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教皇權和教皇國的起源:天主教加強了教皇的統治

教皇權和教皇國的起源:天主教加強了教皇的統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皇權和教皇國的起源與社會發展和國家的變化脫不了關係,可以說社會的動盪是它的起源之一。

教皇一詞源於希臘文,意爲父親。四世紀時基督教的所有主教都獲得這一稱號,而從五世紀起才爲羅馬主教所專有。羅馬帝國遷都於君士坦丁堡以及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爲了保衛羅馬城以防禦“蠻族”的侵掠,這一切都有助於羅馬主教(即教皇)權力的提高。

教皇權和教皇國的起源:天主教加強了教皇的統治

教皇上升爲政治勢力屬於六世紀末期的事。在拜佔廷戰勝東哥特王國的戰爭(535一555年)以後,意大利又遭受倫巴德人人侵(開始於568年)。教皇格利哥里一世(59。一604年)曾從事抵禦倫巴德人的進攻,並使倫巴德人飯依天主教,此外還派遣以聖奧古斯丁爲首的四十名本篤派修士組成的佈道團到英國傳教。一時羅馬主教成了傳播夭主教和抗禦外敵的首領。至於說教皇是奉基督之命在羅馬傳教併成爲主教彼得的繼承人,因商有權統治所有教會的神話,則是爲教皇擅權作辯護而編造出來的。

教皇國的建立是歐洲各國長期政治鬥爭的產物。七世紀至八世紀上半期意大利半島存在三種勢力:拜佔廷的、倫巴德的和教皇的勢力。拜佔廷實行的是皇帝教權主義的政策,在宗教問題上由皇帝做出決定,要求羅馬必須服從皇帝規定的教義。但在倫巴德人侵略羅馬時他又無力保護教皇。拜佔廷的援助既然不能指靠,“教皇就開始尋求外國(法蘭克人等)君主的保護。這就成了他們慣用的手段”。

教皇權和教皇國的起源:天主教加強了教皇的統治 第2張

從克洛維阪依天主教以來,法蘭克歷代國王都比信仰阿利烏斯派的其他“蠻族”國王更容易和教皇接近。七世紀末聖卜尼法斯等從英國到大陸傳教,新建了一些主教區和修道院。因傳教是在教皇主持下進行的,新的教會受羅馬管轄。而聖卜尼法斯在高盧進行教會改革,召開宗教會議所作出的決定,都得到法蘭克統治者的支持和批准。正是法蘭克統治者與教會的密切合作,才促使教皇們脫離君士坦丁堡而求助於法蘭克.人的保護。天主教勢力在西歐的擴展及其自查理·馬特以來所形成的政治實力,爲建立統一的夭主教世界鋪平了道路。

教皇權和教皇國的起源:天主教加強了教皇的統治 第3張

此後政教結合愈來愈密切。教皇扎恰裏(741一752年)鑑於丕平急欲廢翻墨羅溫朝國王而自立,鼓蠍力予以支持。751年丕平的登極是由教皇派出代表在蘇瓦桑爲他加冕的,754年教皇斯提芬三世(752一757年)無力使倫巴德人離羅馬,親往法蘭克求援。雙方達成了協議。這一協議源於753年(或稍早)在羅馬僞造的文件,即所謂《君士坦1一的思賜》。這一文件僞稱,皇帝君士坦丁把拉特蘭宮、羅馬以及帝國的西部交給教皇塞爾維斯特(314一335年),自己則遷居帝國的東部。它承認教皇爲教會首腦,皇帝被視爲他的也從。事實上王平出迎斯提芬三世於龐蒂翁,讓教皇乘馬.而自己則徒步以示崇敬。教皇踢他以“羅馬人貴族”的頭銜。這樣就使加洛林朝的君主成了羅馬的保護者。

教皇權和教皇國的起源:天主教加強了教皇的統治 第4張

前文已經提及,丕平兩次率軍進入意大利迫l使倫巴德國王愛斯圖夫投降,把奪自拜佔廷的原拉文那總督區一的地方交給教皇及其繼任者進行統治。於是出現了教皇國(756年6月)。當時拜佔廷代表曾要求收回這一失地而遭到巫平拒一絕。他說,他來意大利是“出於愛聖彼得,而不是出於愛拜佔廷皇帝之情”。

從教皇國的建立可以清楚地看到政教之間互相利用的關係。新的教皇國爲了繼續抗禦倫巴德人以及反對內部的軍事貴族而經常需要王權的保護。當它重又遭受倫巴德人的威脅時,丕平的繼位者查理於774年出兵把他們打敗,自取倫巴德的王位,並確認“丕平獻土”,甚至爲教皇國又增加新的領土。

教皇權和教皇國的起源:天主教加強了教皇的統治 第5張

799年教皇立奧三世被羅馬有勢力的反對派囚禁而即將被廢位工時,他逃往查理的朝廷,查理派人護送他回羅馬並保障他的安全。翌年查理來到羅馬,懲治了教皇的政敵。於是教皇於800年聖誕節在聖彼得教堂爲查理加冕,在場的人把他稱爲“羅馬人的皇帝“。

這一幕戲劇不僅反映出教皇權需要強有力君主的保護,而查理也更需要國家的天主教化來加強統治。他任命主教、修道院長並鼓勵他們設立學校,培養帝國需要的官藝訓練教士進行宗教宜傳,使教會成爲上層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