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耶律休哥爲什麼會在徐河之戰中慘敗?真相是什麼

耶律休哥爲什麼會在徐河之戰中慘敗?真相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耶律休哥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之前寫了過,北宋在岐溝關之戰,君子館之戰後,宋軍精銳部隊遭受重創,無力保護北部邊境,遼人在戰後大肆劫掠,百姓飽受其苦,不過遼人還是給了北宋機會,遼統和六年、七年,也就是宋端拱元年、二年,宋遼爆發了唐河、徐河兩次戰役,這兩次都是遼軍戰敗,耶律休哥此後也是少有大舉南下的軍事行動,北宋通過兩戰也算是彌補些軍事劣勢,今天主要來講一下,徐河之戰,遼軍大意且深入宋境致使了最終大敗,當然《遼史》上是沒有記載這兩次大敗的,不過也可以從蛛絲馬跡中感受到遼軍的確戰敗了。

說道徐河之戰,就必須要說一下,北宋在岐溝關之戰,君子館之戰連續戰敗後,多年北伐無果,耗損兵力的北宋徹底轉入了防禦階段,宋太宗也是不在執着於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如果他還是執意北伐,再遭遇幾次大敗,那北宋國內防禦就真的空虛了,遼人大舉入侵,宋太宗容易當亡國之君啊。

由主動進攻變換爲戰略防禦的宋軍,其特點就是彈性防禦,畢竟和遼國戰爭中損失的戰馬難以得到快速補充,步兵組建的防線只能依託於城池要塞,沒有險要的地形,就算在宋遼邊境佈置再多的兵力,也不足以遏制遼軍南下,且步兵機動性遠遠不如騎兵,所以宋軍的正面陣地大體就以定州爲樞紐,環繞着唐河、徐河、保州、威虜軍、北平寨等要點,依託於縱深防禦,誘敵深入,擇機殲敵,當然,這種防禦體系需要有能力的軍事指揮官,不然沒有能力調集各線宋軍圍剿入侵的遼軍,好在,名將凋零的北宋,還有一個李繼隆。

《宋史·崔守素傳》河朔諸州城壘多圮。

耶律休哥爲什麼會在徐河之戰中慘敗?真相是什麼

北宋彈性防禦的代價就是,遼軍雖然打不下州城要塞,但是可以輕易攻下各州下屬各縣所建的城池堡壘,“圮”就是崩壞的意思,所以說在宋遼戰爭的歷史上,州城很少被攻陷,但是縣級的城池就很容易被攻陷了,這也是無法避免的,畢竟宋軍主力駐紮在要塞城池,這樣纔能有足夠的實力抵禦遼軍南下,這也是北宋彈性防禦必然要付出的代價吧。

徐河之戰的起因是宋軍爲保護威虜軍這個防禦點。

《宋史.尹繼倫傳》端拱中,威虜軍糧饋不繼,契丹潛議入寇。

《宋史.李繼隆傳》嘗有詔廢威虜軍,繼隆言:「樑門爲北面保障,不可廢。」遂城守如故,訖爲要地。

威虜軍位置大概是在今河北徐水縣西二十五里,臨近遼境,遼軍在得知威虜軍的宋軍缺糧後,意欲切斷宋軍糧道,拔掉威虜軍這個宋軍的前沿要塞,這個時候,宋朝內部盡然有人提議放棄威虜軍,說實話,如果此例一開,北宋邊境容易被遼軍步步蠶食,畢竟放棄了威虜軍,又會有新的一個要塞成爲下一個威虜軍,那時北宋再接着棄守,慢慢的,北宋所謂的彈性防禦也就沒有了足夠的縱深,汴京也就沒有足夠的安全保障了。

遼軍主將耶律休哥決定抓住這個機會,襲擊宋軍給威虜軍運送補給的部隊,也是爲了報唐河之戰的仇,雖然《遼史.耶律休哥傳》中沒有記載徐河之戰,但是徐河之戰發生在當年的七月。

當時經歷過岐溝關之戰,君子館之戰,耶律休哥已經崛起,成爲遼國的將星,顯然南征的統帥只能是他,而且他也有多年和宋軍作戰的經驗,能夠勝任這次軍事行動,只是《遼史.聖宗本紀》也沒有記載此次出征的過程和結果,顯然隱晦敗績的可能更大。

《東都事略.李繼隆傳》虜騎八萬邀繼隆,繼隆以萬人敗之,追奔過徐河十餘裏。

《宋史.範廷召傳》大破契丹三萬衆于徐河,斬首數千級。

只是關於此戰遼軍的兵力說法是不一的,有說8萬,有說3萬的,個人覺得,此戰耶律休哥的戰略意圖就是深入宋境,斷絕威虜軍宋軍的糧道,必然是調集精銳部隊,且部隊規模不應該太大,不然容易引起宋軍的警覺,再者8萬騎兵,那應該是遼軍駐守在燕雲十六州的主力部隊了,如果全部調集南下,也不太現實,要是宋軍突襲幽州怎麼辦?相對來說3萬還是可信一點的,宋軍的話,運送糧草,一萬多人倒是很正常的。

耶律休哥戰略意圖明顯,但是準備不足,他並未及時發現給威虜軍運送補給的宋軍。

耶律休哥爲什麼會在徐河之戰中慘敗?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宋史.李繼宣》與李繼隆部芻糧抵威虜,還度徐河,爲敵追襲。

也就是說,當耶律休哥在徐河和宋軍相遇的時候,李繼隆率部已經完成了送糧的任務,到這裏的時候,耶律休哥的計劃已經破產了,得到補給的威虜軍守軍依然保有戰力,而自己是突襲,既然預先的計劃已經破產,那麼就可以撤軍了,只是不知道當時耶律休哥是沒有得到真實的消息,還是什麼原因,仍然要在徐河,在宋軍防禦腹地和宋軍交戰,可能耶律休哥狂傲自大了一把。

《宋史.尹繼倫傳》繼倫適領兵巡徼,路與寇直。于越徑趨大軍,過繼倫軍,不顧而去。

遼軍大軍南下,在探報得知李繼隆所部大致方向後,就急於開進,直接無視了行軍途中遭遇的尹繼倫,可見耶律休哥很果決,他當時應該不知道李繼隆已經完成了送糧任務,所以避開了宋軍小股部隊,一切都是爲了切斷威虜軍補給線,所以遼軍不僅無視了尹繼倫的部隊,而且尹繼倫的尾隨行爲也並未做出什麼應對措施,貌似對尹繼倫所部很是看不起,直到宋遼兩軍在徐河相遇。

《宋史.李繼隆傳》先命千人設伏城北十里,而與尹繼倫列陣以待。

《宋史.尹繼倫傳》天未明,越去大軍四五里,會食訖將戰,繼隆方陣於前以待,繼倫從後急擊,殺其將皮室一人。皮室者,契丹相也。皮室既擒,衆遂驚潰。

《宋會要》衆大驚撓,于越乘善馬遁,其下相蹂踐死者無數。

根據歷史記載,當時尹繼倫尾隨遼軍抵達徐河戰場後,是及時和李繼隆所部取得了聯繫,並制定了作戰計劃,李繼隆在遼軍前面列陣,尹繼倫在遼軍後偷襲,前後夾擊大敗敵軍,耶律休哥在亂軍中逃跑,遼軍奔潰,遭遇了宋軍追殺。

耶律休哥爲什麼會在徐河之戰中慘敗?真相是什麼 第3張

只是有一個問題啊,記載中說,李繼隆列陣以待,面對已經準備交戰的宋軍,怎麼遼軍在吃飯啊,一點防備都沒有啊?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天未明”,也就是說,李繼隆是抓住時機,趁着天還未亮,也就是趁着黎明前的黑暗,悄悄列陣,遼軍並未察覺,而且在兵力上佔優的耶律休哥可能也做了宋軍襲營的準備,只是他將主力部隊都放在了和李繼隆對峙的方向,而自己的後方並未留有足夠的兵力,這給了尹繼倫機會,李繼隆的主力部隊則是在遼軍發生混亂後纔出擊的,所以說,徐河之戰,一個是李繼隆抓住的時機比較好,一個是耶律休哥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在宋軍防禦腹地,明知有被襲營的危險,但還是被尹繼倫突襲成功,除了大意,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就沒有其他原因了。

所以說,徐河之戰,原本耶律休哥是有很明確且正確的軍事目標的,但是在錯誤的時機,也就是李繼隆已經完成補給任務的時候,在錯誤的地點,唐河徐河之間正是宋軍彈性防禦的腹地,宋軍對於地形的瞭解,以及打防守反擊戰宋軍的經驗,這些都有利於宋軍作戰,耶律休哥是自己把自己放到了宋軍的圈套之中,遭遇此敗也就不足爲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徐河之戰貌似是打斷了耶律休哥的軍事生涯,唐河徐河兩戰,其皆敗北,歷史記載中,他在徐河之戰後只打了一仗。

《遼史.耶律休哥傳》七年,宋遣劉廷讓等乘暑潦來攻易州,諸將憚之;獨休哥率銳卒逆擊於沙河之北,殺傷數萬,獲輜重不可計,獻於朝。休哥以燕民疲弊,省賦役,恤孤寡,戒戍兵無犯宋境,雖馬牛逸於北者悉還之。

這位在從高粱河之戰中打出名號的遼國名將,在徐河之戰後就沒有大舉南下過,直到統和十六年掛了,他執行的都是不主動侵犯宋境的策略,連誤入遼境的宋人牛馬,都直接給送回來,顯然遼軍不在有之前那麼強勢的氣勢了,雖然遼軍依然掌握着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姿態不在那麼傲慢了,可以說唐河徐河兩戰,的確讓遼軍嚐到了宋軍防禦體系的厲害之處。

耶律休哥爲什麼會在徐河之戰中慘敗?真相是什麼 第4張

同時,個人認爲,徐河之戰後,遼國在此後數年不在大規模南下,除了戰場上吃了敗仗之外,遼聖宗的國策也發生了變化,徐河會戰後,也正是遼聖宗想要實現四方來朝的階段,畢竟遼國可是和北宋爭奪正統地位的,所以在徐河會戰後,統和七年至統和十六年這段時間,遼聖宗打的不是戰爭牌,而是外交牌,遼國和西北的党項族,于闐、回鶻、女真、高麗等頻繁的互派使者,對待宋朝則是以和爲貴,爲此他還殺過遼人。

《遼史.聖宗本紀》(統和十三年)武清縣百餘人入宋境剽掠,命誅之,還其所獲人畜財物。

沒錯,你沒看錯,印象中強硬的遼國曾經爲了北宋,誅殺了越境搶掠的遼人,還歸還了百姓、牲畜、財物,如果只看這條記載的話,你是不是感覺北宋是漢唐的感覺,實際上還是遼聖宗在這段時間,不想和北宋爆發戰爭,保持和平的局面,而這也是導致耶律休哥在徐河之戰後一直沒有大舉南下的原因之一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