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是否早有預謀?

揭祕: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是否早有預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李世民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其實是被逼無奈後的處心積慮。有計劃發動這一場政變,這是毋庸置疑的,否則也不可能輕易取勝。

但是我們要從李世民的角度去考慮這件事的話,那李世民就不得不發動這一場政變。事情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何必要成爲他人案板上的肉呢?

揭祕: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是否早有預謀?

01李世民戰功卓著,成爲了李建成的眼中釘。

李建成早就想要弄死李世民,這件事魏徵可以作證。魏徵作爲李建成的謀士,曾經主動要求刺殺李世民。要不是李建成沒有同意,那這件事可能就辦成了。

由此可見,李建成集團對李世民的成見那是很深的。只不過李建成這個人可能比較仁義,他認爲李世民再囂張,好歹也是自己的親弟弟。

太子建成,性寬簡,喜酒色遊畋;齊王元吉,多過失;皆無寵於上。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建成內不自安,乃與元吉協謀,共傾世民,各引樹黨友。---《資治通鑑》

他們是一母同胞,這份兄弟感情,在沒有成爲皇子之前,那是非常深厚的。所以李建成是顧念這份感情的。但是他手下人不會有所留情,因爲皇太子若是落馬的話,那他們這些人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就衝着這麼一個原因,李建成集團也要想各種辦法去吧李世民給幹掉。所以說,李世民當時的處境非常困難。

太子中允王圭、洗馬魏徵說太子曰:“秦王功蓋天下,中外歸心;殿下但以年長位居東宮,無大功以鎮服海內。今劉黑闥散亡之餘,衆不滿萬,資糧匱乏,以大軍臨之,勢如拉朽,殿下宜自擊之以取功名,因結納山東豪傑,庶可自安。”---《資治通鑑》

這個時候他的風頭實在是太大,因爲常年在外帶兵,他有天生的統帥能力,所以一批能征善戰的猛將都甘心跟着李世民打仗。

久而久之,這幫人也就成了李世民的嫡系力量。這是李建成最看不慣的地方,李建成甚至曾經上書李淵,希望削弱秦王府的勢力。

於是乎房玄齡和杜如晦這兩位,也就被李淵強行從秦王府幕僚的位置上,挖到了朝廷裏面做官。並且李淵嚴令,朝臣不得跟皇子們私下有什麼交集。

這偏袒的心思也太明顯了,顯然就是針對李世民的。因爲李世民手下的幕僚和將領最多。一旦他們歸屬於朝廷的話,將來就再也無法幫助李世民了。

揭祕: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是否早有預謀? 第2張

02李世民手下的功臣們,希望李世民把這件事給做了。

李世民想要殺兄弟嗎?我看未必。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李世民是絕對不會揹負上如此罵名的。我們可以發現,他這一舉動流傳了一千多年,依舊還是被我們津津樂道地流傳着。

作爲一位頭腦清楚的人,這種事情,一定是在逼急了的情況下,纔會出此下策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在逼迫李世民呢?

首先當然是哥哥李建成對他的咄咄相逼,把他的門客一個個從秦王府弄走,減弱他的實力。再則李世民隨時都受到李建成那幫人的威脅。

元吉請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及秦府右三統軍秦叔寶等與之偕行,簡閱秦王帳下精銳之士以益元吉軍。率更丞王晊密告世民曰:“太子語齊王:‘今汝得秦王驍將精兵,擁數萬之衆,吾與秦王餞汝於昆明池,使壯士拉殺之於幕下,奏雲暴卒,主上宜無不信。吾當使人進說,令授吾國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資治通鑑》

其實我覺得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那些跟隨李世民的功臣們,一個個都非常希望李世民能夠成爲皇帝。

因爲他們是李世民的幕僚,如果李世民成爲皇帝了,那他們也都能水漲船高,跟着李世民一起高升。相反也是一樣,如果李世民沒有做皇帝,鐵定是要被李建成給剷除的,到時候跟着李世民的這幫人,可就不再是功臣了,而是反賊。

這筆賬誰都會算,這幫人主動找到李世民,告訴李世民,如果他不想做皇帝的話,那麼他們就要離開秦王府了。

畢竟跟着李世民也沒有任何前途可言。而這幫人的離開,就註定了李世民一定會失敗。所以我們會發現,李世民纔是那個真正被逼無奈的人。

揭祕: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是否早有預謀? 第3張

03兄長和幕僚的雙重逼迫,使得李世民開始佈局。

一方面是李建成集團對李世民的迫害,讓李世民不得不想辦法反擊,至少是自保。另一方面是幕僚們的真誠相待,讓李世民覺得如果辜負了他們,實在是不應該。

所以在這雙重壓力之下,李世民必須要做出選擇,他最終的選擇我們都知道,那就是跟李建成爭奪皇位。

李淵當然是要讓大兒子繼承皇位,嫡長子繼承有利於江山萬古流芳。而且嫡長子李建成是個非常優秀的皇太子,沒什麼過錯,絕對合格。

世民從而呼之,元吉張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殺之。尉遲敬德將七十騎繼至,左右射元吉墜馬。世民馬逸入林下,爲木枝所,墜不能起。元吉遽至,奪弓將扼之,敬德躍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殺之。---《資治通鑑》

所以說李世民想要通過李淵這條奪取皇位,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這個時候李世民必須要採取妃常手段。

所以玄武門之變也就這麼爆發了。我認爲這件事李世民此前絕對是有佈局,而且非常精密。當然了李建成也是佈局了,只不過人手和精密程度,比不上李世民。

這一戰的結果很簡單,要麼李建成殺了李世民,要麼李世民殺了李建成。不可能兩個人同時走出玄武門。

也就是說李世民在佈局的同時,李建成也在佈局。這就沒有誰對不起誰的說法了,只能說李建成比李世民要笨,所以輸給了李世民。

這一次的政變,的的確確是李世民處心積慮去佈局的,但是我們要知道他在佈局之前所處的無奈場景。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會走那一步!

總結:千古再難找一個李世民這樣的好皇帝了。

李世民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之所以如此之高,絕不僅僅是因爲他創造了貞觀之治,主要是因爲他做皇帝的態度。

他那種禮賢下士的風度,是後世所有臣子們都希望遇到的。魏徵作爲一名諫臣,一直以來都是以說話直接了當出名,有時候甚至會罵人。

李世民常常遭到魏徵的進諫,而且說話非常難聽,意思很明白,皇帝你不應該這麼做。看到魏徵的奏章,李世民不是生氣,而是感到高興。

初,洗馬魏徵常勸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敗,世民召徵謂曰:“汝何爲離間我兄弟!”衆爲之危懼,徵舉止自若,對曰:“先太子早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禮之,引爲詹事主簿。亦召王圭、韋挺於巂州,皆以爲諫議大夫。---《資治通鑑》

他認爲正是因爲有魏徵這樣的大臣在,大唐王朝才能千秋萬代傳下去。可是他不知道的,有敢說話的魏徵,卻未必有願意聽的唐太宗了。

李世民能夠悉心聽從臣子們的建議,所以他雖然只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卻能夠將大唐王朝在最短時間內,打造成封建社會的一個盛世。

後世的臣子們都希望自己能遇到李世民這樣的皇帝,當然是要把他捧得高高的。但凡有皇帝比較偉大,他們都會拿他去跟李世民做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