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隗狀:被司馬遷記錯名字的大秦丞相,他留下了不一般的政績

隗狀:被司馬遷記錯名字的大秦丞相,他留下了不一般的政績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隗狀,戰國末期楚國人,秦朝統一天下後,曾擔任丞相高位,奉命與王綰共同主持統一度量衡事宜。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你認識多少位古代丞相?又知曉哪些秦代官員?還熟悉多少秦代丞相?也許對於第一個問題,你能給出不少答案。第二個問題,你可能也能想起好幾個名字。但說到第三個問題,能浮現在你腦海的秦朝丞相或許就只剩下李斯和呂不韋這兩位。可在呂不韋之後,李斯之前,秦始皇其實還委任過其他丞相。

一、 被司馬遷記錯了名字的大秦丞相

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夏,將來左右了中國社會兩千年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終於擺脫了公子身份,成爲至少名義上的一國之君。次年,扶持他的呂不韋被立爲丞相,成爲秦始皇爲君近四十年所依賴的第一位丞相。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秦始皇時期的最後一位丞相,也是自古以來就令人爭論不休的名相李斯,走馬上任。然而在呂不韋被逼上絕路的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至李斯開始成爲衆矢之的的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之間,大秦其實至少還有另兩位丞相:王綰和隗狀。

隗狀:被司馬遷記錯名字的大秦丞相,他留下了不一般的政績

王綰和隗狀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這三年間,到底誰先爲相,誰後爲相,亦或是兩人同時爲相,因距今久遠而難以考證。但同爲這一時期的高官,兩人有政壇很多聯繫。司馬遷在記載秦始皇的巡遊石刻時也直接將“丞相隗林”和“丞相王綰”並列。不過你也看到了,隗狀比王綰慘一些:司馬遷寫錯了他的名字。

二、 隗狀短暫但重要的爲相生涯

作爲大秦的丞相,隗狀前有輔助建立大秦的呂不韋,後有鞏固封建新制度的李斯。作爲承上啓下的人物,秦始皇也不會允許他是個能力不足的擺設。因而儘管擔任丞相之職的時間遠沒有呂不韋或李斯長,但隗狀還是留下了不一般的政績。

其一,隗狀是秦始皇陵修建的主要負責人。秦始皇陵在世界上的地位自不需多說。而從秦始皇的一個念想到面積超過56平方千米的巨型皇陵,隗狀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隗狀:被司馬遷記錯名字的大秦丞相,他留下了不一般的政績 第2張

雖然秦始皇陵的修建對於彼時的大秦子民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隗狀在他們眼中或許就是一個冷血無情的“包工頭”。但無可否認,秦始皇陵是先祖留給我們的一大寶藏,是中華民族恆久的驕傲。

其二,隗狀是秦朝度量衡統一的主要推動者。我們都知道,在秦國時期,商鞅通過統一度量衡等手段極大地發展了秦國國力。而在已一統天下的秦朝,隗狀等重臣也深刻認識到了統一度量衡的重要性。

因而在得到秦始皇支持的情況下,隗狀主導制定了秦朝的度量衡:一尺爲如今的23.1釐米,一石爲如今的十升、一斤爲如今的16兩。且在標準制定後,隗狀等又以較快的的速度將新的統一度量衡推廣開來。

其三,隗狀是秦朝文字、文化統一的重要推動者。雖然無可置疑,秦始皇的最後一位丞相李斯是秦朝文字統一的最重要推動者。但秦始皇的朝廷不是李斯一個人的朝堂。這位大書法家即便寫得一手字,若沒有其他同僚的認可和配合,也不可能將文字統一落實到位。而支持統一文字的隗狀,當年就是這場文化統一運動的重要參與者。

隗狀:被司馬遷記錯名字的大秦丞相,他留下了不一般的政績 第3張

所以當在說到秦代“書同文,車同軌”的時候,我們其實不能簡單地認爲這是李斯一個人的功績。事實上,要是沒有隗狀、王綰等前輩的鋪墊和配合,李斯在青史上留下的形象恐怕更加黑暗。

其四,隗狀與王綰一道,對秦始皇地位的確立發揮了重要作用。秦始皇的一生,是有起有伏,有明有暗的。他既因焚書坑儒等暴政被指責,也因開創延續近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被歌頌。而在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他作爲始皇帝的神聖地位的確立,離不開隗狀和王綰的付出。

魯迅曾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能在文學領域壓自己的老闆秦始皇一頭,或許是因爲始皇帝確實不那麼擅長文學,也有可能是隗狀和王綰已經根據秦始皇的思想爲他整理出了能夠支撐他一人獨大的那套“皇帝理論”。秦始皇不屑再搞些舞文弄墨的小把戲,塑造自己的神聖形象。

隗狀:被司馬遷記錯名字的大秦丞相,他留下了不一般的政績 第4張

同時,秦始皇喜歡巡行刻石,並在石刻中宣揚自己的皇恩,這或多或少也有隗狀等的手筆。不然,在琅琊石刻裏,秦始皇或許也不會將隗狀和王綰的大名放在幾位同行的皇族之後,李斯之前。

三、 李斯的崛起和對隗狀光芒的掩蓋

或許“長江後浪推前浪”就是歷史發展無法規避的鐵律。儘管是呂不韋之後的優秀繼任者,留下了不少優秀政績,隗狀終究還是被取代。尤其是在他和王綰一道支持封邦建國而反對郡縣制之後,他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就愈發被李斯佔去。

雖然在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至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大秦帝國的丞相具體是誰暫無法考證。但在李斯成爲丞相之後,隗狀等的名字便明顯被漸漸遺忘。人們記得封建時代的丞相鼻祖呂不韋,記得被秦始皇分外信任的李斯,卻忘了本是取代呂不韋卻被迫承上啓下的隗狀。太史公甚至都記錯人家的名字。如此委屈,對堂堂大秦丞相而言可能就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