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打仗爲何執意攻城,而很少繞開呢?

古代打仗爲何執意攻城,而很少繞開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翻遍歷史古籍,其中記載最多的一項大概就屬於戰爭了。戰爭對於任何一個時代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無論是在現代影視劇中還是在史書記載中,我們都能看到一副屍橫遍野的景象躍然眼前。特別是在攻城的時候一定是一段特寫。一般一場戰役下來傷亡最大便是在攻城的時候。

古代打仗爲何執意攻城,而很少繞開呢?

很多現代人看到這樣一副情景都會聯想到,難道不能繞過去嗎?非要攻城不可?畢竟現代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四通八達。基本上從任何一個方向都能走通到你想要到達的地方。可是要知道,1912年清朝滅亡以前的中國和現代是大不相同的。

在古代城牆的修建的地理位置都非常的高,同時地勢險要。爲的就是能夠居高臨下的防禦敵人。舊時的農耕民族,爲了應對戰爭便使用了一些特殊的製材,比如說土木還要鑽石等等材料,鑄就一道厚厚的城牆來抵禦敵人的進犯。

明朝時期(1368年),朱元璋率兵攻克徽州後,拜訪了一位名叫朱升的隱士,希望能求得治國安邦還有進退之道。朱升便送給了朱元璋九個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朱升的建議。命令各州府縣廣建城牆。

後來明朝宦官當政,君不理國事漸漸走向了衰敗,民間農民軍起義,清軍趁機入關。這些城牆也起到了很大的防禦作用。看過相關歷史的人可能就會奇怪。爲何這些起義軍都不繞過去,而是一定要正面強攻呢?

歷史學者認爲,根本繞不過去,甚至可以說想繞但也不敢繞。平時大家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城牆可能就只是一面牆而已,實際上古代的城牆都是根據地理環境嚴密設計的,經常建立在交通重要的道路上,與地勢險要的山隘相連接。然後好做相關的戰略部署。

古代打仗爲何執意攻城,而很少繞開呢? 第2張

兩軍交戰的時候,如果攻城方發生了變化。想要繞過城池。那麼根據城牆地勢的設計來說。一定是要繞很遠。路途中還要帶上糧食,而城內的人則是以逸待勞。等敵軍到時候,早已經打好了埋伏,佔領了優勢的地形隨時準備伏擊。

所以繞城簡直就是拋棄了地利與人和。這兩樣都是在戰爭中最爲至關重要的東西。相比於一鼓作氣正面攻下城池。可能投機取巧繞過去還要付出更大的傷亡代價。所以專家纔會說:想繞但是不敢繞。如果這麼容易就繞過去的話,那麼歷代皇帝費盡心機,甚至掏空國庫來修建城池。豈不是失去了意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