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揭祕古代打仗和糧草的關係 爲什麼一打起仗來就特別費糧草

揭祕古代打仗和糧草的關係 爲什麼一打起仗來就特別費糧草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打仗和糧草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其實並不是非戰時不消耗糧草,而是戰時的糧草消耗速度太快了。司馬遷曾經說過:“糧草不夠多,就切記不能和敵方打持久戰。”

以乾隆在位時期攻打緬甸爲例,1萬滿兵、3萬漢兵和各類馬匹10萬計算,10個月的糧食需要42萬石,清朝時期1石等於10鬥,1鬥等於12斤。意思就是說,這4萬的士兵和10萬的馬匹在10個月內會消耗糧食25200噸。

揭祕古代打仗和糧草的關係 爲什麼一打起仗來就特別費糧草

由此可見戰爭對糧草的需求量有多大,而且這還只是計算士兵的消耗量,實際上運輸糧草的後勤部隊本身也會消耗大量的物資。

輜重隊自身消耗

由於交通和科技的限制,導致古代行軍打仗需要強大的後勤隊伍來提供糧草、衣物和軍械等各種物資,所以出征的隊伍中非戰鬥人員的比例是很高的,一般可以達到五分之三。史書上常常提及的十萬大軍,真正有戰鬥能力也就四萬左右。佔比如此之高的輜重隊自身也消耗着物資,這才容易導致糧草不足。

非戰爭時期軍隊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古代有一種特殊的農業生產方式叫屯田,由官府負責組織經營,安排士兵和屯民耕作官田,採取大面積耕作的方式和利用先進生產工具。

可以集中人力和物力生產大量的糧食,足夠滿足非戰時的軍隊糧食需求。唐朝時期,藩鎮使爲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起到很大的功勞,節度使的軍隊就是通過屯田實現自給自足。但到了後期,節度使的權力也一步步擴大,逐漸形成割據一方的局面。

減少糧草運輸過程的消耗

爲了減輕糧草,就必須儘量減少部隊中後勤人員的比例,爲此古人想了很多辦法。例如秦始皇專門修建“秦直道”通往甘肅,宋朝時期在北方修建了運河用於運輸、明朝朱元璋在北伐時,爲了縮短運糧路程,直接在鬆亭關大寧會州修了糧倉。這些方式都是爲了降低糧草在運輸過程中損耗。

遊牧民族的特殊補給方式

蒙古帝國曾經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馳騁亞歐大陸,其中後勤補給方式有很特殊,他們將牛肉切細後曬乾,裝進羊胃袋裏,行軍途中通過肉乾和水就可以解決吃飯問題。此外,遊牧民族還會攜帶馬和羊等牲畜,這便是移動的糧倉,不必依靠龐大的後勤補給隊伍,大大減少糧草的消耗。

兵力的消耗和補充

戰爭一旦打響,除了快速的物資消耗,士兵也會出現大量傷亡,兵力的消耗需要補充,所以需要遠遠不斷提供新的兵員,就需要增加徵兵量。農民中年輕的勞動力就會被抽走,這會嚴重破壞農業生產,這無疑是釜底抽薪,所以非到不得已的時候,將軍都不會選擇打持久戰,一般都會選擇速戰速決。

揭祕古代打仗和糧草的關係 爲什麼一打起仗來就特別費糧草 第2張

古代打仗,尤其是打秦趙長平之戰那樣的陣地戰、持久戰,後勤糧草供應往往會成爲決定最後勝負的關鍵,動輒十萬、幾十萬的士兵每天消耗的糧草,可不是個小數目。受古時候農業生產力限制,日常雞蛋、豬肉等富含蛋白質與脂肪的副食品供應較爲缺乏,士兵們基本是就着鹹菜湯吃白飯。這樣的吃法一個青壯年每天可以幹掉2斤米,1萬士兵每天就是2萬斤米,10萬呢?20萬斤!

如此巨大數目的日消耗量,對國家的糧食供應能力可是巨大的挑戰!而且,這裏算的僅僅只是人吃的糧食,還沒加上軍中馬匹嚼的呢。漢武帝爲打敗匈奴,不惜好馬喂精糧,軍馬吃的可都是黃燦燦的粟米,馬吃的可比人多,又增添一筆不小的糧食供應。

海量的糧食,完全由內地產糧區運往前線邊區,再強的國力也吃不消啊!於是,從漢朝初年開始,朝廷就出臺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商人、平民等民間力量參與去往邊境的運糧活動。但即便如此,邊境糧食依然吃緊,爲啥?因爲遠距離運輸的成本實在太高,效率又實在太低。

古代有句話,叫“千里不運糧”。後勤輜重部隊裏的人和馬,來來回回在路上的日子,也要吃糧食吧。運個幾十上百里地還好說,運去100斤糧食,除去沿途押解人馬吃喝,也還能剩下個七八成,可要是走上千把裏,估計糧食運到軍營的時候也就沒留下多少了。

因此在大多數時期,古代軍隊的吃飯問題,基本還是要靠自己解決,怎麼解決呢?彆着急,咱中國人到哪裏都能想辦法種地。

揭祕古代打仗和糧草的關係 爲什麼一打起仗來就特別費糧草 第3張

早在漢末三國時期,諸葛亮爲出祁山討伐魏國,就組織過士兵和無地流民,在漢中地區開墾土地種田打糧食。那時候的士兵,沒有現代這麼高的職業化水平,平常不打仗的日子,就挽起褲腿下田種地。這樣的糧食生產模式,叫“屯田”,有些類似於今天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由軍隊士兵種地的叫“軍屯”,換成無地流民或遷移百姓又叫“民屯”,說起來相同的意思就是這塊地已經被我們佔下種地、蓋房子了,是我們的地盤。

既能防守邊疆,又不需要從內地費心費力運糧食過去,這樣的軍隊實在是是太好了!

南北朝、隋唐時期的政府,大多實行閒時爲農、戰時爲兵的“府兵制”,不僅節省了糧食,甚至就連作戰馬匹也由士兵自行準備。比如,花木蘭去往軍營報到前,就四處張羅“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室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

朱元璋更是對這種自給自足型軍隊喜歡得不得了,因而在全國各地以衛和所爲單位設置“軍戶”,並且配備相應的土地、水塘、山林等生產資源,基本做到了明朝版的南泥灣開荒。

小時候餓過肚皮的朱元璋看到這幅情景,樂呵呵地說:“我養兵百萬,卻不用消耗民間一粒糧食。”

然而,明朝的這套制度運行到後面逐漸面臨解體,以軍戶爲主體組成的軍隊越來越缺乏戰鬥力。這也難怪,你朱元璋就能保證軍戶家的孩子代代都是打仗的材料?要是連兒子都生不出,生的都是女孩呢?於是,以當兵領工資的職業化軍隊成爲了主流,如此一來國家又得花錢給糧食養着幾十、上百萬的軍隊,以及這幾十、上百萬軍隊背後上千萬數量級的軍屬,財政負擔也就響應地日益加重。

國家豢養職業化軍隊,一旦打起仗來,兵馬開赴邊疆,那麼後勤輜重運輸就又回到了老問題上,運輸成本太高、運輸效率太低。參與軍需運輸的民夫、牛馬脫離農業,就不再向外生產、輸出糧食了,轉而反過來要國家拿出糧食來供應他們。這一來一去國家三年的存糧,可能也就只能支撐戰時一年的消耗,所以打戰耗費糧草,就是這麼來的。

揭祕古代打仗和糧草的關係 爲什麼一打起仗來就特別費糧草 第4張

因爲打仗的話需要後勤部隊,這後勤部隊的人數會比戰鬥部隊都得多,而這些人也是要吃飯的,他們的耗糧總數也得算到整支部隊裏的。

古代的生產運輸能力非常低下,基本上都是靠人力運輸。一般來說,打仗在150裏範圍內的後勤與戰鬥比例是1比1,也就是說,把部隊從城池裏拉到鄉下拉練打仗大話,糧草消耗數量就會增加一倍以上了;而每增加150裏地,後勤人員就得增加一倍以上。比如曹操南征赤壁,曹操帶領的戰鬥部隊大約是15.5萬人,從宛城到襄樊大約是500裏地,曹操徵發了50萬左右的農夫服徭役來作爲後勤部隊,戰勤比例約等於1比3。想想看,本來只是15.5萬人吃糧草吃飯,打起仗來就有65.5萬人吃飯,這消耗糧草足足增加了4倍多。

其次,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在古代,有個詞叫屯田,這個是利用物產就地解決的方法解決給養問題。比如,曹操派曹彰在雁門關北平地區屯田,曹彰手下有15000名騎兵,這些騎兵的戰馬只要放着去吃草就行了,也不用怎麼要去另外補充糧草。但是如果將部隊集結起來之後,當地的物產肯定是不夠了,這些牛馬吃的草就無法就地解決了,必須要從其他地方輸送糧草過來,比如一名騎兵加一匹馬總共消耗的糧草大約相當於5個士兵消耗的糧草。

中國大多數王朝採用的是徵兵制,即寓兵於農,士兵的主要身份是自耕農。他們按一定期限給國家服兵役,有的甚至還自帶衣糧,好處是免除自身徭役,服役期之外就是普通百姓,日常所需口糧自然不需要朝廷來操心。兩漢的徵兵制、唐前期的府兵制就類似於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作戰任務,軍隊在一個地方長期屯駐,則需要開荒種地、自給自足,即所謂軍屯制度。明朝的衛所制也類似於這種情況,正如朱元璋所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揭祕古代打仗和糧草的關係 爲什麼一打起仗來就特別費糧草 第5張

古代運送糧食的非常不方面,漢武帝時期的漠北大戰,漢武前線的軍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領五萬,而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 ,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後勤的人員比前方的人員都多,根據記載當時能有五分之一的軍糧到前線已經很厲害。《史記》記載,漢軍在西南糧食運輸損失的情況是“漢通西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饋糧,率十餘鍾致一石。也就是說只有1%的糧食能到前線。

戰爭打的就是銀子,現在的戰爭更加可怕,一架殲-20造價7億人民幣,軍艦上面的近防炮一分鐘打出的子彈價值幾千萬,一艘航空母艦幾百億,一旦戰爭爆發,這些都是要經濟作爲基礎。

揭祕古代打仗和糧草的關係 爲什麼一打起仗來就特別費糧草 第6張

雖然打仗耗費錢糧,影響經濟,但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