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爲什麼會飽受爭議?這真的是蜀漢翻盤的機會嗎?

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爲什麼會飽受爭議?這真的是蜀漢翻盤的機會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爲什麼會飽受爭議?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長期以來,那些把魏延和子午谷計劃批的一錢不值的人也不想想,天下有數的名將弄一個白癡計劃出來幹什麼?想大家把自己當白癡雪藏起來前途無亮,還是自己想帶兄弟們找死當烈士?

魏延敢拿出這個計劃,就是對這計劃可能遇到的各種阻礙都考慮到了,自行這計劃雖然冒險雖然激進,但是有一定勝算能成功,因此準備搏一把,目前留下的信息太少(陳壽的三國志世稱良史,但是太精練,如果沒有裴注三國志很多東西根本搞不清楚),隻言片語,我們不知道細節。

但是筆者相信,魏延提出這計劃,絕對是以自己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對當時蜀漢和曹魏形勢瞭解下了功課的,要知道魏延自己就是之前一直坐鎮漢中一線的。

如果劉秀的昆陽之戰沒有真打,比如劉秀在路上得知昆陽守軍投降了(歷史上是真投降,被新莽軍主將拒絕了……),只能撤退回宛城,那現在憑着歷史隻言片語,一定會有人說,劉秀一定是瘋了,才指望帶那麼少的軍隊打贏新莽軍。

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爲什麼會飽受爭議?這真的是蜀漢翻盤的機會嗎?

如果西庇阿的偷襲新迦太基計劃被元老院否決了,他突然病死了,肯定現在有人說,西庇阿是軍事白癡,居然提出這種冒險計劃,深入敵人三路大軍後方強攻對方經營多年的堅城。然而他卻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還有奧斯特利茨,戰前公告泄露敵人缺點,放棄戰前有利地形,把希望寄託在對手犯錯上,如果對手變計,應對正確,亞歷山大不強迫庫圖佐夫把大軍派下高地。拿破崙肯定慘敗無疑了。

歷史以冒險出奇制勝的例子少嗎?

恰恰想反了,真有雄厚本錢還搞什麼奇謀啊,堂堂正正壓過去就完了。如果諸葛丞相有30萬大軍,魏延計劃當然沒必要搞。但是諸葛丞相沒有這本錢啊,以小博大以弱勝強不想冒險玩堂堂正正,這就只能無功而返了。

諸葛丞相面對的問題,其實和後世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攻打大明類似,都是要對一個自己十倍以上規模的敵人。不能速戰速決,就會被敵人遲早給壓扁拖垮。諸葛丞相能指望什麼?以一州之地(加上東吳不過四州)和九州鬥,不敢冒險只能被耗死。

當然,冒險也可能大勝也可能速敗,但是不冒險只能苟安於一時啊,就好像下圍棋,當你局面不利的時候,肯定會用各種招數求翻盤,這時候已經不可能去考慮冒險不冒險的問題了,輸一目也是輸,輸十目也是輸啊。

官渡之戰,曹操是以四州(司,兗,豫,徐)對袁氏四州(冀,並,幽,青),當時荊州劉表內有憂外有患無力北上,揚州孫策死,孫權忙於鞏固政權和西進也無力北上,大家實際是旗鼓相當的。

官渡之戰本身也沒扭轉戰略劣勢,戰後斬首七萬並不可信,果真如此袁紹已經不能成軍,曹操沒理由連鄴城都啃不下來,事實上曹操真正獲得進展是在袁氏兄弟徹底決裂內戰之後,這之前曹操甚至連圍攻鄴城都做不到的。

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爲什麼會飽受爭議?這真的是蜀漢翻盤的機會嗎? 第2張

而蜀漢對曹魏可是一州對九州,加上東吳也是四州對九州,而且是經濟不發達人口稀少的四州對曹魏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九州。

所以,就算諸葛亮拿下隴右也守不住的。曹魏肯定會反攻,而蜀漢一邊要分兵把口守隴山各個口,一邊要進攻河西,這不就是竇融和公孫述聯合的形勢嗎?

諸葛亮的方法,確實沒多大希望,從實際力量對比角度,力量懸殊,從歷史案例角度,這之前和之後,都沒有隴山以西勢力越過隴山奪取關中乃至天下的案例。

對蜀漢來說,唯一翻盤機會就是抓住魏軍輕視蜀漢不設防的機會,用閃電戰一舉奪取關中,首戰就是決戰,不然越打下去,雙方力量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有雄厚的本錢,更可以支撐冒險,但是歷史往往是因爲有雄厚本錢而懶得冒險,而恰恰是因爲沒本錢,才更需要冒險。

總的看,如果蜀漢雄踞關中巴蜀隴右河西,那諸葛亮大可以鎮之以靜,待時而動,但是隻控制一個益州,時間拖越久對蜀漢越不利,蜀漢最有利的,就是第一次打擊剛開始的時候,因爲出其不意,錯過這次機會,魏軍有充足防備,蜀漢指望靠蠶食來推進,這就是拼消耗了,而除非曹魏內部有變,蜀漢拼消耗肯定拼不過的。

長期以來,很多傾向蜀漢的“飯圈論史”之徒,竭力鄙視孫權,其中重要一條理論,就是認爲孫權讓呂蒙偷襲關羽,是不識大體看不清戰略形勢,既不趁曹魏國力還沒恢復全力,北伐滅之,只會被國力恢復的曹魏玩死拖垮。

然而,他們在魏延的子午谷計劃上則恰好相反,這就很滑稽了。魏延的計劃恰恰立論基礎就是,不趁曹魏國力還沒恢復孤注一擲搏一把,搞堂堂正正拼消耗只能被曹魏玩死拖垮。

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爲什麼會飽受爭議?這真的是蜀漢翻盤的機會嗎? 第3張

同樣一批人,在呂蒙偷襲問題上,就咬牙切齒孫權贏了也是作死,關羽北伐再冒險也是求生,而在諸葛亮北伐不用奇策冒險,魏延提出奇策冒險一搏上則就是另一種標準了,筆者只能說,這是粉絲維護偶像的態度,絕不是探討歷史的態度。

說白了,三國曆史的很多愛好者,都是諸葛丞相以及蜀漢先主劉備的粉絲,他們恨不得不諸葛丞相說成是一個從道德到能力到功業全都無懈可擊的完人,對三國曆史上任何不符合這種形象的和諸葛丞相以及蜀漢先主有關的不同意見,都怒不可遏。

他們對諸葛丞相有關的歷史,不是站在一種理性客觀的立場進行分析研究,而是一種粉絲心態在維護偶像,連陳壽評價諸葛丞相“奇謀爲短“,他們都認爲這是造謠是誹謗是泄私憤。

當然,他們最喜歡的做派。就是不符合他們認識的史書材料,只要有一段不對的,那一定就是黑材料。(按照這種邏輯,太史公做史記講劉邦是神人所生這種神論,不同傳記中大量衝突的史料。一定是黑材料了。《史記》記載的所有先秦和秦漢史料也就跟着全不可信了)

而凡是影響他們這種評價的人物的爭論,無論是孫權呂蒙周瑜,還是鄧艾司馬懿的評價都可以看出,這絕不是研究和討論歷史,而只是盲目維護偶像的粉絲心態罷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