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屢戰屢勝的白起爲何會栽在自己人手裏呢?

屢戰屢勝的白起爲何會栽在自己人手裏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60年農曆七月,趙括帶着趙軍來到了長平。七月的長平早晨已有些涼意,趙括卻毫不在意。望着背後的大軍,他心裏彷彿已經看見自己大破秦軍的場景,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與此同時,秦軍的主將已經換成了另一個人。而趙括和他的20萬趙軍此時還矇在鼓裏,不知自己將要面對的對手有多麼的可怕。

這個人就是殘忍的名將:殺神白起。

白起最初嶄露頭角是在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領兵攻打韓國新城(今河南伊川縣西)。此時他的職位是左庶長,當時秦國實行軍功爵制度。而商鞅變法規定,每斬首一個敵將首級可提高一級爵位。左庶長在二十等爵中排名第十級,所以,在此之前白起最少斬殺了十名敵將。

在白起成名前,他所在的秦國並不佔絕對的優勢。

公元前296年,齊,韓,魏三國聯軍攻破函谷關。面對着三國聯軍,秦國一時間難以抵擋,不得不割地求和,將河外及武遂,封陵等地歸還韓國,魏國。

而三年後,白起的出現,喚醒了秦國統一六國的野心。

屢戰屢勝的白起爲何會栽在自己人手裏呢?

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韓魏聯軍再一次擋住了秦國前進的步伐。這一次,韓,魏聯軍並沒有想到自己會敗得這麼慘。秦國丞相向秦昭襄王推薦白起爲主將,以來抵禦韓魏兩國。在伊闕(今河南洛陽)這個地方,白起大破韓,魏聯軍,斬首二十四萬。一時間,伊闕佈滿了屍體,血染紅了土地。

白起的每一次戰功,都滴着鮮血。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白起率軍伐楚。秦軍乘楚王城池不修,邊備廢弛之機,攻入楚國。並用決水攻城的戰術攻佔鄢城,最後攻佔楚國郢都,大獲全勝。一路上,屍骨成堆,哀鴻遍野,白起也因此被封爲武安君。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白起率軍救援被魏,趙兩國圍攻的韓國。斬首魏軍13萬人,並將2萬手無寸鐵的趙國俘虜全部推入翻滾的黃河水中。白起並不在意這些俘虜的死活,對於他來說,那些俘虜是獵物,不是人。

白起很可怕,也很冷酷。但最體現他的可怕與冷酷的地方是在長平。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將王齕攻韓,奪取上黨,然後攻趙。

上黨失守後,趙孝成王派老將廉頗應戰。廉頗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作戰經驗豐富。當他和秦軍交手幾次後,他發現秦軍士氣正銳,不可正面抵抗。而秦軍不遠千里來攻打趙國,糧草必然供應不上,不會堅持太久。於是廉頗放棄不易守護的丹河西線陣地,全軍縮至丹河東線陣地,修建壁壘,以逸待勞,意在拖垮秦軍。

如果趙軍一直堅守不出,不與秦軍交戰。那麼長平之戰的結局很有可能就是秦軍敗退,趙國獲勝。但歷史總是喜歡給你開玩笑。趙國換了主將廉頗,任趙括爲主將。

趙括毫無作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他認爲,只要集中兵力,攻打秦軍就會獲勝。只是,這一次他碰上了殺神白起。隨着趙括率領軍隊跨過丹水,他就一步一步進入了深淵。

屢戰屢勝的白起爲何會栽在自己人手裏呢? 第2張

公元前260年八月,趙括率領主力大軍大規模衝擊秦軍。白起命令秦軍佯裝戰敗潰退,誘敵深入,將趙軍引進圈套的同時派一支兩萬五千人的軍隊將趙軍主力分割成兩隻孤立的部隊,同時切斷趙軍的糧道。白起又多次派精兵向趙軍發動攻擊,趙軍屢戰屢敗。不得已,趙括只好下令停止進攻,就地安營紮寨。

得知趙軍被包圍的秦昭襄王更是親自奔赴前線,並宣佈凡是參戰者賜爵一等。與此同時,並徵調河內郡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諸國的援軍和糧草。至此,長平之戰已經完全按照秦國的計劃發展了。

九月,在絕糧的情況下趙軍已經被包圍了46天。大量的趙國士兵餓死或者因爲突圍不成功而死亡,士兵之間開始相互殘殺爲食,恐懼的氛圍籠罩着趙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趙括決定殊死一搏。他將剩餘趙軍分爲四支隊伍,輪番衝擊秦軍的包圍,但都以失敗而告終。最後,趙括親自率精銳部隊突圍,結果死在秦軍的亂箭之中。

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

趙括死後,趙軍頓時土崩瓦解,再無反抗之力,向白起拱手投降,任人宰割。白起贏了,贏得了這場大戰的勝利,這是他人生中最輝煌的一次戰績,也是他最慘無人道的一次大屠殺。趙軍投降後,白起下令將所有的趙軍活埋,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趙國。對此,他的理由很簡單:“趙國士兵反覆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再生事端。’’就這樣,在長平之戰中,秦軍先後斬殺趙國士兵及趙上黨民衆45萬人。趙國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白起很會打仗,但他身爲臣子卻不會明哲保身。他與范雎不和。長平之戰後,白起正要直搗趙國都城邯鄲,卻被范雎以秦軍疲憊,急需休整爲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范雎結下仇怨。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趙國毀約,不承認要割讓城池給秦國。秦國再次興兵攻打趙國,白起因病未能出征,秦軍戰鬥失利。

白起病癒,秦昭襄王命白起參與戰爭。白起卻拒絕了,其理由是:“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可秦昭襄王不信邪,沒有你白起,我照樣能打勝仗。於是,秦昭襄王改派王齕替王陵爲大將進攻趙國。結果果然如白起所言,秦軍進攻趙國受到了楚國和魏國的夾擊。秦軍損失慘重,大敗而歸。

白起聽到秦軍失敗的消息後感嘆道:“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秦昭襄王知道後十分生氣,強令白起出兵,白起稱病,不願參加戰鬥。秦昭襄王大怒,隨後三個月後前線戰情越發危急,秦昭襄王的憤怒達到了頂點。他強行命令白起即刻動身,不容逗留。不得已,白起只好拖着病軀上路。白起走後不久,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說:“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於是派出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白起行至杜郵時(今陝西省咸陽市任家咀村),使者也追上了他。白起接過寶劍後感嘆道:“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沉默許久後,又說:“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吾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說罷,自刎而死。

一代殺神,就此隕落。作爲戰國名將,白起計謀百出,屢戰屢勝。他是君主的得力干將,也是百姓口中的殺神,人屠,更是百姓心中的魔鬼。

對白起來說,這些描述並不誇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