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名將薛仁貴,你知道他曾是個農民嗎?

唐朝名將薛仁貴,你知道他曾是個農民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薛仁貴。

在太宗末年,發動了徵遼(高句麗)之役,當時的農民薛仁貴拜見了將軍張士貴,就此開始了長達三十餘年的征戰生涯。

如果薛仁貴只是應募從軍,那他可能只是一名普通士卒。然而,在此次伐遼之役的安市城之戰前後,卻成就了薛仁貴的威名,在某些程度上甚至成爲了薛仁貴的“主場”。

郎將劉君邛爲高句麗軍所圍,身陷困境,薛仁貴疾馳救援,“躍馬徑前,手斬賊將”,震懾敵軍,由此嶄露頭角;在圍攻高句麗重鎮的安市城戰場上,高句麗大將高延壽率主力來援安市城守軍。薛仁貴抓住了這個立下奇功的機會,“異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張弓,大呼先入,所向無前,賊盡披靡卻走”,爲唐軍在城下所取得的勝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果然,太宗對這個“奇裝異服”的士兵極爲好奇,特予召見擢升,甚至在班師後還對他:“

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這不單單是一個籠絡人心的客套話,更代表了太宗對於薛仁貴的賞識。

唐朝名將薛仁貴,你知道他曾是個農民嗎?

太宗末年至高宗初年,薛仁貴奉命在宮中宿衛。永徽五年(654年),又一個機會到來了。當時高宗李治正居於萬年宮,夜間,突然有洪水衝擊玄武門,萬年宮雖未遭殃,但洪水抵達只是時間問題。宮中衛士見水勢洶涌,紛紛散逃,唯有薛仁貴登門大呼,提醒了高宗等人,使其得以及時登高,免於遭禍。事後,高宗特意遣使向薛仁貴致謝,而

這次的“救命之恩”,在後來也對薛仁貴起到了莫大的幫助。

在“救水”事件後,薛仁貴逐漸開始參與軍政,並領兵出擊,如:蘇定方出討西突厥阿史那賀魯時,薛仁貴建議拉攏泥熟部助力;顯慶二年,協助程名振執行騷擾高句麗的策略,在貴端城高句麗軍;顯慶三年,與樑建方、契苾何力在橫山大戰高麗大將溫沙門。在此次戰鬥中,薛仁貴仍是單騎衝陣,所經之處,射殺諸多敵軍,又生擒敵軍的神射手,大顯神威;顯慶三年,與辛文陵在黑山擊破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等人,押往洛陽獻俘。

薛仁貴屢戰屢捷,勇猛過人,愈發受到高宗重用。

在破契丹後不久,薛仁貴受命出擊九姓鐵勒。臨行前,以精湛射術令高宗驚服。關於之後發生的事情,史書記載簡略,如《舊唐書·薛仁貴傳》載:

時九姓有衆十餘萬,令驍健數十人逆來挑戰,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餘一時下馬請降。仁貴恐爲後患,並坑殺之。更就磧北安撫餘衆,擒其僞葉護兄弟三人而還。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九姓自此衰弱,不復更爲邊患。

我個人不是很理解,在中古的唐代爲何還有這類對陣決定勝負的事件。當然,士氣大喪,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好的兆頭,何況是對於崇尚武力且風俗較淳樸的北方遊牧民族。於是乎,薛仁貴的勝利似乎也沒有那麼的不可思議了。類似的勇將,在唐朝中期也出現過,如李嗣業 ,如馬璘,如白孝德,這裏就不一一例舉了。不過,在此役中薛仁貴坑殺降虜的行爲極其殘忍,儘管其考慮“爲後患”有一定道理。

總的來說,薛仁貴在破鐵勒一役中的表現可謂是名震天下,不論是時人或是後人都爲他三箭定天山的神舉傾倒。唐人王棨在《三箭定天山賦》(《全唐詩》卷770)中讚道:

“弓一彎而天山未定,箭三發而鐵勒知歸。”

便可作爲明證。

伐鐵勒之役,稱得上是薛仁貴的成名之戰,而第二次成就他的戰役,則是滅高句麗之役。我在前面已經提到了,薛仁貴此前曾作爲程名振的副將進攻高句麗,取得小勝。而此舉,便是太宗末期、高宗時期對高句麗執行的有效策略。在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死後,其諸子爭權,其中被驅逐的長子泉男生便歸附唐朝,請求幫助。高宗抓住了這個旗幟,派將軍龐同善、高侃等率軍迎接泉男生,薛仁貴則作爲後援。不久後,老臣李勣正式統軍出征高句麗。此後,龐同善在新城被高句麗軍襲擊,薛仁貴親領精兵援救;龐同善等敗於金山,薛仁貴再次領軍橫擊,大破高句麗軍,斬首五萬餘級,乘勝攻陷高句麗三城。次年,薛仁貴以三千兵力攻陷高句麗重鎮扶余城,連降扶余川四十餘城。總章元年(668年)九月,唐軍陷平壤,滅高句麗,設安東都護府以鎮之。薛仁貴出任右威衛大將軍兼檢校安東都護,率兵二萬留守平壤。

雖是武將,但薛仁貴“撫卹孤老;有幹能者,隨才任使;忠孝節義,鹹加旌表”,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高句麗士民。以此來看,薛仁貴也可稱作

文武兼備

唐朝名將薛仁貴,你知道他曾是個農民嗎? 第2張

在兩次大戰後,薛仁貴威名遠揚。然而在滅高句麗僅兩年後的大非川之戰中,這位常勝將軍卻遭遇大敗,一時聲名盡喪,免官爲民。關於大非川之戰的是非,歷來有爭議,但一般來說,認爲是唐軍前鋒郭待封急功獨進,從而牽連了薛仁貴所部,遭致大敗。

看到這裏,薛仁貴應該就終老布衣了?不,高宗並未忘了他。儘管有皇帝的眷顧,但薛仁貴在大非川之戰復出後又一次被貶,在逝世前兩年再被起用。這位六十八歲的老將在雲州迎擊叛亂的突厥軍,對陣中,得知了對方主將爲薛仁貴,突厥軍大驚道:“吾聞薛將軍流象州死矣,安得復生?”薛仁貴脫盔下馬,突厥軍震驚逃散,被唐軍一一擊破。這是薛仁貴一生最後的“傳奇”。

薛仁貴的一生,由士兵到將軍,浮沉往復,可謂坎坷備至。然而,在逆境下,薛氏仍保持了一顆赤誠之心,甚至撰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