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漢朝賞賜黃金動不動就是幾萬斤或是幾十萬斤 史書上記載的是不是真的

漢朝賞賜黃金動不動就是幾萬斤或是幾十萬斤 史書上記載的是不是真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漢朝黃金,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各位朋友晚上好!很早之前,小編曾經跟大家聊過明朝的銀子來源,引發了廣大讀者的熱議,有些朋友就提出想知道中國古代幾千年積攢下來的黃金又都去了哪裏。今天咱們就來一起聊聊這個問題。

漢朝賞賜黃金動不動就是幾萬斤或是幾十萬斤 史書上記載的是不是真的

▲塊狀黃金

縱觀全球,各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幾乎都把金銀等貴金屬當做是硬通貨。不過在早期的中國(尤其是漢朝),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並不像明清時期那樣大量使用白銀,反而都是使用黃金,因此國庫裏的儲備也基本都是黃金。據《漢書》記載,西漢時國庫裏的黃金至少有90萬斤,用現在的度量衡換算約爲24萬公斤,總價值852億元。

在《中國貨幣史》一書裏,曾簡單統計過西漢歷代皇帝所賞賜的黃金數量,一個個幾乎都財大氣粗,具體數據如下:高祖42550斤,惠帝68斤,高後110009斤,文帝12000斤,景帝1102斤,武帝806940斤,昭帝2420斤,宣帝680斤,元帝540斤,成帝3660斤,哀帝680斤,平帝200斤,合計爲980849斤。

漢朝賞賜黃金動不動就是幾萬斤或是幾十萬斤 史書上記載的是不是真的 第2張

▲漢武帝劉徹劇照

翻開《漢書》,賞賜黃金的例子不勝枚舉,而且動不動就是萬斤或者幾十萬斤。比如因北上抗擊匈奴有功,衛青及其部下“受賜黃金二十餘萬斤”、樑孝王“及死藏府餘黃金尚四十餘萬斤”等。毋庸置疑,西漢黃金數量之巨,得益於前朝的積累。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貨幣形制混亂,因此各國諸侯都將黃金視作珍寶,爭相蒐羅儲備。秦朝統一六國後,天下財富都被聚集起來。等到秦朝二世而亡後,前朝的鉅額財富很快又被西漢繼承。當然,漢代冶煉技術的發達,也大大提高了黃金的開採量。

漢朝賞賜黃金動不動就是幾萬斤或是幾十萬斤 史書上記載的是不是真的 第3張

▲《漢書》明代刻本

按照《漢書》的記載,直至王莽篡漢之時,國庫中還有高達70萬斤的黃金儲備。那麼,數量如此龐大的黃金儲備究竟去哪裏了呢?其實有非常多的黃金都被皇帝和王公貴族們帶入了墓中,大量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都驗證了我們的猜測。比如《晉書·索綝傳》就明確寫道:“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爲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

一個國家三分之一的財富都拿去陪葬皇帝了,如此高昂的財富,自然就會吸引來了許多目光。漫長的中國史,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動亂時期,身在亂世,一般的貨幣都不靠譜,只有黃金這種硬通貨才能給人安全感,這也導致了盜墓活動猖獗,很多黃金都被盜墓賊從墓中帶了出來。

漢朝賞賜黃金動不動就是幾萬斤或是幾十萬斤 史書上記載的是不是真的 第4張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金餅

很多盜墓之人,都不是平頭老百姓,有非常多的盜墓團隊是帝王貴族和農民領袖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盜墓來獲得軍費。這些有組織有勢力的團隊,所挑選的基本上都是大墓。但是新的問題就來了,這些黃金被挖出來後,按理說應該會在市場上流通,那流通後的黃金又去向何處呢?

在小編看來,主要存在三種去向。一是在亂世之中,貴族富商爲避免財產被搶掠偷盜,把家產都藏了起來,以便留作日後取用,可是隨着藏者的意外去世而失傳了。二是自絲綢之路開闢後,中國與西域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讓黃金逐漸流失到了國外。第三則是隨着佛教傳入中國,大量黃金被用於給佛像貼金。由於信衆們對於黃金的狂熱喜愛,僧人還用泥金來抄寫經書、用金粉和金箔裝扮佛像,大量黃金因此被消耗一空,並且永遠無法流通。

漢朝賞賜黃金動不動就是幾萬斤或是幾十萬斤 史書上記載的是不是真的 第5張

▲鎏金佛像

不過在史學界中,也有一種觀點頗有意思——部分學者認爲,在秦漢之時,由於鑑別技術比較落後,許多黃金其實都是用黃銅冒充的,真正的黃金並不像史書上記載的那麼多。再加上古代的計量誤差也比較大,這才造成了漢代“遍地是黃金”的假象。

參考文獻:

《中國貨幣史》《漢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