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淵在太子和李世民之間猶豫,所以釀成大禍?

李淵在太子和李世民之間猶豫,所以釀成大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高祖考慮改立李世民爲皇太子的事,不知真假,但反對者很多。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有一次宮中宴會,李世民想起生母早逝,沒有享受到眼前這一份榮華,不禁流下眼淚。事後,皇妃們哭着對唐高祖抱怨說:“陛下年紀大了,太平日子裏大家聚在一起宴會,應該高高興興的纔好。秦王在酒席上流淚,一定是嫌棄我們這些人。將來陛下萬歲之後,如果秦王得志,我們母子們只怕活不下去了。”

另一方面,皇妃們普遍認爲皇太子李建成是一個好人。她們的話讓唐高祖很是傷感,一想到在自己死後這些女人可能受的委屈,他就難受。

點點滴滴的嫌隙,點點滴滴的惡意,累積起來,就是大仇恨,大怨惡。

李淵在太子和李世民之間猶豫,所以釀成大禍?

於是唐高祖徹底打消了更換皇太子的念頭,對李世民的態度越來越冷淡,更信賴皇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畢竟,李建成是唐高祖選定的接班人,他要維護李建成的地位,於是他試圖用正常的手段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李建成那邊也抓緊活動。有一次他在東宮設宴,請李世民、李元吉等人喝酒。酒席中間,李世民突然感覺心中暴痛,嘔血不止,淮安王李神通趕快扶他回到西宮。

唐高祖聽到消息,親自過去探視,又談起皇太子的問題,“當初我們父子在晉陽舉事,是你的主意。後來你帶兵四處征討,立下大功。我曾經想立你爲皇太子,是你推辭不受。你哥哥李建成做皇太子已經多年,不可以輕易變動。”

然後唐高祖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讓李世民離開長安,去洛陽居住。潼關以東的地區都歸他所有,而且可以使用天子的旗號。

這不太像一個皇帝能說出口的話,如果唐高祖果真提出這樣的解決辦法,說明他是一個糊塗的人。李世民流淚奏道:“父皇的安排,實在不是我想要的,因爲我不想離開父皇。”

唐高祖安慰他:“我是四方之主,以天下爲家。你不必悲傷,洛陽距離長安並不遠,想念的時候,我們見面很容易。”

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認爲李世民一旦去了洛陽,手中掌握雄兵猛將,控制着中原廣大的地域,物產富裕,人口衆多,更難制服,恐怕遺患無窮。不如留他在長安,更方便剷除。

於是兩個人授意大臣向唐高祖說:“秦王身邊的人,大都是關東出身,去洛陽是他們求之不得的,只怕此一去,秦王他們就不會再回來了。“

唐高祖感覺此話不無道理,也就不提去洛陽的事。

李世民強勢、李建成嫡長,二人水火不容,暗藏着巨大的危機。檢校吏部尚書封倫看出這一點,提醒唐高祖說:“秦王功勳卓著,不甘心居於皇太子之下。如果陛下不想改立皇太子,請早想辦法安置秦王。”

言外之意,是請皇帝早一點削除秦王的勢力。唐高祖認爲封倫說得有道理,開始認真考慮這件事。

唐高祖不知道,封倫這個人看上去態度恭謹、衣飾簡陋,實際上陽奉陰爲,心機深不可測。

封倫在李世民身邊做過事,曾經給他出過許多主意,用來對付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認爲他的想法極好,因此送他大量的金錢。另一方面,封倫又暗中給李建成出主意,讓他早下決斷,要胸有四海,不必顧及親情。

兄弟之間嫌隙日深,父皇猶豫反覆,封倫這樣的投機分子爲了自己的前程、後宮的妃子們爲了各自的利益,從中挑拔,一場血腥的事變難以避免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