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棣的一個決定曾挽救明朝,到底是什麼決定?

朱棣的一個決定曾挽救明朝,到底是什麼決定?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朱棣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雖然明成祖朱棣在歷史上的名聲沒有唐朝李世民那樣響亮。對比二人,其實都是“奪位”而來。但因爲唐太宗有貞觀之治,結果淡化了他的奪位。而明成祖朱棣雖然業績不凡,但因爲過於血腥,所以,歷史上的名聲還是不如唐太宗李世民。

不過我們不能就此否定他的偉大,明成祖朱棣的業績在歷史上是有目共睹的,不然也不會號稱“永樂大帝”了。其他的業績不說,就說一個舉動,他就名垂千古,那就是他“遷都北京”這個決定。

正是因爲他遷都北京才讓大明王朝化解了兩次危機,兩次挽救了大明王朝。

朱棣爲什麼遷都北京?‍

朱棣本來就是燕王,當年他被朱元璋安排在北京就是爲了抵禦北方殘餘勢力的威脅。

首先,政治軍事因素,他不得不遷都北京。北京本來就是他的“龍興之地”,大本營,他遷都回去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雖然大明王朝建立幾十年了,但北方的威脅一直都存在。

到朱棣當皇帝后,他依然多次發動了對北方遊牧軍事威脅的進攻。他每次都從金陵出發,戰線着實過長。不但消耗巨大,而且指揮吃力。如果遷都北方,就會好很多,這些促使他遷都的打算。

正所謂“天子守國門”,遷都北京有利於維護明朝北疆安全。

其次是階級因素。

衆所周知,朱元璋從安徽崛起,而他的舊臣和幕僚基本都是江淮和南方人士。

朱棣的一個決定曾挽救明朝,到底是什麼決定?

但朱棣就不一樣了,朱棣的統治集團多是朱棣在北平做燕王的時候的幕僚。他們的根據地是在北平。

這就是爲什麼朱棣入主南京後,南方舊臣根本不滿他的統治,尤其是朱棣誅殺了南方士人代表方孝孺後,南方世家大族對他很是敵對,這讓朱棣很難在南方站穩腳跟。

朱棣遷都北京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是一次統治階層的換血,由南到北便可以徹底清洗以前的舊臣,鞏固其自身統治。

當然,還有些其它因素,比如像什麼朱棣在南方睡不着,遷都北京有利於提高北方的政治地位跟南方的經濟地位抗衡,做到南北平衡發展等等之類。

這些也都可以算作原因,總的來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出於綜合考慮的,目的是踐行“天子戍邊”的傳統,鞏固其統治,更有利於震懾那些對明朝想入非非的北方遊牧勢力。

鎮守北方大門,預防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是帝國的首要任務。因爲明成祖遷都沒過多少年,北方遊牧就蠢蠢欲動了。

兩次軍事危機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遷都北京,來到了北京。沒過多少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就發生了。

當時蒙古有一個部族叫瓦剌,它的領袖叫也先。也先這個人有點本事,他自覺自己的能力很強,於是對大明王朝發起了攻擊。

當時明朝的皇帝是明英宗,明英宗這個人對於軍事完全沒什麼概念,他只能聽信他的親信王振。

王振因爲曾經打過仗,所以,有些軍事才華。他極力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

明英宗聽信了王振的建議,帶着五十萬大軍殺向了也先,結果吃了敗仗,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王振也死於亂軍之中。這是明朝歷史上最不光彩、最丟人的一次戰爭。

明英宗被俘之後,也先大軍隨之打到了北京。此時的北京只剩下了老弱殘兵,情況很危急。

貪生怕死的官員們主張南遷到南京,但有一個人堅決主張鎮守北京,這個人就是于謙。

他認爲如果遷都到南京去的話,北方沒有一個政治中心,那麼整個黃河以北的地區便都完了。

朱棣的一個決定曾挽救明朝,到底是什麼決定? 第2張

于謙的主張得到了百姓的支持,也得到了明英宗的兄弟朱祁鈺的支持。

最後,明軍在於謙的帶領下擊退了也先的進攻,還任命了新的皇帝——朱祁鈺。

結果也先俘虜的明英宗成了一個負擔,沒過多少年就被放了回去。

這一次軍事危機差不多一百年後,即1550年,蒙古的另外一個軍事領袖俺答又率兵包圍了北京。

此時明朝的皇帝是嘉靖皇帝,在嘉靖皇帝的帶領下,再一次成功抵禦了北方遊牧的威脅。此次俺答入侵,在明史上被稱爲“庚戌之變”。

無論是之前的也先圍攻北京還是一百年後的俺答汗進攻北京,北京成功抵禦了北方遊牧的進攻。

我們不得不佩服當年朱棣的高瞻遠矚,如果當年他不是主張遷都北京,那麼1449年也先軍隊的進攻是很難抵抗的。

北京在明朝歷史上經受住了這樣兩次考驗。由此可見明成祖遷都北京是必要的和正確的。

說實話,如果大明王朝不鎮守住北京,沒有北京這個重鎮,遊牧民族會深入華北大平原,就會重蹈當年“幽雲十六州”的覆轍。

所以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不但抵抗了北方遊牧的南下,兩次化解危機,挽救大明王朝。同時也爲北京附近地區生產的發展、文化水平的提高,都市的繁榮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當然,也爲後來清朝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