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春秋打仗五十步爲什麼嘲笑一百步 跑五十步的人有沒有資格嘲笑

春秋打仗五十步爲什麼嘲笑一百步 跑五十步的人有沒有資格嘲笑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打仗爲什麼要跑五十步,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戰國時期,孟子與梁惠王魏罃有過一次著名的談話。

梁惠王又叫魏惠王,是魏國的第三代國君。魏罃繼位時,魏國經過魏文侯、魏武侯兩代君主的精心治理,正在進入鼎盛階段,成爲戰國七雄中第一個稱霸者。魏罃將都城從安邑遷都大梁,因而人稱梁惠王。梁惠王在位期間,重用名將龐涓,使得魏國實力大增。

春秋打仗五十步爲什麼嘲笑一百步 跑五十步的人有沒有資格嘲笑

然而,龐涓陷害同學孫臏,梁惠王不知其中的利害關係,置之不理。孫臏裝瘋從魏國逃脫後來到齊國,成爲一名將領。孫臏隨即率領齊國軍隊兩次打敗龐涓率領的魏國軍隊,魏國因而走上了下坡路。及至後來,魏國相繼遭到秦國和楚國的打擊,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

梁惠王在與孟子談話時,正是國家治理一帆風順之際,不免有些沾沾自喜,自吹自擂,認爲自己如此用心、辛苦,百姓卻沒有什麼增加。孟子是何等人,最看不慣驕傲自大的國君。在他的心目中,“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國君的地位最低。因此,就不免要給他潑一潑冷水。

春秋打仗五十步爲什麼嘲笑一百步 跑五十步的人有沒有資格嘲笑 第2張

孟子說了一番話:“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知道梁惠王喜歡打仗,就以打仗來作爲比喻。他舉了一個例子,打仗時,一方丟盔棄甲逃跑,有的人逃跑了50步,有的人逃跑了100步。逃跑50步的嘲笑別人逃跑了100步,這是怎麼樣呢?

梁惠王不知是計,說:“50步怎麼能嘲笑100步呢?大家都是逃跑,一樣一樣的。”

春秋打仗五十步爲什麼嘲笑一百步 跑五十步的人有沒有資格嘲笑 第3張

於是,孟子就告訴他,既然如此,就不要與鄰國比百姓的多少,而是要採取實質性的好政策,讓老百姓休養生息,才能達到天下歸心的目標。

此後,一句成語“五十步笑百步”誕生了。其實,如果叫較真的話,在春秋時期打仗,逃跑50步的人,還真有資格嘲笑逃跑100步的人。

要討論這個問題,就得說到春秋時期的打仗。

我們知道,所謂春秋,即東周的前半段。春秋共有100多個大小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幾乎都是由東周分封出去的,國君不是周天子的家人就是親屬。因此,諸侯國之間有着“打斷骨頭連着筋”的親戚關係。當諸侯國之間不得不發生戰爭時,不會“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殺個你死我活,而是彬彬有禮,充滿儀式感。

春秋打仗五十步爲什麼嘲笑一百步 跑五十步的人有沒有資格嘲笑 第4張

在打仗之前,一方要送戰表到另一方,約定時間地點開戰。在戰表裏,要說明我爲什麼要跟你打仗,你多麼多麼卑鄙無恥,我多麼多麼正義爆棚,這叫師出有名。當然,戰表裏的用詞肯定不會這麼粗魯,而是引經據典,謙虛恭敬。被挑戰的一方,則要設宴招待挑戰的一方。宴會上要奏樂,送戰表的使者要答謝。

到了約定的時間,雙方來到約定的地點兵戎相見了。由於時間地點已經約好,後來名將們經常使用的埋伏、偷襲、聲東擊西、圍魏救趙之類的戰術,統統都沒有用武之地。爲了避免影響老百姓種田,打仗的戰場一般選擇在兩國之間的邊疆,荒無人煙的地方。因此,戰場又被稱爲“疆場”。

春秋打仗五十步爲什麼嘲笑一百步 跑五十步的人有沒有資格嘲笑 第5張

打仗之前,雙方要排好隊列,擺好陣型,之後就可以開戰了。按照戰場禮儀,如果一方沒有排好隊列,擺好陣型,另一方是不能率先進攻的。

在泓水之戰中,宋襄公親自率領大軍與楚軍作戰。楚軍渡河時,宋襄公哥哥目夷勸他趁機進攻楚軍,但宋襄公拒絕了。楚軍渡過河,正在排列成陣,目夷又建議宋襄公發號施令開始進攻,可宋襄公還是沒有這樣做。當楚軍排好陣型後,宋軍才與之作戰。由於楚軍具有優勢的兵力、旺盛的士氣、有利的地理條件,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在戰鬥中負傷,第二年就因傷而死。

在這裏,宋襄公很好地遵守了戰場禮儀,卻被後來人嘲笑了2000多年。難怪有人說“人心不古”……

春秋打仗五十步爲什麼嘲笑一百步 跑五十步的人有沒有資格嘲笑 第6張

既然是打仗,那麼總有一方會吃敗仗。春秋時期,當一方敗退後,另一方一般不會追擊,點到爲止。如果實在要追擊,也不會超過50步。這樣一來,逃跑50步的士兵,還處於戰場中,不算撤離戰場。只有逃跑50步以上,甚至跑了100步,這樣纔算安全。

所以,逃跑50步的人,真的有資格嘲笑逃跑100步的人。

【參考資料:《孟子·梁惠王上》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