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齊國當初國力超越秦國 齊國最後爲何沒有統一天下

齊國當初國力超越秦國 齊國最後爲何沒有統一天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戰國齊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衆所周知,秦始皇掃六合,一統六國,看似六國彷彿弱不禁風,但是其實並非如此。而當時的齊國,綜合國力十分強大,甚至曾經還超越秦國,一統六國本是其盤中餐。

齊國當初國力超越秦國 齊國最後爲何沒有統一天下

論能人異士,當時最好的學府就在齊國,賢才輩出,絲毫不輸秦國。而經濟方面,當時財政實力最強的國家就是齊國,而軍事實力無需多說,曾經齊秦交戰,使得秦國十多年不敢踏出函谷關一步,就連楚國的江淮地區都被其吞併,還一度將燕、宋兩國收歸麾下。但是,問題來了,那最終一同六國的爲何是秦國而不是楚國呢?

首先,先回顧一下齊國的綜合實力。許多人認爲秦國之所以成功是因爲善於用人,不可否認的是秦國確實收納了六國的不少人才。但是齊國早就建立了稷下學宮進行人才儲備,只是名字也許會沒有概念,直觀一點就是,這裏曾是百家爭鳴的中心,而家喻戶曉,遠近聞名的李斯、韓非子都是曾在此任教。

齊國當初國力超越秦國 齊國最後爲何沒有統一天下 第2張

戰國是社會變革政局動盪的時期,而魏國是最前抓住變法的先機而異軍突起的國家。魏秦兩國以河西之地起紛爭,秦國毫無還手之力,甚至差點把首都丟了。隨後,秦國不忿再次起兵,魏國以5萬兵力擊退秦國50萬兵力。而把強大至此的魏國拉下霸主之位的國家是齊國,馬陵之戰,齊國圍魏救趙,當時只有齊國敢挺身而出挑戰魏國,從此以後魏國就此沒落。

戰國中後期之時,秦國已經成一枝獨秀之勢,唯一可以抵擋得住秦國的就只有齊國了。齊國聯合韓魏兩國合力攻打秦國,聯軍一度挺進函谷關,最後一秦國割地爲結局。以上是齊國的優勢,那我們再來分析齊國的劣勢。

齊國當初國力超越秦國 齊國最後爲何沒有統一天下 第3張

首先,裝備武器相對落後的戰國,雙方交戰地勢是非常重要的,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齊國的其中一個致命傷就是沒有地勢優勢。齊國處於平原地帶,除了一面環海,三面都是無任何屏障的平原地區;而秦國地處進可攻退可守的函谷關,在地勢上就佔盡先機。而當初一個小如燕國的國家都可以踏平七十多座齊國的城池原因就在此,根本無任何可防守的優勢。秦軍當時一路挺進。

  秦國爲什麼能統一天下,退可守,進可攻,佔據了先天優勢,實力強的時候就出來搶一番,打不過了就退回函谷關守着。可是你看齊國有什麼,在山東這片土地上,壓根就沒什麼崇山峻嶺,也沒什麼重要關口,都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所以如果齊國一旦失敗了或者衰落了,那亡國是很輕鬆的事。除了東面是大海以外,其他三面都可以長驅直入兵臨臨淄城下。
齊國當初國力超越秦國 齊國最後爲何沒有統一天下 第4張

另一個原因就是齊國的外交政策不恰當。外交手段謀劃得當可比培養幾千兵力有用多了;而秦國就是外交手段運用得爐火純青的一個國家,秦國在攻打趙國時,就是慫恿了燕國與其雙劍合璧,使得趙國腹背受敵才滅了趙國,而當燕國驚覺自己的天然屏障就是趙國時,已爲時已晚。荊軻刺秦只是更突顯自己的無知和悲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齊國不重視人才,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本服務於齊國,但是其罷免了孟嘗君,這外交能手一離開齊國,齊國的外交關係就一團亂了。甚至孟嘗君還反咬了齊國一口,聯合燕、趙、秦三國攻打齊國。

齊國當初國力超越秦國 齊國最後爲何沒有統一天下 第5張

秦國最懂的就是拉幫結派,最後在背後捅盟友一刀;而齊國剛剛好與其相反,連和鄰居楚國的關係都處不好。楚國危急之時其不但沒有雪中送炭還落井下石,貪圖眼前之利,搶佔楚國江淮之地。其不但和鄰居處理不好關係,齊閔王自恃強國和周邊哪個國家關係都不好,甚至還引起了樂毅伐齊。幸好齊國還有田單,利用火牛法扳回一城,才使得齊國不至於在此次戰役中滅國。

齊國當初國力超越秦國 齊國最後爲何沒有統一天下 第6張

經過幾番折騰的齊國根本沒有當時的猛虎之勢,秦朝攻至家門前時,未經掙扎齊王就投降了,令人唏噓。其實不止齊國,當時的戰國七雄可以說都有機會成爲一統天下的霸主,尤其是趙、楚、齊三國,但是這些國家都看不清形勢,目光短淺,只能死於秦國刀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