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腓特烈一世是什麼出身?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腓特烈一世是什麼出身?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腓特烈一世普魯士王國第一代國王,在位時間:1701年-1713年。 本站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1701年1月18日,神聖羅馬帝國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威廉·馮·霍亨索倫在普魯士公國的首都柯尼斯堡加冕爲普魯士國王,自此勃蘭登堡—普魯士轉變爲普魯士王國。普魯士是波立聯邦藩屬國,而腓特烈一直以德意志諸侯自居,那他在神聖羅馬帝國稱王爲何要用波立聯邦諸侯的頭銜呢,

一,霍亨索倫家族

 

腓特烈一世是什麼出身?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普魯士王國有兩個源頭,一個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勃蘭登堡選侯國,一個是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普魯士公國,因此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在稱王之前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勃蘭登堡選帝侯,一個是普魯士公爵,所以他既是德意志諸侯也是波立聯邦的諸侯。

勃蘭登堡選侯國與普魯士公國本是分屬德意志與波立聯邦的兩個諸侯國,之所以能合併到一起跟霍亨索倫家族有很大關係。霍亨索倫家族起源於神聖羅馬帝國施瓦本公國畢森根的霍亨索倫城堡(今屬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杜賓根行政區措倫阿爾布縣)。

霍亨索倫家族第一位有據可考的先祖爲11世紀的索倫伯爵布爾夏德一世。此後該家族成員通過支持皇帝獲得封地及聯姻、購地等方式迅速擴大領地,逐漸成爲大貴族。14世紀中葉,索倫家族成員在索倫(德語:zollern)前冠以“霍亨”(德語:Hohen,意爲“高貴的”)字樣,於是該家族自此稱爲霍亨索倫(德語:Hohenzollern)家族。

1415年,羅馬人民的國王西吉斯蒙德(後來加冕爲神聖羅馬皇帝)爲了感謝腓特烈的救命之恩,於是授予他勃蘭登堡選帝侯的頭銜,自此勃蘭登堡選侯國歸屬霍亨索倫家族。由於勃蘭登堡選帝侯爲神聖羅馬帝國七大選帝侯之一,因此該家族得以崛起成爲德意志最重要的家族之一。

1510年,勃蘭登堡-安斯巴赫藩侯腓特烈二世(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的支系子孫)之子阿爾布雷希特在舅舅波蘭國王兼立陶宛大公齊格蒙特一世的支持下,成爲條頓騎士團大團長。1525年,阿爾布雷希特爲了獲得統治普魯士的世俗權力,於是向齊格蒙特一世宣誓效忠,自此成爲普魯士公爵,條頓騎士團領地也轉變爲普魯士公國。

二,勃蘭登堡—普魯士

腓特烈一世是什麼出身?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1594年,勃蘭登堡選帝侯約阿希姆·腓特烈之子約翰·西吉斯蒙德與普魯士公爵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之女安娜結婚,爲以後霍亨索倫家族的勃蘭登堡選侯支系與普魯士支系合併打下基礎。1608年,約翰·西吉斯蒙德在父親去世後成爲勃蘭登堡選帝侯,便爲普魯士公國以後的地位同波立聯邦進行交涉。

1611年,約翰·西吉斯蒙德獲得波蘭國王兼立陶宛大公齊格蒙特三世的允許,擔任精神失常的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的攝政,也獲准在他死後繼承普魯士公國。1618年,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逝世,約翰·西吉斯蒙德因此成爲普魯士公爵,勃蘭登堡選侯國與普魯士公國也因此合併爲勃蘭登堡—普魯士。

三,腓特烈稱王

1640年,腓特烈·威廉成爲勃蘭登堡選帝侯兼普魯士公爵,他與歷代普魯士公爵一樣,都不想當波立聯邦的附庸,於是對內發展軍事,大力提升自身實力;對外在瑞典與波立聯邦之間左右橫跳,維持普魯士的獨立地位。

1655—1660年,瑞典與波立聯邦爆發第二次北方戰爭。腓特烈·威廉在戰爭中左右逢源,成功使得波立聯邦承認普魯士公國擁有自主地位。1660年瑞典、波立聯邦、神聖羅馬帝國、勃蘭登堡—普魯士四方共同簽訂《奧利瓦條約》,波立聯邦承認霍亨索倫家族擁有普魯士公國的完全主權,如果該家族絕嗣那普魯士仍歸波立聯邦。

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去世,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終結。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爲了替自己的孫子費利佩·德波旁-伊-巴伐利亞謀取王位,便以費利佩是卡洛斯二世的外甥爲由,聲稱他對西班牙王位擁有繼承權。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對此十分不滿,稱自己的兒子查理纔是西班牙王位合法繼承人。

勃蘭登堡選帝侯兼普魯士公爵腓特烈·威廉·馮·霍亨索倫一直夢想擁有國王的頭銜,見利奧波德一世的主張並未得到多少歐洲國家的支持,於是主動向他示好,表示支持查理爲西班牙國王。利奧波德一世對腓特烈的雪中送炭十分感動,於是同意授予他國王的頭銜。腓特烈有兩個頭銜,因此他可以提升爲“勃蘭登堡國王”或“普魯士國王”。

神聖羅馬帝國法律規定,帝國境內只能有兩個國王頭銜:“羅馬人民的國王”(神聖羅馬皇帝加冕前的頭銜)或“波西米亞國王”(經常由神聖羅馬皇帝兼任)。因此腓特烈·威廉·馮·霍亨索倫不能選擇加冕爲“勃蘭登堡國王”,但普魯士一直屬於波蘭,並非神聖羅馬帝國的傳統領地,因此他可以加冕爲“普魯士國王”,這樣就不會冒犯皇帝利奧波德一世。於是1701年腓特烈一世加冕爲普魯士國王,仍爲德意志諸侯。

四,普魯士國王頭銜

腓特烈一世是什麼出身?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3張

1701年腓特烈一世加冕時採用的頭銜爲“Knig in Preuen”(意爲在普魯士的王),而非“Knig von Preuen”(意爲普魯士國王),這是爲了尊重波立聯邦而做出的讓步,承認普魯士與波立有很深的淵源。同時腓特烈一世仍然兼任勃蘭登堡選帝侯,因此名義上他在勃蘭登堡選侯國境內不能使用國王的頭銜,但事實上勃蘭登堡選侯國已經成爲普魯士王國的一部分。

1772年的波立聯邦十分衰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因此聯合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婭對其進行了第一次瓜分,獲得了大片土地。同時腓特烈二世將頭銜改爲“Knig von Preuen”,再也不用顧忌波立聯邦的威脅,成爲了真正的國王。

總的來說腓特烈一世擁有勃蘭登堡選帝侯與普魯士公爵的雙重身份,可以選擇其中一個頭銜加冕爲國王。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實力仍然強大而波蘭立陶宛聯邦卻走向衰落,因此腓特烈選擇了普魯士,加冕爲普魯士國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