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不打仗都沒有缺糧草 爲何一打仗糧草就不夠用了

古代不打仗都沒有缺糧草 爲何一打仗糧草就不夠用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和糧草,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人類用來解決糾紛,化解矛盾鬥爭的最高形式或者是最暴力的手段就是戰爭。自古以來人類社會就沒有缺失過戰爭,它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而戰爭的體就是軍隊,軍隊則是由人類組成的。

而人類參與的任何活動,都是要在滿足人體最低需求的情況下進行的。更何況是戰爭這樣高強度的活動。而最低生存需求是什麼呢?實際上就是我們人類每天必備的吃喝拉撒睡,戰爭還要加上一個兵器的補充。

而這些保障士兵的最低生存需求的環節,就叫做後勤。後勤是戰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甚至極端一點說,戰爭打的就是後勤。現代戰爭主要是熱武器戰爭,消耗的是子彈等武器後勤。而古代戰爭就不一樣了。

古代不打仗都沒有缺糧草 爲何一打仗糧草就不夠用了

古代俱都是冷兵器戰爭,冷兵器戰爭說的明白一點打的基本上都是近戰,除了射箭的士兵,其他的都是需要士兵真槍真刀的上陣近身搏殺。且也沒有如今這麼方便的交通工具,前線人數又多。所以古代戰爭最重要的後勤實際上就是糧草,衣物等,再次一點就是鐵器。

所以中國古代關於軍事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是一場戰爭中制敵以勝的關鍵,而這時候有許多人都會想問一個問題了。士兵們在平日訓練的時候也會吃糧食。但是爲什麼偏偏到了戰爭期間,糧草就不夠吃了呢?

古代不打仗都沒有缺糧草 爲何一打仗糧草就不夠用了 第2張

首先,如果要發起一場戰爭。預判是十分重要的,當時有專人預判戰爭的持續時間,再根據軍隊的規模以及戰爭的時間自官倉中撥付糧食。如若戰爭時間延長,還要不斷地補充糧食。

而古代的農事生產效率實在太低,大部分的人一般都只能處於一種“不餓”的狀態,遠遠不到“吃飽”的程度。而到了戰爭時期,士兵們基本上體力消耗巨大,他們只能通過食物來獲取能量。而這個時候,糧草的消耗就是巨大的。

爲關於糧草的問題我們可以看看乾隆二十三(1758年)的一份奏摺,四萬的士兵。十個月的口糧就是四十二萬石,換算成如今的計量單位就是兩萬五千噸。而當時一個省的糧倉才僅有三十五萬石。可想而知這個數字有多恐怖。

古代不打仗都沒有缺糧草 爲何一打仗糧草就不夠用了 第3張

而在戰爭期間,大量的壯勞力都被派遣到了戰場,不能夠參與農事。生產漸漸就跟不上,有時候打仗就是打誰的儲備糧多。一旦後方生產徹底停止,這場戰爭基本上就宣告失敗。而一般的情況下,中原王朝國力基本是周邊最強的,一般糧草可以支撐長期作戰。

但是戰爭發生的地點常常不是人力所能決定的,一旦戰爭發生的地方十分偏遠。這時候運輸就會成爲巨大的問題,即使可以運到戰場。付出的代價基本都十分的龐大,大部分在路上就被運輸人員吃掉了一半。這還算是好的。

古代不打仗都沒有缺糧草 爲何一打仗糧草就不夠用了 第4張

在《史記·平淮書第八》做中就有相關記載:“漢通西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饋糧,率十餘鍾致一石。

也就是說,當年糧草運輸的隊伍通過了崎嶇的地形,消耗糧食的數量大約是200:1。而以上所說的一切,還沒有包括輔助人員,戰馬,以及一些貪污的官員等等消耗。你說這糧草,如何能夠呢?

《吳子》,原價99現價僅需68,是中國古代著名兵書,宋代欽定爲兵學經典“武經七書”之一。作者爲戰國前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吳起(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吳子》主要闡述治國經武方略,探討戰爭起因和類型,強調靈活戰法,提出軍事訓練原則,闡明將帥的重要性及嚴明刑賞的意義。還有後勤的重要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