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揭祕明朝滅亡真正原因:竟是滅亡於經濟崩潰

揭祕明朝滅亡真正原因:竟是滅亡於經濟崩潰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凡是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李自成滅了明朝。但這只是一個表象,明朝的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經濟的崩潰。而導致明朝的經濟的崩潰的導火索就是白銀短缺。可是說是白銀毀了大明帝國。

在研究明朝滅亡時,大多人將注意力集中在明朝和農民起義以後與後金清的軍事鬥爭上,以及明朝內部的激烈黨爭上。而忽略了了明朝末年白銀的進口驟減這一事實。

魏斐德在《洪業—清朝開國史》開首即利用馬尼拉的港口檔案證實了這一點:1620 年至1660 年間,歐洲市場爆發了貿易危機,以西班牙的塞維利亞爲中心的世界貿易體系遭到沉重打擊。儘管與歐洲相距遙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嚴重影響。在17 世紀20 年代歐洲貿易衰退之前,停泊於馬尼拉的商船每年多達41 艘。到1629 年便降爲6 艘。加之當時與中亞貿易的萎縮,新大陸輸入的白銀便大大減少了。17 世紀30 年代。白銀又開始大量流入,西屬新大陸的白銀又從海上源源運至馬尼拉。大量日本白銀被澳門人帶到了廣州,而更多的白銀則從印度的果阿經馬六甲海峽流入澳門。但不久,即30 年代末和40 年代初,白銀流入兩次被嚴重阻斷,而此刻正值長江下游地區高度商品化的經濟急需更多白銀以對付通貨膨脹之時。1634 年後,菲利浦四世採取措施限制船隻從阿卡普爾科出口;1639 年冬,許多商人在馬尼拉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人的屠殺;1640 年,日本斷絕了與澳門的所有貿易往來;1641年,馬六甲落入荷蘭人手中,果阿與澳門的聯繫也被切斷。的白銀進口量驟然跌落。

揭祕明朝滅亡真正原因:竟是滅亡於經濟崩潰

那麼白銀的進口量驟然減少,會對明朝的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嗎?在一般人眼裏,古代中國的經濟是自足自給的,怎麼可能因白銀的進口驟減而受到重大打擊。確實明朝的經濟完全可以自足自給,但是致命的是明朝的貨幣白銀主要依賴進口。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不是白銀的主要生產國。萬曆可謂中國歷史上對開採金銀最爲熱衷的皇帝,竟至“無地不開,中使四出。”鬧得“羣小藉勢誅索,不啻倍蓰,民不聊生”, 但萬曆及其礦監如此努力,最後開採了多少白銀呢? 據載:“自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諸鐺所進礦稅銀幾及三百萬兩”,平均每年二十多萬兩, 即使算上宦官數倍貪污中飽之數,其開採量完全不能進口的白銀相比。美國學者魏斐德在他的著作中寫道在17 世紀的前30 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國的白銀,總量約達25 萬至26. 5 萬公斤。美國學者艾維四長期從事明清之際白銀流入中國問題的研究。他認爲1560到1600年日本白銀的年輸出平均數在33750一48750公斤之間,大多數最後還是到了中國。從南美洲運來的白銀也相當多,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經過菲律賓流入中國的南美洲白銀達到57500一86250公斤之間。而且馬尼拉不是南美洲白銀進入中國的唯一門戶,還有一部分從澳門、臺灣、東南亞進人中國。艾維四估計,從阿卡普爾科運到馬尼拉的白銀平均每年143噸,僅1597年一年就有345噸。明朝到底進口了多少白銀,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不可能得到很精確的數據.但從以上學者研究的數據上看明朝的白銀完全不能自足自給,嚴重依賴進口。一個不富藏銀的國家, 竟然去選擇別的國家所富藏的貴金屬白銀作爲自己的貨幣, 今天看來, 這就是一件把金融命脈委於他人的非常荒唐的事情。

那白銀的驟然減少對明朝的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呢?

明末人葉夢珠《閱世篇》卷七《食貨一》中記載崇禎壬申(1632年)“白米每鬥一百二十文,直銀一錢,民間已嫌其貴”,十一、二年(1638 - 1639 年)“鬥米三百文,計銀一錢七、八分,識者憂之”,十五年(1642 年) 春“時錢值日落,每千值銀不過四錢幾分。白米每石文銀五兩,計錢一十二千有奇”。順治三年(1646 年)“鬥米幾至千文”,四年(1647 年)“白米每石文銀三兩。”六年(1649 年)“大熟,糯米每石價止一、二兩,珠米每石九錢,白米每石價一兩耳。”也即是說,如以銅錢計,崇禎時間米價上漲了十倍,銀價上漲了五倍。鑑於糧價是中國物價的基本指數,即便加上戰爭及災荒因素,也較同時歐洲物價上漲的“三到四倍”更爲嚴重。尤其是白銀和銅錢比值的變化。白銀和銅錢比值在短短几年內出現如此大的波動,不可能與當時進口白銀驟然下降無關。

魏斐德《洪業—清朝開國史》寫道:明朝末年日益惡化的通貨膨脹這裏的通貨膨脹是針對銅錢而言的,可能正是白銀進口長期不足的嚴重後果之一。在長江三角洲等人口稠密地區,通貨膨脹導致谷價暴漲,給當地城鎮居民帶來極大災難。在1635 年至1640年白銀進口量驟減期間,那些以要以養蠶爲生的人們處境更艱難了。由於國際絲綢貿易萎縮,浙江北部的湖州等絲綢產地迅速衰落。與此同時,大災和疾疫又一起襲來。從1626 年到1640 年,罕見的自然災害席捲中國大地,嚴重的乾旱和洪澇接踵而至。接連不斷的饑荒,伴隨着蝗災和天花,導致人口大量死亡。經過這場浩劫,晚明的人口總數大幅度下降。有的學者甚至提出,從1585 年到1634 年,中國人口可能減少40 %。不管怎樣,中國人口的嚴重下降,恰恰與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同時發生。僅這一點便足以使歷史學家們相信,中國也被捲入了17 世紀那場困擾着地中海世界的普遍危機。三吳向爲出口貿易區的中心地帶,亦爲國賦之重點此刻已因外貿受阻及災荒頻仍而無暇自顧,因白銀流入而獲得的利益亦大打折扣。宋明以來國家財賦“取諸東南,用之西北”的傳統做法也受到挑戰,蓋“東牆”既已窮絀,何以補綴“西牆”? 所以崇禎困坐深宮,成天爲餉銀髮愁。

可以看出白銀進口的驟然減少對明朝的經濟重地遭受重大打擊,而且嚴重影響到了明朝的財政,使明朝的財政進一步惡化。但是白銀進口的驟然只是明朝經濟崩潰的導火索而已,它只能削弱了明朝的財政,並打擊明朝的經濟重地,但這一切不能使明朝這一偌大的帝國崩潰。畢竟推翻明朝的農民起義是在帝國的西北爆發的而不是東南。那麼西北的農民起義爆發與白銀有何關係呢?

西北的農民起義的爆發的原因很多如天災,官逼民反,生態環境。但往往忽視了白銀對西北的嚴重傷害。 明朝時白銀的主體從南方流人京師,從京師流人東北邊防,又從東北迴流南方當然,一路上不斷沉澱,成爲達官貴人的窖藏。處於市場邊緣的西北、半島等地成了白銀所灌溉不到的蠻荒地帶。作爲傳統的粟麥作物區,這些地方的資源已被長期的歷史重負所耗盡了。西北缺乏原棉和生絲,而中國正是用絲綢和瓷器去換國外的白銀。這樣西北成了一個白銀灌溉不到的地方。而一條鞭法實施後把國家稅收摺合爲白銀來徵收。這使農民陷人了任人宰割的被動局面,即使豐收之年也難免兇厄:“爲納糧不得不以谷易銀。而開徵太早,預向客(商)借,謂之揭谷,谷二十擔始得銀一兩;倘期滿不償,則各臺遠控,拖累無休。瀏陽之民折屋棄產,常妻賣子,殆無虛日失” “豐年而賣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嘗有也。往在,見登、萊濱海之人,多言谷殘。處山僻不得銀以輸官。今來關中,自娜以西至於岐下,則歲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賣其妻子…何以故?則有谷而無銀也,所獲非所輸也,所求非所出也” 顧炎武.亭林文集 豐年都得賣妻子,稍遇災荒便難以活命了。這樣明末農民起義爆發在西北就絕非偶然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