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誰?安史之亂和民族無關!

唐朝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誰?安史之亂和民族無關!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誰?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唐朝初期的幾位皇帝在治國方面都不錯,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后長達百年的時間裏,唐朝在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成爲當時世界的最強國。但在軍事方面,唐初的府兵制到了玄宗時期已經基本坍塌了。

唐朝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誰?安史之亂和民族無關!

開元天寶年間的十大節度使

唐初的百萬軍中,府兵就高達一半兒,而且唐朝前期的府兵戰鬥力也比較高。唐玄宗即位之初,對府兵制進行了某種挽救,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開元天寶間因爲唐玄宗晚年的昏庸,造成朝政衰壞。

府兵基本上已經成爲“紈絝子弟兵”的代名詞,邊軍(邊防軍、邊鎮軍)的力量已經成爲國家的精銳。原因很簡單,內地平安時間較長,嬌慣氣過重。邊軍則因爲長期與敵作戰,戰鬥力越來越強。

例如唐玄宗時期,中國的軍隊當在百萬左右,其中邊軍的“十大節度使”就擁有49萬兵力,而其中安祿山就擁有邊軍18萬,范陽爲主力9.1萬人。

然而,有兩點需要請注意。

唐朝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誰?安史之亂和民族無關! 第2張

唐玄宗時期第一節度使

其一:府兵制仍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府兵制的基礎均田制雖然在天寶年間受到極大破壞,但均田制是在“安史之亂”後幾十年才被徹底破壞。

其二:邊軍並非全部兵力。有人將“十大節度使”的兵力視作唐軍總兵力是錯誤。唐軍還有其他邊軍節度使力量、府兵、民兵等。

那麼,什麼是“十大節度使”呢?

唐朝的十大節度使

開元年間形成“九大節度使”,天寶元年或二年又增加一個節度使。由此,佔據當時領土面積三分之二的十大節度使形成。

01.河西節度使: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設,掌控兵力7.3萬人。

02.河東節度使:先天元年(712年)設,治所在太原,掌控軍隊爲5.5萬。

唐朝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誰?安史之亂和民族無關! 第3張

安祿山:粟特人

03.北庭節度使。先天元年(712年)設,掌控兵力2萬。

04.范陽節度使。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也是開元元年)設,掌控兵力9.1萬。

05.隴右節度使。開元二年(714年)設,掌控兵力7.5萬使。

06.安西節度使。開元六年(718年)設,掌控兵力2.4萬。

07.劍南節度使。開元七年(719年)設,掌控兵力2.4萬。

08.朔方節度使。開元九年(721年)設,掌控兵力6.5萬。

09.嶺南節度使。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設,掌控兵力2.4萬。

10.平盧節度使。天寶元年或二年,掌控兵力3.8萬。

唐朝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誰?安史之亂和民族無關! 第4張

哥舒翰:突厥人

安史之亂只是一場爭權奪利戰爭,與民族無關

唐玄宗天寶中後期,自從王忠嗣之後,“十大節度使”逐漸被少數民族將領擁有。由此,造成了“安史之亂”。爲此,一些人就經常說這是一場民族戰爭,重用少數民族將領是錯誤的。然而,我要說這種觀點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

唐玄宗與安祿山的戰爭,純粹是統治階層的內部戰爭,純粹是權力爭鬥,並不涉及民族問題。

安祿山雖然反叛,但是他的非血緣堂兄安思順(安祿山的繼父是安延偃,安思順的父親爲安波注)並沒有反叛,而且在安祿山造反前數次上書玄宗誅殺安祿山。同理,安祿山所屬的粟特族也大部分繼續支持唐軍,並加入平滅反叛安祿山的戰爭中。

除此以外,李光弼是契丹人、哥舒翰是突騎施人(西突厥部落之一)、高仙芝是新羅人,這三個人都是非常有名兒的人。除此以外,還有諸如僕固懷恩等許多將領,也都是少數民族將士。同樣,投降安祿山的漢族將領也不少。

因此,這場戰爭根本不應該以民族戰爭定性。

唐朝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誰?安史之亂和民族無關! 第5張

李光弼:契丹人

極端思想要不得,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的出現,就是極端思想導致

極端思想很容易把某一個現象作爲成因的所有,這種思想往往忽略甚至故意輕描淡寫更多的問題。“安史之亂”爆發前後,極端思想造成許多問題。例如李光弼某種程度上就是被這一思想害死。要知道,平滅“安史之亂”在評論功臣大小上,李光弼在郭子儀之前。

郭子儀之所以享有更大威望、功績,只是因爲郭子儀活得時間更長久,在“安史之亂”被平滅後的大唐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除了僕固懷恩外,還有一位少數民族名將僕固懷恩。他是東突厥鐵勒僕骨部人,再配合郭子儀、李光弼剿滅安史之亂後,因爲受到朝廷懷疑(可見,唐朝君主臣子們沒長記性)而被逼造反。

唐朝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誰?安史之亂和民族無關! 第6張

高仙芝:高句麗人

雖然,安祿山造反之後進展神速,但是,如果不是李隆基一意孤行、瞎指揮,高仙芝和封常清、哥舒翰即能抵擋安祿山的進攻,而從後世眼光看,哥舒翰、高仙芝等人的戰略方針至少抵擋安祿山的氣焰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所以,要我說“安史之亂”第一責任人就是李隆基。

對於唐朝這個皇族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結果的王朝,對於民族融合的關鍵時期,唐朝的偉大不是依靠閹割歷史實現的,而是在各民族齊心奮鬥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