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徐達和常遇春出身低更沒有文化 爲什麼他們打仗能夠屢戰屢勝呢

徐達和常遇春出身低更沒有文化 爲什麼他們打仗能夠屢戰屢勝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徐達、常遇春爲什麼打仗能夠屢戰屢勝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朱元璋能夠在元朝末年諸多的農民起義之中異軍突起,消滅陳友諒、張士誠,更能夠攻滅元朝,奪取元大都,可以說作爲元帥,徐達、常遇春功不可沒。與朱元璋出身貧寒一樣,徐達、常遇春家境也是赤貧,乃是正經的草根出身。徐達與朱元璋乃是發小,世代躬耕;而常遇春也是如此,更是爲了習武不得不吃盡苦頭。可是爲何就是這樣2位出身低微,更沒有文化,“不懂”兵法的將軍,卻能夠在元朝末年的征戰中屢戰屢勝呢?

徐達和常遇春出身低更沒有文化 爲什麼他們打仗能夠屢戰屢勝呢

第一 朱元璋對徐達、常遇春的信任

想要成就功業,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在任何時代只有將領被充分賦權,獲得主上的信任,才能夠有一番大作爲,否則大抵只能若祖逖、岳飛一樣,各種被牽制,功虧一簣。

於是當1353年,朱元璋、湯和回到家鄉招募兵丁之時,徐達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跟隨朱元璋投入行伍生涯;而常遇春則雖然在遇到朱元璋之前,直接投靠了土匪劉聚,但在眼見朱元璋攻打和州之時秋毫無犯,則選擇投靠了朱元璋。而後跟有了1355年當面對與郭子興有矛盾的孫德崖將朱元璋擄作人質之時,徐達的挺身而出;更有了當面敵人時束手無策的採石磯之戰,常遇春單船出列,一人攪亂敵陣,鄱陽湖之戰搭弓射箭,射張定邊;救主於危難。而也正是這諸多行動讓他們獲得了領袖朱元璋的信任,讓他們累進官職,能夠在統兵攻伐之上更是獲得了極大的自主權。

徐達和常遇春出身低更沒有文化 爲什麼他們打仗能夠屢戰屢勝呢 第2張

二 、徐達、常遇春的個人實力

雖然出身草根,但是徐達、常遇春二人都是武藝高強,又兼之在歷次戰役中衝鋒陷陣、身先士卒。在冷兵器時代,這也儼然成爲了奪目的星耀,由此更是累積聲望,讓二人在軍旅之中,人心皆附,唯二人馬首是瞻。更加之二人天賦卓絕,有着極強的學習能力,雖然不懂兵法,但是正如毛爺爺所說“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然後擊敗敵人”。也便有了太平之戰、集慶之戰,攻伐蕪湖的屢戰屢勝,鄱陽湖之戰、元上都之戰的勝利。

徐達和常遇春出身低更沒有文化 爲什麼他們打仗能夠屢戰屢勝呢 第3張

三 對手

事實上,在明朝末年名將輩出。陳友諒手下張定邊,張士誠胞弟張士信等都是一代名將。與他們二人一樣,這些人也都是底層出身,並不熟悉兵法韜略,而且一個最爲重要的特點便是,這種兵法韜略,沒有什麼是比實戰更能夠鍛鍊人的了,戰爭更不是固定一成不變的,它存在各種各樣的變量,最爲人熟知也是不恥的便是趙括之流,即便能夠將父親趙奢說得啞口無言,缺乏真正的實戰經驗,還不是一樣在長平之戰被白起,坑殺殆盡。

徐達和常遇春出身低更沒有文化 爲什麼他們打仗能夠屢戰屢勝呢 第4張

而當徐達、常遇春在南方與陳友諒等人鏖戰數載,水戰、陸戰;攻堅戰,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戰場法則早已是成竹在胸,面對“奇男子”王保保之時,也讓他們能夠遊刃有餘,在戰爭中沒有比鐵與血的生存法則能夠讓最終活下來的人更加冷靜。

在攻伐陝西之時,當元順帝以大軍意欲再次進犯北京,常遇春以大軍不及月便以馳驅千里,更是連克元上都,更是將隨都開平大破,擄掠之後,卻隨即班師,不再做追擊。這不就是《孫子兵法》中的“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嗎?這不就是來自閱歷、生活的兵法嗎?

參考資料:《明史·徐達傳》《明史·常遇春傳》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