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突厥戰敗後,李世民是如何安置那10萬俘虜的?

東突厥戰敗後,李世民是如何安置那10萬俘虜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突厥戰敗後,李世民是如何安置那10萬俘虜的?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唐朝與東突厥的戰爭,最終以前者的勝利而告終,但勝利之後,還有一系列問題沒有解決,例如,怎麼安置那些俘虜?圍繞這個話題,唐太宗麾下的大臣們提出5種不同意見,到底選哪個,唐太宗也糾結半天。

一、“東亞霸主”的覆滅

東突厥在隋朝時期就已經是東亞霸主,爲了對付東突厥,隋文帝楊堅採取“分化”和“和親”兩大戰略,一方面扶持邊緣化的啓民可汗和東突厥內鬥,另一方面先後下嫁三位宗室公主(安義公主、義成公主、淮南公主)給東突厥可汗,這才勉強保住隋朝和東突厥之間數十年的安寧。

隋煬帝時期,兩國關係破裂,東突厥的始畢可汗突襲雁門關,差點把隋煬帝楊廣活捉,從隋煬帝的狼狽逃竄,就足說明東突厥的強大。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僅僅用了4年,就把“東亞霸主”東突厥吃掉了。

李世民剛登基不久,就經歷了“渭水之盟”,從此暗下決心對付東突厥。貞觀四年,唐朝名將李靖夜襲陰山,徹底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東突厥,並且俘虜了頡利可汗。消息傳到長安,唐朝舉國歡慶,連退位已久的太上皇李淵都忍不住長舒一口氣,然後舉杯痛飲。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欣喜異常,在大臣面前翩翩起舞,衆人一起飲宴,嗨到半夜才消停。

二、五臣爭吵,皇帝頭疼

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在舉國歡慶之後,唐朝的朝堂之上竟然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爭吵的對象是五位人,他們分別是:魏徵(祕書監)、溫彥博(中書令)、顏師古(中書侍郎)、李百藥(禮部侍郎)、竇靜(夏州都督)。

原來,李靖滅掉東突厥後,不僅活捉了頡利可汗,還帶回了10萬突厥俘虜。李世民沒有殺害俘虜的習慣,但如何安置這10萬人呢?李世民也沒主意,於是,他讓大臣們發表看法,接下來就出現了五種不同的聲音,依次是:

(一)以顏師古爲代表的大臣說:

“請皆置之河北,分立酋長,領其部落,則永無患矣。”(出自《資治通鑑》,下同)

意思是,把他們全部從塞外遷到河北,設立不同的部落酋長,讓他們相互不能統屬,以防他們擰成一股繩,對我們造成威脅,這樣才能永遠保證安定。

這是第一種意見,筆者爲其總結爲九個字就是:留中原,分管理,緊防備。

(二)以李百藥爲代表的大臣說:

“仍請於定襄置都護府,爲其節度,此安邊之長策也。”

李百藥的講話很長,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的總體意思是說,把10萬突厥俘虜安排在河北,不如安排在定襄等邊境,讓他們爲唐朝守護邊疆。但李百藥沒有否定顏師古,他認爲即使讓他們守護邊疆,仍然要分成不同的部落,已達到分化他們的目的。

這是第二種意見,筆者爲其總結爲九個字就是:守邊疆,分部落,慢接納。

(三)夏州都督竇靜是武將出身,他的建議和上述兩位完全不同,他說:

東突厥戰敗後,李世民是如何安置那10萬俘虜的?

“戎狄之性,有如禽獸……置之中國,有損無益……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權弱勢分,易爲羈制,可使常爲藩臣,永保邊塞。”

竇靜意思是,東突厥這些外族,留在中原,對我們沒有什麼好處,因爲我們要時刻防備他們叛變。不如讓他們留在邊疆,分成不同的部落,相互牽制,相互爭鬥,相互內耗,這樣他們就沒有精力攻打我們了。

這是第三種意見,筆者總結爲九個字是:強隔離,互攻伐,引內耗。

(四)溫彥博作爲中書令,也就是當時的宰相之一,他說:

王者之於萬物,天覆地載,靡有所遺。今突厥窮來歸我,奈何棄之而不受乎……授以生業,教之禮義,數年之後,悉爲吾民。

溫彥博的意思是,這些突厥人既然歸順了我們,我們怎能不要他們。我們應該把他們遷到內地,讓他們放棄放牧的傳統,改學中原人農耕,然後我們再教他們禮儀,數年之後,他們就被我們同化了,徹底變爲我們大唐的國民了。

這是第四種意見,筆者總結爲九個字是:遷內地,改耕種,可同化。

(五)魏徵對溫彥博的意見嗤之以鼻,魏徵說:

“突厥世爲寇盜,百姓之讎也;今幸而破亡,陛下以其降附,不忍盡殺,宜縱之使還故土,不可留之中國。夫戎狄人面獸心……今降者衆近十萬,數年之後,蕃息倍多,必爲腹心之疾,不可悔也!”

魏徵的前半部分和竇靜說的很相似,他認爲東突厥這個民族“人面獸心”,不可相信。李世民既然不忍心殺了這10萬俘虜,就千萬不能讓他們留在中原。因爲數年之後,10萬人變成20萬,20萬變成40萬,成倍的增長,這麼多“白眼狼”在唐朝腹地,將來必然成爲心腹大患,若不早做處理,將後悔莫及。

這種言論雖然僅僅是魏徵一家之言,但非常犀利,筆者總結爲九個字是:白眼狼、必爲患、不可留。

五種言論區別如下表:

三、 爭論不休,拿定主意

東突厥戰敗後,李世民是如何安置那10萬俘虜的? 第2張

以上的五種意見,各不相同,即使是現在的讀者,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認可某一種意見。再加上上述五位大臣都說自己有理,其他大臣紛紛選邊支持,一時間,朝堂上沸沸揚揚,唾沫星子橫飛,吵架的聲音震耳發聵。

唐太宗李世民坐在朝堂之上,一時也不知道該相信誰。其中,溫彥博和魏徵二人的話最能引發李世民的思考。溫彥博身爲宰相,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他提出的第四種意見,要同化外族,格局很大,李世民有些心動,但一想到魏徵說的,這些突厥人居於唐朝腹地,控制不好必將反叛,李世民又猶豫起來。

其實,溫彥博和魏徵是兩個極端,一個是徹底接受,一個是徹底排斥。以至於,他們兩個最不認可對方的建議,吵的最兇。魏徵以五胡亂華爲例,反駁溫彥博的觀點,而溫彥博以東漢和南匈奴的和睦關係來反駁魏徵,甚至接下來幾年,兩人都因此互相看不順眼。《舊唐書·溫彥博傳》也有云:

(溫彥博)與魏徵等爭論,數年不決。

唐太宗李世民畢竟想做一代仁君,最終選擇了溫彥博提出的“大格局”戰略,排除了魏徵的建議,要將這些突厥人安置到河北等地,即使魏徵提出“必爲腹心之疾,不可悔也”也未能讓李世民改變主意。

李世民最終下令,把10萬俘虜安置在東至幽州(河北、天津、北京一帶),西至靈州(甘肅靈武)這片綿長的土地上,幾萬突厥人在這裏安家落戶,一些普通的突厥民衆,甚至居住到了唐朝內部,如長安等地居住,還有許多突厥貴族成了皇宮內的侍衛。

四、魏徵之言多次應驗

僅僅過了9年,貞觀十三年,突厥貴族結社率發動叛變,結社率當時身爲唐朝中郎將,在中原突厥人內部有很高的威望,貞觀十三年十月十一日,結社率得到可靠消息,李世民的愛子李治(後來的唐高宗)將出宮遊玩,於是結社率率領一幫突厥人在城門口潛伏,決定刺殺李治,然後奪取城門。不料,當天突然颳大風,李治突然改變行程,沒有出宮門,結社率等不及,只能率兵硬闖,最終失敗逃走。

結社率謀反事件,讓李世民差點失去愛子,更引起了一些列連鎖反應,很多突厥人蠢蠢欲動,打算顛覆唐朝,重建突厥帝國。在唐朝的彈壓下,才慢慢消停。此時,李世民突然意識到這羣突厥人可能無法被仁義所教化,感嘆道:

東突厥戰敗後,李世民是如何安置那10萬俘虜的? 第3張

朕不用魏徵言,幾致狼狽!(譯:我當年沒聽魏徵的諫言,差點導致自己狼狽不堪。)

之後,李世民下令,讓一部分突厥臣民返回塞北,不允許再居住在唐朝境內。但當時北方的薛延陀已經逐漸強大,很多突厥人畏懼薛延陀,不願意北遷,因此大量的突厥人留在了燕雲地區。

到了唐高宗時期,突厥人發動多次叛亂。公元679年,東突厥首領之一的阿史德溫傅起兵造反,想復建東突厥帝國,北方24個州的突厥人響應他們,合計聚集有10萬餘人,最終被唐朝大將裴行儉打敗。

兩年後,突厥人阿史那骨咄陸再一次率5000餘人反叛,一路上召集令大量突厥殘部,後來被唐朝名將薛仁貴擊潰。

突厥人在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先後十餘次發動叛亂,對唐朝的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一定的困擾。

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安祿山麾下的先鋒部隊正是當年被唐朝安置在河北的突厥騎兵後裔,時隔一百多年,這幫突厥後裔再一次成爲唐朝由盛轉衰的攪局者。

這種結局似乎在告訴我們,魏徵是對的。然而,溫彥博錯了嗎?其實,溫彥博沒有錯,錯的是唐朝對突厥人的態度,因爲溫彥博提出的“授以生業,教之禮義”根本沒有具體施行。

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

貞觀四年,以突厥降附,置豐州都督府,不領縣,唯領蕃戶。

實際上,從突厥遷到內地的百姓,以豐州爲例,當時這些(突厥)人只是蕃戶,而非真正的大唐國民。所謂“蕃戶”,他們每年的稅賦役和普通百姓是不同的,要承擔更多的勞役。

《唐要會》也記載,在武則天時期,隴右地區,有大量的突厥人淪爲奴隸,類似的記載還有很多。

東突厥戰敗後,李世民是如何安置那10萬俘虜的? 第4張

也就是說,在冷兵器時代,唐朝作爲強者,強制將10萬俘虜安置在不同的區域,而中原民族的百姓在短時間內並不能接納他們,這就造成了突厥人的孤立局面。

所以,筆者認爲,並非魏徵的預言是對的,而是因爲溫彥博的建議,沒有得到徹底的施行,才導致後期突厥人多次叛唐。

在歷史的發展中,即使強大如唐朝,面對一些新問題,也要不斷的探索。唐朝和東突厥的此類問題,是探索的一個過程。

筆者認爲,東突厥在唐朝境內雖然多次反叛,其根本原因並不是如魏徵所說“突厥世爲寇盜”,而是在唐朝的管理政策。在長時間的不平等和壓迫中,他們日漸懷念當年那個強大的東突厥帝國,因此屢次生叛。

古代中國一貫以“包容”“自信”的心態接納周邊,大多數鄰居和我們和睦相處,也有很多少數民族和鄰國被漢文化所同化。東突厥和唐朝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不是民族問題,而是唐朝管理不善造成的,不能因此而否定唐朝和周邊國家或民族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