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俗話說:“皇帝不差餓兵” 古代王朝何爲興於府兵制亡於募兵制

俗話說:“皇帝不差餓兵” 古代王朝何爲興於府兵制亡於募兵制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古代王朝兵制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自古以來,朝代的更迭離不開戰爭,而戰爭能夠成功,依靠的是軍隊的實力。俗話說:“皇帝不差餓兵”一個朝代的強與弱,和皇帝的在效統治是分不開的,政策決定經濟,而經濟決定軍隊實力。然而,並不是每個朝代,都可以像想象中發展的那樣。

俗話說:“皇帝不差餓兵” 古代王朝何爲興於府兵制亡於募兵制

古代戰爭

比如唐朝,唐朝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是非常發達了,但是在政策和制度的弊端影響下,最終還是滅亡了。所以說平衡經濟、制度與軍隊實力是至關重要的。

孫子曰:

“兵者,國之大事”。

決定戰爭能否取得勝利,除了外界因素的支撐,還要看具體士兵的質量。所以自夏商周時期開始,每個朝代對於徵兵的制度都是不同的。最早是民軍制,主要和土地掛鉤。後來發展到徵兵制,以選拔爲主。

到了三國時期,徵兵制又被世兵制取代,出現了家族世襲的現象。發展到隋唐時期,出現了府兵制。唐朝後期又改爲募兵制。各個朝代可以說都是興於徵兵,亡於募兵。以唐朝爲例,完美解決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的府兵制,最後卻被募兵制取代,最終也因募兵而亡。到底爲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一.府兵制最初興起於南北朝時期,因爲和土地稅收的聯繫,促使其迅速發展壯大,成爲中國古代王朝常見的兵役制度

1. 時代發展之產物

“府兵制”最早出現在東魏宇文泰時期,東魏之前的北魏,鮮卑人是天下的主宰,所以對於漢人是非常排斥的,民族歧視特別嚴重,經過一系列起義活動,北魏開始分裂。之後宇文泰爲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所以採取了“胡漢文化”結合的措施,也就是“府兵制”。

當時府兵制的出現可以說是有效的解決了政治經濟問題和社會危機,化解了軍隊因爲經濟而產生的矛盾之後,也爲之後朝代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俗話說:“皇帝不差餓兵” 古代王朝何爲興於府兵制亡於募兵制 第2張

在《鄴侯家傳》中提到了,當時的政府參照農民家中的貧富情況,做了三六九等之分,六等之上的參與軍隊的人,可以免除賦稅的負擔,但是需要自備馬匹、糧食和兵器參戰。

府兵制在唐朝初期可以說是發展到最高峯了。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在他統治的初期,將有關“府兵”的相關機構和制度都加以完善,讓府兵制成爲了唐朝初期唯一的徵兵制度。但不得不承認,在唐朝剛剛成立的初期,經濟還不發達、時局還很動盪的時候,府兵制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唐朝發展的壓力。

2. 兵農合一,寓兵於農

府兵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土地、農民和士兵這三個方面結合在了一起。唐朝時期,李世民在地方設置了很多的折衝府,目的就是專門針對當地的軍人進行系統的管理,在“均田令”的制度下,這些農民依照規定去領取屬於自己的土地,只要是擁有土地的人,就必須要參軍。

有戰爭的時候,這些農民就必須自備裝備,自帶糧食去戰場上殺敵,平時沒事的時候,這些軍人就恢復農民的身份,去農田種地。

在唐朝時期,皇帝將府兵作爲戰爭的常備兵。也就是說,不論是對內戰爭還是對外戰爭,朝廷都會用這些府兵輪流參戰。而且這些府兵很悲慘的一點就是,一旦成爲了士兵,那麼很有可能終身都會是府兵,並且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也都會時代的成爲府兵。

針對於府兵的管理,是偏向於中央集權化的,士兵雖然歸屬於府,但是全部的府兵都是由中央支配和管理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武將的權利過大而導致造反的現象發生。

二.土地兼併嚴重,促使府兵制走向沒落,募兵制隨之興起

1. 府兵制弊端:土地問題,貧富差大

府兵制能夠得以發展,完全是依靠土地的問題,但是隨着唐朝的發展,越到中後期,土地兼併就越是嚴重,在均田制的影響下,一些農民本應得到的土地沒有了保障,另一些農戶的收成受到災害的影響也越來越少,再加上參與戰爭的時候,士兵必須要自備糧食和武器。

這一系列的事情都導致農民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甚至有一些原本是大戶人家的也因爲府兵制的影響而變得貧窮不堪。而那些貴族階級,則開始大量的購買土地,甚至以“借荒”的名義開始了強取豪奪。

俗話說:“皇帝不差餓兵” 古代王朝何爲興於府兵制亡於募兵制 第3張

其實,自古以來土地問題就一直沒能得到完美的解決,只不過在唐朝時期,社會矛盾被激化了。農門的土地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百姓流離失所,就會加重社會發展的負擔,府兵制也從根本上開始瓦解。即便是後來唐玄宗也出臺過相關政策來挽救府兵制和土地問題,但是朝廷的影響力不夠,貴族的土地兼併措施依舊非常猖狂,所以社會矛盾也越來越嚴重,最終就會像一個彈簧一樣,被壓迫久了勢必會有反抗的行爲。

2. 募兵制優勢:待遇優厚,地位提高

募兵制相對於府兵制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士兵的壓力。回看府兵制度下的士兵,不僅要在戰場上自備糧食,自備武器,平時還要揹負耕種的任務,畢竟他們的一切經濟來源都是從土地的收成得來的,土地的收成不好,他們就沒有錢來支付參與軍隊時的一切開支和消耗了。

而募兵制很好的解決了這個最大的難題,募兵制把士兵當成是一個專業化的職業,不僅免費的提供住處和吃食,還免費的幫助他們進行軍事相關的訓練,除此之外,還免除了他們一定的賦稅負擔。

俗話說:“皇帝不差餓兵” 古代王朝何爲興於府兵制亡於募兵制 第4張

募兵制度下對於士兵的福利待遇更加的優厚了,府兵的兵器是自己準備的,而募兵的兵器是由朝廷提供的,募兵的一切開支都由國家承擔,自然而然也就會有很多人願意參軍了。

而募兵的社會地位也提高了不少,尤其是那些在戰場上立下汗馬功勞的將士,更是人們敬仰的對象。反觀府兵制度下的士兵,他們不僅要承擔繁重的農耕任務,到了後期還要遭受貴族階級的欺凌,甚至是成爲貴族家中的苦勞力。這樣不受敬仰的府兵,也當然不會再有人願意擔任。

三.募兵制往往在王朝後期,土地兼併嚴重的環境下崛起,此時國家乏力,世家大族以自身的財力養兵,士兵更像是家族私兵,往往導致割據勢力出現

1. 揮霍連連,負擔嚴重

募兵制是在唐朝中後期時出臺的,那時的唐朝不論是經濟還是社會,都已經發展的非常完善了,“開元盛世”和“貞觀之治”爲唐朝的經濟奠定了豐厚的基礎。所以募兵制在發展初期的時候,國家對此的財政支出完全是遊刃有餘。

但是募兵制度之下,軍隊的一切開支都來源於朝廷,即便是國庫裏的銀子再多,也支撐不住這樣的揮霍。所以發展到後期,國家的財政負擔一日比一日繁重。

俗話說:“皇帝不差餓兵” 古代王朝何爲興於府兵制亡於募兵制 第5張

國家經濟的衰退,直接導致了軍隊實力的弱化。不僅如此,當時募兵制度出臺的時候,因爲待遇優厚,讓國家一大批青年壯年都參與到軍隊中了,且不說他們是否真心願意爲國犧牲,這些年來在軍隊中賺的俸祿和軍餉也是頗爲豐富的。

青壯年都開始參與到軍隊中了,家裏也就剩下老弱婦孺了,農耕勞動力的缺失,也導致了農業的衰退。土地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就越來越差。

2. 藩鎮割據,忠誠不夠

募兵制還有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士兵的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衆所周知,在明朝時期,有名的將領戚繼光,在選擇戚家軍的兵員時,是非常注重每一位的質量的,他甚至說道,一個士兵的好與壞就可以決定整場戰爭的勝利或失敗。

募兵制度下所招來的士兵,大多數都是那些地痞流氓,因爲吃不上飯,所以纔來軍隊吃軍餉。那些有文化有經濟頭腦的人,他們是不會參與到士兵中的,所以這些士兵的兵源質量就非常差,再加上後期國家經濟的衰退而導致軍隊待遇變差,這些士兵的忠誠度也就會越來越差。

俗話說:“皇帝不差餓兵” 古代王朝何爲興於府兵制亡於募兵制 第6張

除此之外,在這些募兵之中,除了有漢人還有胡人等少數民族的人。在軍隊中,這些少數民族的人自然都會抱團相處,長此以往,地方割據勢力就會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直接威脅到了朝廷的管理和統治,他們甚至還想要與朝廷抗衡,從而取代唐朝的統治。後來發生的“安史之亂”就是募兵制直接導致的。

結語:

在一個朝代剛剛建立的時候,國家百廢俱興,需要修生養息,在國庫空虛的時候,府兵制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不論是針對於經濟的發展,還是社會的安危來說,府兵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當時國家發展的不足。但是隨着國家不斷的發展,人口越來越多,土地問題也愈加的嚴重,府兵制就無法支持朝代的發展了,此時就需要募兵制來緩和各個階級的矛盾了。

在募兵制度下,士兵的待遇和地位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所以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成爲一個募兵。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是花了錢,這些農民或是青壯年勞動力就願意爲國家效力。但是士兵越來越多,卻不注重質量,只會加重國家的財政負擔,最後也只會讓朝代滅亡。所以在歷史上這些朝代普遍都會出現“興於府兵,亡於募兵”的現象。

參考文獻:

《新唐書》

《資治通鑑》

《舊唐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