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沒有冰箱 古人又是如何儲藏食物的

古代沒有冰箱 古人又是如何儲藏食物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冰箱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引言

三伏天,天氣炎熱,早上做的美食,中午不吃基本上就變味了,真是浪費。不過還好現代有冰箱,可以很好的保存食物。就算到了冬天,冰庫裏面也能拿出夏天的龍眼葡萄來品嚐。

冬天裏的溫室大棚,能生長出夏天的新鮮蔬菜,現摘現吃。就算沒有溫室大棚,高鐵飛機也能在一天之內,將南方的瓜果蔬菜運送到北方,現代人的生活真好。

在古代沒有冰箱,沒有飛機沒有高鐵,也沒有溫室大棚和冷庫。但是他們一樣可以在冬天吃到夏天新鮮的瓜果蔬菜,因爲他們有冰窖,有冰鑑,有窖藏技術和埋藏技術。這是整個古代歷史都被用來儲藏食物,保鮮食物的很有用的方法。

古代沒有冰箱 古人又是如何儲藏食物的

一、食物儲藏從周朝到清朝,都是人們極其重視的,人們需要食物渡過寸草不生的冬天

北方氣候,寒冷乾燥,尤其在冬天,瓜果蔬菜難以成活。爲了能冬天,好幾個月的時間裏,沒有蔬菜水果吃,是一件慘絕人寰的事情。爲了能在冬天有水果吃,不得不想盡辦法冷藏瓜果蔬菜。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苟子·王制》。 是古代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的基本寫照,“蓄菜”是古人對冬季被周家貯存起來的菜的總稱,“旨蓄”是冬天被貯存起來的美食的總稱。秦代《詩經》有言:儲存好蔬菜,來渡過嚴寒的冬天。

古代每年都會祭祀,這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活動,而活動要用的美味佳餚,半點不能馬虎。周朝專門設置“場人”、“委人”兩個政府職位,負責種植瓜果蔬菜的種植和採集,將它們保存好,等待重大節日祭祀時用。

古代沒有冰箱 古人又是如何儲藏食物的 第2張

貯存的蔬菜有:竹筍、芋頭、韭菜、甜瓜等。這些政府人員還有另外一個職責,就是管理和督促老百姓,趕在秋收時,挖好地窖,貯存好蔬菜。

漢代,貯存技術得到提升和推廣,《四民月令》、《犯勝之書》裏面詳細記載了,貯存瓜果蔬菜的各種技術。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素》將歷朝歷代的瓜果蔬菜的貯存方法,進行分類和總結。

隨着經濟和人口的不斷髮展,對新鮮瓜果蔬菜的需求持續增加,原有的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其需求。唐宋時期,武則天命“宮苑總監”負責管理貯存冬季,宮廷要用到的所有瓜果蔬菜。“宮苑總領”辦事積極負責,他貯存的蔬菜不僅宮廷吃不完,還可以向民間百姓出售。

二、冰窖、窖藏、埋藏、堆藏等多種儲藏技術,對食物起到有效的保鮮和儲藏作用

說起瓜果蔬菜的貯藏技術,不得不提的是冷藏技術。

《詩經·序風·七月》曾這樣記述:“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說的就是西周時期,採冰的情況。貯存在冰窖之中。冰窖是一個巨大的長方體地下庫,一般有200立方厘米的容積。爲了方便在裏面行走,專門建有迴廊供人行走。

古代沒有冰箱 古人又是如何儲藏食物的 第3張

冰窖裏面放有冰鑑,冰鑑就相當於現代的小冰箱,這些冰鑑主要是將瓜果蔬菜,從冰窖中拿到室內保鮮用的,是一個移動運輸用的冰箱。

製作冰鑑用的原材料可以是陶瓷、青銅。春秋以前大多采用原材料製作冰鑑,春秋戰國之後,青銅器的興起,加之青銅金屬有更好的熱導功能,於是用來製作冰鑑。

冰鑑分爲裏外兩層,呈方形,中間留空放冰用,底部留有空間,專門承接冰融化下來的水。最裏面的那層可以用來盛放各種食物,保持食物的新鮮。蓋子是鏤空的,工藝精美,還有散熱的功能。

相關記載,冰藏技術達到頂峯的朝代當數明朝,萬曆年間開發出了“銅幫鐵底”的“裏冰窖”。一種永久冰藏的冰窖。清代給它起了一個很文藝的名字,叫做“雪池冰窖”。是清朝最聞名的冰窖,它深藏於地下,能阻礙熱氣的進入,也能將冰永久的保存在內。

瓜果蔬菜的貯藏,除了用冰藏技術,還會用到窖藏技術。像生薑、蘿蔔、紅薯、山藥、大白菜、芋頭等這些食物,在冰藏技術還不夠完善時,窖藏技術是最主要的食物儲藏技術。這種技術早在春秋戰國前就開始被人們運用來儲藏失食物了。

古代沒有冰箱 古人又是如何儲藏食物的 第4張

地窖分很多種,像水井一樣,很深但是很窄的被稱之爲井窖;很淺但是寬度較寬的被稱之爲地窖。地窖普及的範圍跟當地氣候有很大的關聯,比如山西,天氣寒冷乾燥,最適合保存食物,其地窖的數量遠多過天氣寒冷潮溼大地方。

尤其是南方地區多雨潮溼,挖地窖的時候切記防止地下水的滲透。最適合使用地窖的還是山西地區,哪怕深挖丈餘,也不擔心地下水的滲透,地勢高就是有優勢,把水果藏在地窖裏面,等到明年三四月的時候再拿出來,跟剛摘下來的新鮮程度差不了多少。

《汜勝之書》:“八月微霜下收取。掘地深一丈,薦以藁;四面各厚一尺,以實置孔中,令底下向,瓠一行,覆上土二尺。”

埋藏技術也是不錯的瓜果蔬菜的儲存方法。這種技術源於西漢,主要用來儲藏瓠瓜。跟窖藏不一樣的是,埋藏需要先挖一個丈餘的深坑,在坑的底部和四周放上厚厚的秸稈,大概要一尺厚這樣。然後把瓠瓜放在正中央,讓U瓜的瓜蒂向上,一層瓠瓜一層土,就可以很好的將U瓜保存了。

埋藏技術還用於多種不同蔬菜的保存,一層蔬菜一層土,用秸稈搭配用於防潮,這樣保存的蔬菜,冬天拿出來食用,其新鮮程度不亞於夏天的蔬菜。對於百姓來說是每個人都可以用得起的蔬菜保鮮方式。

古代沒有冰箱 古人又是如何儲藏食物的 第5張

除此之外還有堆藏和其它方式來儲藏瓜果蔬菜,其中堆姜的方法就十分有用,九月是生薑收穫的季節,把生薑挖出來,對方在家中乾燥陰涼處,可以保持生薑的新鮮。

塗蠟封藏主要用來保持橘子的新鮮,它能隔絕橘子跟外界空氣的接觸,使得病毒不易入侵,還能不讓橘子的水分流失,是很好的保鮮方法,後世塗蠟封藏的方法大多用在蘋果的保存上,直到現代這種方法還被沿用,影響深遠。

茄子的儲存的具體做法:選擇大個的茄子,正午的時候摘下是最好的,把茄子蒂去掉,將融化的蠟少量的塗抹在茄子上。

準備好一個有蓋子的籃子鋪葉墊底,把茄子放進去,撒上一層灰,一層灰一層茄子,直到放滿籃子。然後把籃子掛在通風的地方,一個月之後把幹灰換掉,放上新的幹灰,這樣就可以在冬天吃到夏天的茄子了。

楊貴妃喜歡吃荔枝,聞名古今中外,荔枝生長在南方,三天之內就腐敗變味,在當時沒有飛機和高鐵,哪怕千里馬再快也難在三天之內將荔枝從南方運到北方。保險技術就極爲關鍵了,能爲運輸員爭取更多的時間,那麼古代的荔枝究竟是如何保存的呢?

方法就是,用廣西特產的毛竹,選擇年份久的最大大根的毛竹,然後打通中間的竹節,再把荔枝放入其中,荔枝的葉子不能摘掉,可以提供給荔枝水分,最後密封。

再把截取的毛竹捆成一把一把的,捆在馬背兩側,便於保鮮,更便於包裝運輸。等荔枝到達都城後直接送入宮廷冰窖,這樣楊貴妃就能吃到新鮮的水果了。

翻閱《農政全書》,還可以發現一種有意思的混合儲存方法,利用水果成熟的時間差來保存水果,比如落葉跟金橘放在一起,落葉就有防腐功能,梨子跟蘿蔔放在一起,蘿蔔就能更好的延長梨子的保鮮期。

古代沒有冰箱 古人又是如何儲藏食物的 第6張

三、古代食物儲藏技術與自然相結合,保護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在沒有冷庫,冰箱的中國古代,發揮着屬於人類特有的智慧,發明了各種各樣的食物保鮮方法。更重要的是這些方法與大自然結合,沒有產生氟利昂這種有害氣體破壞臭氧層,導致全球環境惡化。

古代的技術那是純天然的生態保護,無論是窖藏還是埋藏,又或者混搭儲藏,任何一種都是貧民老百姓可以用的,經濟實惠的存儲方法。

這些方法保護了勞動人民辛苦勞作得到的勞動成果,也讓他們在北方寒冷的冬天,那個片草不生的冬天,能吃上掛起蔬菜。

很多這些技術都被記載在《齊民要術》中,這不僅給後世的農民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讓後世的農民在先輩的基礎上有經驗研發出更多的存藏技術。歷代先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瑰寶。

古代沒有冰箱 古人又是如何儲藏食物的 第7張

結語

現代社會,冰箱是主要的食物儲藏保鮮工具,冰鑑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窖藏也被冷庫逐漸代替,混合儲藏更是鮮少有人知道。

然而,冰箱被廣泛的使用,工業化生產,冰箱大同小異,沒有像冰鑑一樣融入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化藝術,沒有收藏價值,尤其是對臭氧層的破壞,雖然人類一時之間可以享受冰箱帶來的便捷,然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倘若人民對生活的追求可以再慢一點,經濟領域更細化一點,將當代文化融入冰箱之中,致力於研發對環境沒有污染的冰箱,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人類生存的家園。

參考 文獻

《苟子·王制》

《汜勝之書》

《詩經·序風·七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