯繫是從公元1118年,宋朝遣使赴金商議聯合攻遼開始,初期的接觸沒有正式國書,以口頭交流爲主,所以也談不上詳細禮儀。第二年,宋朝正式遣使赴金,開始商議對金稱呼。最後確定正式的外交文書用詔書形式,以君臣定義宋金關係。

金朝對宋朝的態度非常不滿,於是扣押使者半年之久。後經過金朝爭取,在1120年宋朝再次遣使赴金,兩國簽訂海上之盟,初步確定雙方平等地位,互相都用國書往來。

宋金正式討論交聘禮儀是從1122年開始。金國開始對交聘禮儀提出要求,要求沿用宋遼交聘禮儀。第二年,金朝同意宋朝贖回從遼朝佔領的燕京,同時雙方確定了交聘禮儀,基本繼承了宋遼交聘禮儀,只是沒有以兄弟稱呼兩國關係。

此後兩國的交聘在各方面都是以對等的方式進行,雙方稱呼對方以及自稱都是皇帝,比如宋對金的國書上稱:大宋皇帝致書於大金皇帝闕下。金朝的回書也是一樣稱呼。在接受國書上的禮儀也是平等對待,金國使者捧書匣進入殿前,跪於殿下進書匣。宋朝閣門使跪接書匣,然後捧書匣升殿,授於內侍都知,內侍都知啓匣取書以授宰臣,宰臣宣讀國書。金國方面禮儀也是如此。這種平等狀態持續到金朝攻宋。

稱臣階段

金朝打敗遼朝之後,很快對宋朝發動了戰爭。金朝對宋的戰爭改變了兩國平等的交聘關係,宋朝開始向金朝稱臣,金朝和宋朝進入君臣關係時期。

1125年,金太宗開始攻宋,平等的交聘關係被打破。金朝第一次攻宋,包圍宋都開封。宋朝開始主動向金朝稱侄,以伯稱呼金朝。第二年,金朝二次侵宋,攻破北宋首都,宋朝以向金朝稱臣和議而不得,宋朝君主直接被金人擄走。

1127年南宋建立後,金國持續侵略,意圖滅宋。趙構乞求向金國奉表稱臣,以求金國退兵。金國置之不理。

直到1137年,戰爭天平開始向宋國傾斜,南宋穩住了形勢。金朝在意識到不能滅宋的情況下同意講和,隨後派使者持詔書赴南宋。金使要求所過州縣及宋朝的迎接使臣以應天子詔書的禮節對待。金朝使者在面見宋朝皇帝時,也要求改爲東西對面而坐,將宋朝皇帝置於等同金朝臣子地位。在遞交國書的儀式上,最後也是爭執不下,最終由宰相秦檜親自接詔書。接受國書的禮儀變得不平等。

到1141年,金國同宋朝簽訂紹興和議。宋朝對金朝的外交文書改爲“表”,並開始以宋帝,下國自稱。接受金國詔書的儀式也改爲金朝使者北面立於宋朝皇帝榻前跪進國書,宋朝皇帝則要降榻親自接受詔書。金朝方面則保持原來不變。金朝和宋朝在外交上正式確定君臣關係。

互爲叔侄、伯侄階段

兩國君臣關係持續到1164年的隆興和議之前。

金朝對兩國君臣關係依然不滿,希望能徹底滅掉南宋,於1161年再次侵宋。然而這次攻宋戰爭以金朝失敗結束,金朝皇帝也被部將殺死。隨後金朝新皇帝金世宗要求依然延續按紹興和議確定的君臣外交關係。

宋朝內部希望藉此有利時機改變雙方不對等的關係,於是宋金兩國爆發一系列外交爭執。然而一番爭執下來,宋朝始終沒能改變奉表稱臣的狀態。宋朝意識到外交手段無法改變宋朝地位,於是希望通過戰爭方式收復失地以及改變稱臣的外交狀態。這場戰爭稱爲符離之戰,結果以宋軍潰敗告終。宋金在1164年(隆興二年)議和,稱爲隆興和議。

隆興和議爲宋朝爭取到一定地位的提升,兩國改君臣爲叔侄之國,地位對等。宋朝給金朝的交聘文件也由表改回國書,但是在實際的禮儀:互相的稱呼,以及如何接受國書上還是不平等的。宋朝國書上自稱仍然只能是宋皇帝,不是大宋皇帝。在接收國書的儀式上一直保留了宋朝皇帝親自起身站接國書的禮儀。

倍感屈辱的宋朝君臣不斷試圖爭取平等的外交關係,雙方在交聘禮儀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博弈。宋朝再三遣使金國,請求更改交聘禮儀,並在迎接金使的過程中搶奪國書。宋朝一意改變交聘禮儀的行爲遭到金國極力抵抗,最終在金朝堅持下,宋朝沒能改變不對等的外交關係。

到1206年,宋朝再次發動北伐戰爭,北伐失敗。宋朝請求議和,金國要求以君臣相稱方可議和。在宋朝的努力爭取下,最終改叔侄爲伯侄並增加歲幣,兩國簽訂和約,稱爲嘉定和議。嘉定和議使金宋兩國以叔侄之國,變爲伯侄治國,地位略有下降,其他交聘儀式不變。

這種關係一直持續到1218年金國滅亡前期,宋朝拒納金使,兩國斷絕交聘。

宋金交聘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初接觸時的平等對待,戰爭爆發後完全不平等的君臣之國,以及以後表面平等實際低人一等的叔侄,伯侄之國。在不同階段交聘禮儀不斷髮生着變化,宋金雙方圍繞着交聘文書形式,接國書的禮儀等不斷的發生外交鬥爭。

從宋國關於交聘禮儀的不斷爭取看到了宋朝在外交上的努力,但是最終通過外交手段沒能改變不平等的地位。可以說宋金交聘是兩國戰爭的延續,兩國地位在軍事鬥爭中已經基本確定下來。

中國古代王朝對外關係往往是一個龐大的中央帝國與周邊“夷狄”的關係。這種關係中,中國王朝始終以天朝上國自居。宋遼,宋金之間的交聘關係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不多的多國政治時期,交往雙方以相對平等友好的方式進行了外交聯繫。

兩國交聘禮儀非常嚴肅,涉及國家尊嚴,地位,因此對每個稱呼,每個儀式的細節宋朝均做出了不斷的爭取。雖然總體上處於弱勢地位,但也反映了宋朝在戰爭之外爭取國際地位,維護國家尊嚴的努力。這也體現了宋朝在外交手段上的成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