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唐朝初期的府兵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爲何不花朝廷一分錢就能養活60萬付兵

唐朝初期的府兵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爲何不花朝廷一分錢就能養活60萬付兵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唐初士兵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唐前期,軍制建設上以府兵爲主。府兵制度是北朝以來實行的一種重要兵制。“唐前期軍制建設上以府兵爲主,同時還有北衙禁軍、兵募、邊防軍,以及不脫離生產的團結兵等”。隋末府兵系統己逐漸被破壞。唐朝建立後,府兵制才得以重建。武德二年(619),設膘騎府、車騎府,又在關中地區建12軍,與12衛同時並存。到唐太宗貞觀十年(636 ),對軍府兵制進行改革,膘騎府,東騎府改稱折衝府。

唐朝初期的府兵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爲何不花朝廷一分錢就能養活60萬付兵

唐太宗貞觀十年,唐廷對軍府兵制進行改革,東騎府改稱折衝府。最多時全國有多達675個折衝府,其中關內道有288個,河東道有164個,河南道有92個,河北道有46個,隴右道有37個,山南道有14個,劍南道有13個,淮南道有10個,嶺南道有6個,江南道有5個。其中關內、河東、河南三道的折衝府最多。尤其是關內道,設288個,佔軍府總數的43. 9%。唐代的軍府也分內府、外府。內府由以前24軍統領系統演變而來。內府亦稱中郎將府,有親府1,勳府2,詡府2,士卒號稱親衛、勳衛,詡衛,合稱五府三衛,共有士卒約4963人。外府即折衝府,以所在地區取名。

唐朝初期的府兵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爲何不花朝廷一分錢就能養活60萬付兵 第2張

折衝府編上、中、下三等,兵額按等控編:上等1200人,中等1000人,下等800人。高宗、武后時期,府兵制進入全盛時期,制度健全,兵額增加,訓練有素,戰鬥力增強。府兵總兵力達60萬人,是唐代前期軍隊的中堅力量。

府兵制下,兵制與田制相結合,實行士卒授田制度。唐朝建立之後,恢復了隋末戰爭中破壞了的均田制。史稱:“武德七年(624),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五尺爲步,步二百四十爲畝,畝百爲頃。丁男、中男給一頃,篤疾、廢疾給四十畝,寡妻妾三十畝。若爲戶者加二十畝。所授之田,十分之二爲世業,八爲扣分。世業之田,身死則承戶者便授之;口分,則收入官,更以給人”。

唐朝初期的府兵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爲何不花朝廷一分錢就能養活60萬付兵 第3張

唐時的均田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分配土地的對象以男丁爲主;二是授田規模大,官吏、兵卒、僧尼、工商業者均可授田;三是取消了奴裨授田的規定,大大限制了豪強蓄奴數量。更爲重要的是,唐均田制對府兵官兵實行特別優待,即在隋朝“身死往事者,子不退田,品官年老不減地”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規定:“諸因王事沒落外藩不還,有親屬同居,其身分之地,六年乃追。深海之日,隨便先給。即身死王事者,其子孫雖未成丁,身份地勿追。其因戰傷及篤疾廢疾者,亦不追減,聽終其身也”。

唐朝初期的府兵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爲何不花朝廷一分錢就能養活60萬付兵 第4張

這一規定,對於穩定府兵兵源,無疑帶來極大好處。唐令規定,府兵實行士卒自備戎具、軍資的供軍方式,每一府兵必須“具弓一,矢三十,胡祿、橫刀、礪石、氈帽、氈裝、皆一,麥飯九鬥,米二斗,皆自備,並其介胃,戎具藏於庫,有所徵行,則視其人而出給之”。府兵將自備的“麥飯九鬥,米二斗”交納後,由官府發給糧券,到役兌換。按照古代民間諺語“縱有良田萬頃,不過日食三升”的日食三升計算,“麥飯九鬥”只能供30日食;日食米二升,“米二斗”只能供10日食。府兵自備口糧僅供40日食,府兵徵行少則一年,40日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唐朝明文規定,如果府兵防戍超過一年,官府給予補助。此外,“衛士、防人以上徵行,若在鎮及番還,並在外諸監關津番官,士人任者若尉史並給身糧”。這是說,府兵在上番期間的糧食自備,只是在徵行和番還時,國家才負擔其食糧的供給。

唐太宗制定了徵集府兵的原則,即“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則先取多丁”。之所以取富室強丁當兵,一個重要原因是府兵要自備戎具和資糧。如果取貧苦家庭子弟當兵,不僅會加重其經濟負擔,影響農業生產,而常常造成上番士卒資糧不濟而逃役。這種兵制下的供軍方式,給國家財政節省了大量的養兵之費。

唐朝初期的府兵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爲何不花朝廷一分錢就能養活60萬付兵 第5張

根據《神機制敵太白陰經》的記載來看,唐代士卒一年的消費標準是絹布12匹、慄12石,唐60萬府兵每年耗糧720石,耗絹布720匹。如果全部要國家財政支撥,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數量。實際上,國家只承擔宿衛京師的衣食和府兵徵行在鎮及番還的口糧。府兵所需的大部費用,還是由府兵自己負擔。就是說在唐前期,唐政府通過府兵將士卒相當部分的生活費用轉嫁到均田農民身上,而給國家財政節省了大量的養兵費用支出。

參考資料

【1】新唐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