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隆裕太后死後爲什麼全國爲她降半旗呢 她爲什麼會獲得這般殊榮呢

隆裕太后死後爲什麼全國爲她降半旗呢 她爲什麼會獲得這般殊榮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隆裕太后死後爲什麼全國爲她降半旗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1913年3月19日,太和殿一改往日的金碧輝煌,被北洋政府精心設計成一個大靈堂。所有柱子都被包裹上白布,祭文密佈,靈堂上方懸掛着一條“女中堯舜”的橫幅,花圈輓聯擺滿大殿,身穿清朝喪服與民國軍裝的儀仗隊整齊的站在靈堂前。

隆裕太后死後爲什麼全國爲她降半旗呢 她爲什麼會獲得這般殊榮呢

正中間擺放着一位女子的黑白照,她的神情平淡,與環繞悲慼哀痛的靈堂形成鮮明的對比。各地人士入京參加追悼會,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萬人空巷。

此人正是清朝的最後一個太后:隆裕太后。

前朝太后,死後不僅受到北洋政府重視,予她清朝最高規格的葬禮,全國下半旗致哀三日,穿孝服27天,還受到各國使館的高度重視。

隆裕太后死後爲什麼全國爲她降半旗呢 她爲什麼會獲得這般殊榮呢 第2張

隆裕何德何能得此殊榮?對比她的姑媽慈禧,可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要說事情的原因,這一切的因果,還是因爲她的姑媽慈禧。

原本她只是一介女流,沒有慈禧的野心與算計,心甘情願的做權利的棋子。人們只說她呆板木訥,爲皇后時被皇帝冷落太后嫌棄,爲太后時垂簾聽政卻名不副實,被攝政王碾壓。一生平凡悲苦,只因主動退位一事,流傳千古。

隆裕太后死後爲什麼全國爲她降半旗呢 她爲什麼會獲得這般殊榮呢 第3張

隆裕太后,名靜芬,父親桂祥是慈禧的弟弟。1888年,22歲的靜芬受慈禧太后欽點與光緒結婚,次年被立爲皇后。

書中記載,隆裕太后天生駝背,臉長而黃,牙齒多蛀牙。面容和善,性格內斂,總是一副悲傷的樣子。

玩伴們給她起綽號:大木頭

光緒不喜歡她,一是認爲她是慈禧派來的監視他的,二是她的性格和長相都不討喜。

更慘的是,慈禧也不喜歡她。慈禧讓她嫁給光緒的目的是爲了監視光緒掌握權力,這些她都做不到,不僅如此,性格上又不機敏,自然得不到慈禧的心疼。

自此,靜芬的悲劇開始了,因爲不得寵,丫鬟太監看見她都不愛搭理,在那些命婦王妃面前也沒威信,慢慢的成了紫禁城中多餘的人。

隆裕太后死後爲什麼全國爲她降半旗呢 她爲什麼會獲得這般殊榮呢 第4張

信修明在《老太監的回憶》一書中,談及隆裕生活的後宮生活:

(皇后)在宮廷里名有六宮之權,其實受制於太后和皇帝,下不能管制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對太監也不敢驕傲自尊,每日必至兩宮,早晚請安,請安完畢,只有閉宮自守,心中惴惴,惟憂鬱而已。

1908年,丈夫與姑媽相續去世,偌大的皇宮,她也坐上了太后的位置,她也能在那一簾之後聽政。以爲多年的委屈、孤獨與無助都迎刃而解了。可現實卻與之相反,攝政王處處打壓她,在朝堂之上,她又成了一個擺設。

三年轉瞬即逝,在攝政王載灃的統治下,武昌起義爆發,大清亡了……

形同擺設的隆裕太后卻被推上風口浪尖,聶政王隨被罷免,可他惹下的爛攤子,卻都要隆裕太后來收拾。

1911年12月28日,清帝遜位的呼聲越來越高,隆裕太后同袁世凱、慶親王奕劻等王公貴族商討此事,大意爲全權交由他們去做,成與敗都不會怪罪,等到日後皇帝長大,也不會埋怨,這一切都是她的主意。

隆裕太后死後爲什麼全國爲她降半旗呢 她爲什麼會獲得這般殊榮呢 第5張

說完放聲大哭,抽噎一陣之後,隆裕太后說出這句話:

我並不是說我家裏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

1912年2月22日,袁世凱宣讀退位詔書,隆裕太后聽到一半便嘆氣揮手,淚如雨下。保皇黨此時闖進大典,隆裕太后表示說:

彼親貴將國事辦得如此腐敗,猶欲阻撓共和詔旨,將置我母子於何地!”

御寶蓋下帝后母子同哭,羣臣皆哭,一片哀嚎。

大清,亡了!

而隆裕太后也成爲了大清的陪葬品,隨着清朝一同而逝。

隆裕太后死後爲什麼全國爲她降半旗呢 她爲什麼會獲得這般殊榮呢 第6張

1913年太后壽辰,殿上寥寥幾人,宗族大臣大半迴避,不肯赴宴。自此隆裕太后一病不起,後駕崩於長春宮,享年46歲。

史書記載:太后患病後,胸腹隆然高起,日漸腫脹。

這個症狀尤其像現代醫學中的腹水,可見她生抑鬱寡歡,肝氣鬱積,內心的悲痛長久不能平靜。

在她人生的最後幾年,贏得了人民的尊重,卻也成了滿清宗族的罪人。滿清貴族在痛罵她,世人卻無一不在稱讚她的事蹟,大公報也對她做出高度評價:

既非依附於帝王,亦未嘗有垂簾之政績,而獨以讓德高懷,召億兆人之謳恩,曾不以國體之變遷,而稍馳其愛敬者,伊古以來,實惟前清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死後爲什麼全國爲她降半旗呢 她爲什麼會獲得這般殊榮呢 第7張

她的46年人生裏,被利用被控制,不知愛情爲何物,也不知快樂爲何物。順應自然,無力掙脫,日日活得木訥呆板,卻在最關鍵的時刻,力排衆議,一手終結滿清的腐朽統治,使中國迎來了新時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