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探索北宋“兒科聖手”錢乙的人生經歷和學醫過程

探索北宋“兒科聖手”錢乙的人生經歷和學醫過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錢乙,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錢乙(1032-1113),字仲陽,北宋山東東平人,北宋時期著名的兒科醫家。初以《顱囟方》成名,曾爲長公主女兒治病,授翰林醫學士。後又爲皇子療疾,神宗皇帝提拔他爲太醫丞,賜紫衣金魚袋。錢乙醫名卓著,“幼科冠絕一代”,又創“地黃圓”,即後世之六味地黃丸。其代表作爲《小兒藥證直訣》三卷。

探索北宋“兒科聖手”錢乙的人生經歷和學醫過程

錢乙的人生經歷和學醫過程均頗爲奇特。據宋代劉跂《學易集·錢仲陽傳》和《宋史·錢乙傳》記載,錢乙三歲時母親去世,父親錢顥擅長針灸之類的醫術,但是“嗜酒喜遊”,一天到東邊海上去遊訪,就一去不回。錢乙成了真正的“孤兒”。幸好錢乙的姑母姑父可憐他,收他爲養子,教他讀書。姑父姓呂,以醫爲生,錢乙對醫學自小也是耳濡目染。姑母臨死的時候,才把錢乙的身世告訴了他。錢乙痛哭了一場,但至孝的他仍然決定要去尋找父親。他往返了五六次,終於找到生父,過了幾年又將父親接回家侍奉。鄉里人都爲這事感動落淚,賦詩讚頌他。七年之後,父親去世,錢乙按照禮法下葬。錢乙對姑父也像親生父親一樣,呂先生去世,錢乙爲他裝殮下葬服喪,爲他的孤女舉辦婚事,每年祭祀姑父的儀禮與父親相同。

探索北宋“兒科聖手”錢乙的人生經歷和學醫過程 第2張

《學易集》說錢乙“爲方博達,不名一師,所治種種皆通,非但小兒醫也”,《宋史》也說錢乙“爲方不名一師,於書無不窺,不靳靳守古法,時度越縱舍”,卻最終能與醫理大法相會合,實爲奇事。縱觀錢乙的學醫過程,除跟隨姑父一段時間之外,別無良師,全憑博覽羣書,而靠自己的聰慧去領悟。可以說,勤奮與聰明,都是錢乙成功的基礎。相傳錢乙在爲其父守孝期間,搭草棚於墳旁,日夜誦醫經不輟。亦有患者尋至,乙就於草棚內爲其診治。可見錢乙的臨牀經驗也非常豐富。

但是,善於思考,更是錢乙成功的關鍵所在。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序中說:“餘平生刻意方藥,察脈按證雖有定法,而探源應變,自謂妙出意表。”在處方用藥上,錢乙從不拘泥於某一師門,靈活辨證施治,卻總是療效卓著,這正是善思的結果。

探索北宋“兒科聖手”錢乙的人生經歷和學醫過程 第3張

從傳記中留下的醫案來看,錢乙是一個非常善於思考的人。如用黃土湯治皇子瘛瘲之病,錢乙說“以土勝水,木得其平,其風自止”,就高出俗醫很多。如治自己的“周痹入藏”之疾,他用藥將痹病轉移到左手、左足,又挖掘“大如鬥”之茯苓啖之,實在匪夷所思。

須知治小兒甚難。錢乙的弟子閻孝忠在《小兒藥證直訣》序中說,因小兒“脈微難見”“變態不常”“未能言,言亦未足取信”“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都給治病施救帶來巨大的困難。在前人“不載其說”的情況下,錢乙硬是憑自己的博採衆收與精思妙慮,開創了小兒診治這一學科的新天地。勤奮、博學、善思,造就了這樣一位“兒科聖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