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雍正皇帝爲何詔令驅逐傳教士 源於一起教會案

雍正皇帝爲何詔令驅逐傳教士 源於一起教會案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雍正皇帝爲何詔令驅逐傳教士,明清時代,許多外國人都來中國進行傳教活動,到了清朝,這種傳教活動是越來越嚴重,但是到了雍正年間,雍正卻突然下令驅逐傳教士,成批的傳教士被逐,這是爲什麼呢,下面小便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雍正皇帝爲何詔令驅逐傳教士。

來到中國最早的一批傳教士,以16世紀的利瑪竇最爲有名,繼利瑪竇之後,德國耶穌會士湯若望於17世紀初滿懷着對東方的幻想來到了中國的明王朝,歷經幾代皇帝變更,甚至目睹了明清朝代的更替。數十年來,湯若望一直從事着曆書的編纂和整理,深受皇帝的賞識,清軍入關之後,湯若望便被順治皇帝所接納,他的學識深深打動了清廷的王室,包括孝莊太后、順治皇帝在內,很多人都從他身上學到了許多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思想。

雍正皇帝爲何詔令驅逐傳教士 源於一起教會案

網絡配圖

對於湯若望等傳教士受寵之事,大臣鰲拜深感爲恨。鰲拜認爲,過多聽信西學,會動搖清王朝的傳統根基,因此湯若望不除不行。於是他和反對西學派的大臣聯合起來陷害湯若望,由於剛剛登基的康熙小皇帝尚未能完全把持朝政,所以無法營救湯若望,直到孝莊太皇太后出面,湯若望等西學者才走出監牢。

然而,從鰲拜的身上就可以看到,清王朝的絕大多數臣子對西學和傳教士都是有所忌憚的。雖然康熙皇帝對西洋科學甚是沉迷,常常仔細鑽研,並鼓勵天主教在中國發展、允許傳教士傳教,可是他的兒子雍正皇帝卻對傳教士深惡痛絕,甚至將傳教士逐出中國,殺害大批西學者。

雍正皇帝之所以這樣做,起因源於福建一起教會案件。雍正元年(1723年),福建省福安縣有一個生員教徒突然棄教,向官府告狀,聲稱教士修建教堂,大肆斂財,教堂裏男女混雜,實在是敗壞風氣,有辱斯文。對於封建傳統禮教甚是嚴格的古代社會,男女一向不得逾越,但西洋教會卻並沒有這種限制,而西學主張的民主思想、人人平等對君權提出挑戰,更是動搖大清社稷之根本。雍正皇帝越發覺得傳教士具有無形的危險性,幾經思量,終於下詔全國驅逐傳教士。

雍正皇帝爲何詔令驅逐傳教士 源於一起教會案 第2張

網絡配圖

雍正驅逐傳教士是逐步進行且手段緩和,他的驅逐理由即是西洋傳教的覆蓋面積過大,有意識形態侵略的嫌疑,同時也妨礙了其他宗教的發展,所以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應當被有效地遏制。另外,康熙皇帝在位期間,羅馬教皇於1715年發佈禁令,嚴禁中國教徒尊孔祭天,康熙帝對此非常震怒,於是下令只有承認中國禮儀的教士才能留在中國,意思是與羅馬教皇分庭抗禮。雍正帝作爲康熙帝的繼承人,自然不能在氣勢上輸給對方。

還有一件事情是雍正帝不得不擔心的。由於西洋傳教士所宣傳的思想是反封建、反專制的,因此民間有很多組織借西學的名義策劃反動活動,令清廷不堪滋擾,因此傳教士驅逐活動迫在眉睫。

種種原因疊加在一起,令雍正帝下定決心驅逐傳教士。就這樣,西方傳教士漸漸從中土各地消失殆盡,只在廣州一帶還有活動。一些留在南洋的傳教士依靠辦新聞報紙的方式立穩腳跟,卻再也不敢以傳教的名義暢遊中國。清王朝也是自雍正帝開始,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這無疑加速了清王朝落後和滅亡的趨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